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堡始建于1723年,以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面积491平方公里,人口153.93万,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并以其欧亚分界线和机械制造业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堡与中国广州、西安、成都是国际友好城市。</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堡历来都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科教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军工业生产基地,亦为俄罗斯中央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叶卡捷琳堡也是乌拉尔地区的科学文化中心,拥有41所高等院校。</p> <p class="ql-block">《亚欧大陆分界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地理学家塔季谢夫发现受气流影响,乌拉尔山脉两侧动植物差异明显,因而提出以乌拉尔山为界划分欧亚大陆,并得到普遍认可。</p> <p class="ql-block">亲身体验“一脚跨亚欧两洲”的豪迈。</p> <p class="ql-block">下图分别为广州、意大利、蒙古和乌拉尔大学赠送的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古法打造纪念币</p> <p class="ql-block">《1905广场》</p><p class="ql-block">是该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广场,以纪念俄国1905年革命命名,兼具历史地标与现代城市功能。核心景点包括斯大林哥特式风格的市政府大楼(1956年建,外立面保留苏共党旗标志)和列宁纪念碑。 </p> <p class="ql-block">《列宁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滴血教堂》</p><p class="ql-block">建于2000年至2003年,为拜占庭风格建筑。该教堂为纪念罗曼诺夫家族末代成员遇害事件而建,是俄罗斯三座同名教堂之一,与圣彼得堡、乌格利奇教堂并列。其所在地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最后的居住地原址,1918年7月17日,尼古拉二世夫妇及其四名子女、一名未成年儿子连同博特金医生、两名仆人与厨师共11人在此处地下室遭枪决,教堂因此得名。内部设小型博物馆展示“王室的最后几天”。</p> <p class="ql-block">升天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历史公园》</p><p class="ql-block">是叶卡捷琳堡市内的著名历史景观,其核心遗存为历史大坝。该大坝与城市同日建成(1723年11月18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该日期也被认定为叶卡捷琳堡建市日。 大坝一侧为水库,另一侧保留铸铁厂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大坝</p> <p class="ql-block">乌拉尔松木化石</p> <p class="ql-block">古水塔</p> <p class="ql-block">城市规划与设计者塑像</p> <p class="ql-block">《谢瓦斯捷亚诺夫宫》</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的历史可追溯至1858年。当时,谢瓦斯捷亚诺夫作为采矿工业部门的大臣,在退休后购买了这栋楼房,并以其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进行了改建。虽然他在1866年卖掉了这座楼房并移居圣彼得堡,但这座建筑在叶卡捷琳堡仍以其典雅别致的风格独树一帜。值得一提的是,“金砖四国”首脑峰会曾在这里举行,更增添了其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政府花费了12亿卢布全面整修了这座宫殿式的大宅子。如今它不仅是俄罗斯历史文化遗产,它还被俄中央银行选中作为唯一以城市建筑物为题材的币面形象,印在3卢布面值的纸币上。</p> <p class="ql-block">外卖小哥不紧不慢地走路去送餐。</p> <p class="ql-block">亭子里有一架钢琴,虽然破了点儿,还是坐下来弹一曲《贝加尔湖畔》。</p> <p class="ql-block">《黑色郁金香纪念广场》</p><p class="ql-block">黑郁金香广场是该市重要的纪念性场所,主要用于纪念在阿富汗战争和车臣战争中牺牲的苏联/俄罗斯官兵。广场内设有黑郁金香纪念碑,碑体采用金属框架造型,模拟军用运输机货仓结构。 该纪念碑分为两个时间段:1979-1989年(阿富汗战争)和1994-2008年(车臣战争),碑上刻有牺牲官兵姓名及年份。雕塑部分为一位持枪低头的士兵形象,象征对战争的反思与哀悼。</p> <p class="ql-block">让人元气满满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吃到了最好吃的团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