东南大学重阳节祝寿大会花絮

知福则安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东南大学的校门上,“东南大学”四个大字在门楣上熠熠生辉。国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门前行人三三两两,骑着自行车的老教授缓缓驶过,绿树成荫的小道上,落叶轻轻打着旋儿。这扇门,见证了无数青春的来去,也迎来了这一年最温柔的节日——重阳。</p> <p class="ql-block">通往大礼堂的林荫道上,红幅高悬:“东南大学2025年重阳节祝寿会”。秋日的风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冠,吹得横幅轻轻摆动,像是在向每一位走过的老人招手。老人们结伴而行,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推着轮椅,笑声在绿意间回荡。这条路,走过了几十年,今天,它为寿星们铺上了节日的红毯。</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前的喷泉欢快地跳跃着,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黄顶的建筑静静矗立,花坛里开满了秋菊,人群在台阶前聚拢,有说有笑。有人整理着衣领,有人互相拍照,仿佛不是来参加祝寿会,而是赴一场久别重逢的老友之约。这座建筑,看过太多庄严的仪式,而今天,它被温情填满。</p> <p class="ql-block">一对老教授夫妇站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男人穿着深色西装,打着红领带,女人一袭红裙,戴着白帽,手提浅蓝手包,像年轻时约会的模样。他笑着挥手,她含羞带笑,两人依偎着,仿佛时光从未走远。身后红幅飘扬,树影斑驳,他们的背影,是这个节日最美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七十岁、八十岁的老同志们齐聚大礼堂前,站成整齐的一排。有人挺直了腰板,有人笑得眼角泛出皱纹。快门按下的一瞬,阳光正好落在他们银白的发丝上,像镀了一层金。几十年前,他们在这里授课、科研、奔走;今天,他们站在这里,被敬重,被祝福,被记住。</p> <p class="ql-block">叶老师站在“祝寿会”的横幅前,蓝花外套配着同色围巾,精神矍铄。她微微抬头,目光明亮,仿佛在说:我还走得动,看得清,笑得出。她身后,老人们三五成群,或交谈,或拍照,或静静站着看风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老朋友老同事难得見面,一同进会场。</p> <p class="ql-block">礼堂内,校领导站在讲台后,双手合十,向台下深深一躬。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今天,我们不是来开会的,是来回家的。”台下掌声雷动。那些曾经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老师们,今天成了被致敬的主角。一句“谢谢您”,迟到了几十年,却依然滚烫。</p> <p class="ql-block">宋涛老师走上台,白发苍苍,却声如洪钟。他说:“我们不是退休了,是换了个岗位继续爱这所学校。”台下笑声与掌声交织。他讲的不是感言,而是一代人的心声——他们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p> <p class="ql-block">观众席上,邹教授坐在红椅上,专注地望着舞台。他的眼神里,有回忆,有欣慰,也有孩子般的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场祝寿会,更是一次回家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校领导穿着深蓝制服,胸前徽章闪着光,站在讲台上,神情专注。那不是命令,而是诉说;不是报告,而是倾诉。祝老同志身体健康延年益寿。</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白西装的老人手持麦克风,身后是黑色钢琴,红幕上写着“祝寿会”。他声音清亮,讲述着校园的变迁。钢琴静静伫立,仿佛随时会响起一段老歌。这一刻,舞台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听故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舞台灯光璀璨,红幕高悬,他站在中央,声音穿透整个礼堂。他说的不是官话,而是家常话。他说起当年在实验室熬夜,说起学生偷偷给他送饭,台下笑声一片。原来,最动人的演讲,从来不需要稿子。</p> <p class="ql-block">合唱团站上舞台,统一的服装,整齐的队列。指挥抬起手,音乐响起,歌声如溪流般流淌。他们唱的不是技巧,是岁月;不是旋律,是记忆。台下有人跟着轻唱,有人闭眼聆听,有人悄悄抹泪。</p> <p class="ql-block">蓝白灯光交织,照在合唱团的脸上。他们唱着《夕阳红》,唱着《校园的早晨》,唱着属于他们的青春。舞台不再是舞台,而是一条时光隧道,带他们回到那个骑着自行车穿过林荫道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歌声在礼堂回荡,灯光璀璨,红幅飘扬。他们穿着整齐,站得笔直,像当年站在讲台上的模样。指挥的手势坚定而温柔,仿佛在说:你们的声音,依然重要。</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上浮现一位女性的影像,合唱团继续演唱。她或许已不在现场,但她的声音、她的身影,早已融入这所学校的血脉。歌声里,是怀念,也是致敬。</p> <p class="ql-block">一群表演者穿着红黄传统服饰,手持乐器,奏响节日的乐章。背景是现代城市夜景,传统与现代在此刻交汇。他们用音乐告诉所有人:老去不可怕,只要心还在跳,就能奏出新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钢琴旁,两位男士并肩而立,一个准备弹奏,一个微笑注视。屏幕上的字虽不完整,但“东南大学重阳节祝”已足够。音乐未起,情已先至。</p> <p class="ql-block">琴声响起,温柔而深情。另一位站在旁侧,像是主持,又像是陪伴。灯光柔和,像月光洒在老友的肩上。这一刻,不需要太多言语,一首曲子,便足以表达所有。</p> <p class="ql-block">礼堂坐满,红椅整齐排列。人们穿着休闲,神情放松。精彩节目吸到了老同志,他们有人交谈,有人静坐,有人举着手机录像。摄像机在角落默默记录,而更多的人,正用眼睛和心,记下这温暖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台上的表演继续,台下的老人们专注地看着。有人鼓掌,有人微笑,有人轻轻跟着节奏点头。红色座椅像一片温暖的海洋,承载着他们的笑声与回忆。</p> <p class="ql-block">前排的观众格外投入。有人拍照,有人鼓掌,有人微笑,刘京南书记代表党委,时刻关心老同志,是老同志的贴心人。</p> <p class="ql-block">龚理长和宋教授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