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4日上午,我从杭州乘高铁到南京喝暖房酒,白天无事,中山陵、明孝陵以前我去过,就乘地铁到瞻园。</p><p class="ql-block"> 瞻园又称大明王府,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瞻园是乾隆皇帝以欧阳修“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是南京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 ,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明初,朱元璋因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他建了这所府邸花园,经徐氏三代人修缮和扩建,至万历年间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两次到此,并御题“瞻园”匾额。天平天国时,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友和府。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解放后政府几次修缮,1992年,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在瞻园取景,即片中的白府。2005年,“新金陵四十八景”评选揭晓,瞻园名列其中。</p><p class="ql-block"> 我从西门进去。</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走廊进入园区</p> <p class="ql-block"> 从西门进来就看到一个池塘。</p> <p class="ql-block"> 在水池边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池中水平如镜,反射出一片白云。</p> <p class="ql-block"> 亭边奇石下潺潺流水</p> <p class="ql-block"> 仰视抱石轩</p> <p class="ql-block"> 登上抱石轩南眺,碧水奇石,亭台廊榭历历在目。静坐轩中,可细品袁枚咏抱石轩之意境:“一轩当石起,紧抱丈人峰,花月分窗入,烟萝合户封,坐怜红日廋,行觉绿阴浓。鸟问幽栖客,人间隔几重?”此诗为瞻园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船舫,三面临水,舫首东侧仿跳板之意,设平桥与岸相连。舫首开敞,筑一小月台,可品茗赏景。船舫上“盈盈一水间”的匾额由清代著名书法家杨沂孙题写。“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出自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p> <p class="ql-block"> 在船舫留影</p> <p class="ql-block"> 船舫内,我在这里吃了自带的月饼等小食品。</p> <p class="ql-block"> 在船舫上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从对面看船舫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从侧面看船舫</p> <p class="ql-block"> 临风轩在船舫对面,地处新老园结合处。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云“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置身此轩,也会获得同样的感受。“临风轩”匾额由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题写。</p> <p class="ql-block"> 去静妙堂经过明代石矶观鱼亭附近拍的视频。观鱼亭对面就是明代石矶。</p><p class="ql-block"> 明代石矶,位于瞻园北假山南部邻水处,其前角拉伸面积较大,平面近似三角形,分为上下两层,高低错落,与山体自然结合,宛如天成,是园中难得的亲水佳处,是园中重要的历史遗存,具有独特的园林艺术价值。明代石矶边的石头有的矗立如峰,有的横卧如屏,形态各异,富有变化。各种花卉和树木,与这些石头相映成趣,形成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静妙堂简介</p> <p class="ql-block"> 静妙堂边看到的水中不知名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 刘敦帧与瞻园</p> <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历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这里有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这里是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也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馆藏太平天国文物2800余件,各类文物及遗址、遗迹照片10000多张,清朝原始档案、函札资料2000多卷宗。</p> <p class="ql-block"> 门前两边都有大炮</p> <p class="ql-block"> 前言</p> <p class="ql-block"> 金田起义</p> <p class="ql-block"> 定鼎金陵</p> <p class="ql-block"> 北伐西征</p> <p class="ql-block"> 天京事变</p> <p class="ql-block"> 挺进苏浙</p> <p class="ql-block"> 天京沦陷</p> <p class="ql-block"> 干王洪仁玕论天朝失败的原因,忠王李秀成论天朝十误。</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致郭沫若的信</p> <p class="ql-block"> 门楣上有“瞻园”二字</p> <p class="ql-block"> 延晖亭位于园林西北侧,是瞻园的观景佳处。该亭得名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每当夕阳西下时,最后一抹阳光会在此停留,故名。其名称蕴含中国传统园林“借景”理念,通过光影对比增强空间层次感。其匾额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沙曼翁题写,成为瞻园内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延晖亭与静妙堂(瞻园主体建筑)较远,但通过与翼然亭等景点形成环形路线,与一览阁形成南北呼应的观景体系,登亭可俯瞰全园水系与假山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一览阁,是二层楼阁,是瞻园的最高建筑。登临楼阁,俯瞰园中景致,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袁枚曾盛赞一览阁:“妙绝瞻园景,平章颇费心。一楼春雨足,三寸落花深。”</p> <p class="ql-block"> 从水边廊子去翼然亭</p> <p class="ql-block"> 翼然亭,位于瞻园草坪之北,为园中旧构,今按史料记载复建。翼然亭的亭角起翘,恰似燕雀悠然自得展翅而飞。登亭远眺,园内景致尽收眼底,成为东瞻园最佳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 在翼然亭和从翼然亭出来后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罗尔纲史学馆。这里目前没有设置罗尔纲相关内容的展陈,主要用于专题展览,2025年是“中国园林之美”主题展。</p> <p class="ql-block"> 素心斋,是瞻园内核心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初为中山王徐达后裔的私家书斋,后经乾隆皇帝南巡时住跸并命名。该建筑采用江南园林“以小见大”的营造手法,呈现前庭后院格局,园内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形成“石中听泉”的声景神观。这里有史学家罗尔纲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 前言</p> <p class="ql-block"> 甘棠楼。“甘棠”语出《诗经》“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后人常以“甘棠”赞颂地方官吏惠政于民。清代文人咏瞻园诗中多以“甘棠”喻布政使及其慧政。</p> <p class="ql-block"> 枣苑</p> <p class="ql-block"> 牡丹台。瞻园牡丹台一株牡丹,名冠“绛纱笼玉”,为牡丹中的上品,已有百年历史。牡丹旁还植有芍药、腊梅、红枫等。每至花期,如袁枚所说“一自青溪拥绛纱,年年冷处受繁华。”</p> <p class="ql-block"> 瞻园艺舍是一座古建筑多功能展厅,这里定期举办各类书画艺术展,曾展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名家书画真迹。</p> <p class="ql-block"> 明志楼是徐达府邸花园一部分,清朝顺治年间成为江宁布政使衙署,延续至民国时期仍为政府机构使用。其名“明志楼”体现了儒家士人精神,寓意“明志修身”。</p> <p class="ql-block"> 景徐堂名称源于明代文人袁宏道的“徐山徐水”典故,寓意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景徐堂原为江宁布政使一部分,后为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府邸。该建筑群现在用于陈列太平天国文物。</p> <p class="ql-block"> 景徐堂院子里的雪浪石</p> <p class="ql-block"> 雪浪石简介</p> <p class="ql-block"> 逐月楼离宝石轩不远,是登高观景的两层五开间歇山式建筑。这里是清代袁枚《瞻园十咏》所咏之北楼。当年袁枚写下“北斗挂高楼,江山一望收。白云檐外宿,清露槛前流”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移山草堂周边有明清古建筑群、北宋太湖石假山等景观,曾为电视剧《红楼梦》、《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其与翼然亭、逐月楼等建筑共同构成“金陵第一园”的经典景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从瞻园南大门出去,门口是瞻园路。</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已经是下午2:35了,瞻园游览结束。我在瞻园里面不觉饥饿,出来赶紧找吃的,我沿着瞻园路向夫子庙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是明朝的皇城,也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我到瞻园事先没有查有关资料,想不到对于了解明朝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很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摄影、摄像:在水一方</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0日作于杭州滨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