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这里对吗?”“我找到台湾省了,它像一片小叶子!”五年级的思政课堂上,此起彼伏的讨论声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当《道德与法治》课本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从文字变成手中的拼图,孩子们对祖国疆域的认知,也从课本延伸到了指尖与心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伊始,老师以“祖国有多大”为起点,用生动的地图和短片,带孩子们认识了我国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了解到34个省级行政区,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span style="font-size:18px;">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历史意义,</span>更强调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正是以法律形式固化这一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用民族记忆印证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法理必然。“每一块土地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让“神圣国土”四个字在孩子们心中有了更具体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令人期待的拼图环节开始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小心翼翼地拿起印有各省轮廓、简称和省会的拼图块。有的小组先找准“雄鸡”的头部——黑龙江省,有的从熟悉的首都北京开始定位,还有的因为认不出“像钥匙”的青海省而小声讨论。当看到内蒙古自治区的狭长轮廓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当发现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如同明珠镶嵌在南海,孩子们忍不住发出惊叹:“原来祖国的版图这么大,每一块都不能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土的轮廓在指尖清晰,爱国的种子在心中扎根。这不仅是一次拼图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家国教育思政课——让孩子们懂得,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而守护这份神圣,要从认识它、热爱它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