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盘门·怡园

老虎棒棒

<p class="ql-block">盘门,古称蟠门,是在古盘门、古城墙和周边名胜古迹基础上形成的风景旅游区。盘门是苏州古城的“吴都八门”之一,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盘门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旧观,水陆两门南北交错并列,总平面呈曲尺形,朝向东偏南10度。盘门是元明清三代陆续修建的遗构,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盘门水门由相距4.6米的内外两重城门组成,纵深24.5米。外门石拱券作分节并列式构筑,金刚墙高达7.25米,墙角各立方石柱,上架楣枋以承拱券。拱券矢高2.75米,开有闸槽。内外水门之间,南北砌泊岸,东南隅城墙内辟有洞穴通道,可循石级登城台。内门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串连构成,三拱尺度不一,第三道拱最大,高9.7米,宽9.3米,深6米。内外两水门建筑结构不同,非同一时代遗存,外门显然早于内门。</p> <p class="ql-block">盘门陆门也有内外两重,其间为平面略成方形的瓮城,内周长约177米,城墙高8.1米,下以条石为基,上砌城砖。内外两门错置,外门在瓮城东北方,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构成,左右城墙亦花岗石砌筑,均为近代改建。内门偏于瓮城西南,以三道砖拱构成,其中第二道拱转换90度砌筑,第一、三两道拱各厚三层,采用二丁一顺砌法。门洞纵深13米,宽3.9米,第三道拱高5.45米。为增强稳固性,门外左右加筑梯形护身墙。第一道拱上开有“品”字形小“井”,是对付敌方火攻的灌水口。此门年代较早。登城坡道在城墙北侧,可自东而西上至城台。</p> <p class="ql-block">怡园,苏州的古典园林,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舫等。</p> <p class="ql-block">怡园主要景点有玉延亭、四时潇洒亭、坡仙琴馆(石听琴室)、拜石轩(岁寒草庐)、玉虹亭、石舫、锁绿轩、碧梧栖凤馆、面壁亭、画舫斋、小沧浪亭、藕香榭(锄月轩)、复廊、书条石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