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三十年前我和老伴曾经来游玩过。</p> <p class="ql-block"> 桂林最著名的景区是象鼻山,它原名“漓山”;位于市区南部、桃花江和漓江汇流处。</p> <p class="ql-block"> 它因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的巨象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景区占地11.88万平方米,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集山水、奇洞、石景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入选中国最美五大峰林之首。</p> <p class="ql-block"> 远看,它又像一只刺猬。</p> <p class="ql-block"> 水月洞位于象鼻和象身之间,洞长17米、高约12米、宽达10米。</p> <p class="ql-block"> 因洞与水中的倒影宛如一轮明月,一沉于水底、一浮于水面,故名“水月洞”。洞内有历代名家书法摩崖石刻50多件。</p> <p class="ql-block"> 七星景区位于市中心漓江东岸,因这里的七座山峰排列恰如夜空中北斗七星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公园被列入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骆驼山俗称“骆驼峰”,因酷似一头蹲着的骆驼而得名,实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桂林的山水符号、第二城徽。</p> <p class="ql-block"> 骆驼山古名“壶山”,明末清初雷酒人在此广植桃树,桃花盛开时节,天红、地红、山红,宛如一片赤霞。</p> <p class="ql-block"> 七星岩古称“栖霞洞”,隋唐时就成为游览胜地,素有“第一洞天”的美誉。到洞口要爬许多台阶,里面也没有平路,我们就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 栖霞禅寺始建于唐代。</p> <p class="ql-block"> 高僧鉴真曾在此参访传法。清初成为西南名刹。</p> <p class="ql-block"> 寺庙于2002年修葺、扩建,现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15平方米,仿唐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位于市区北部,它是位于光明山腰的一个溶洞,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它接待的游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区之首,有多位国外元首曾来游览过,被誉为“国宾洞”。</p> <p class="ql-block"> 因与七星岩相同的原因,我们没有上去,就在芳莲池边转转。</p> <p class="ql-block"> 池边有庙门前村,村口有一棵古樟树枝繁叶茂,树龄680年。</p> <p class="ql-block"> 逍遥楼位于闹市区东部、漓江边上。</p> <p class="ql-block"> 它始建于唐代,曾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齐名。宋元明清屡毁屡建,至抗战初消失。</p> <p class="ql-block"> 2014年市政府出资重建。现楼建在1.5米的台基上,两层三檐,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唐宋楼阁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逍遥楼的左后方有一个碑亭,正中竖立一碑;上书“逍遥楼”为唐书法家颜真卿真迹,三字字径分别达68厘米、65厘米、60厘米;为颜书大字之最。</p> <p class="ql-block"> 原碑立于楼中,抗战时楼被炸毁,碑被移至七星景区普陀山前。楼重建后,又回迁到此。</p> <p class="ql-block"> 桂林博物馆位于市区西部。</p> <p class="ql-block"> 它与图书馆、大剧院规划、建造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心建有朱雀楼。</p> <p class="ql-block"> 它是参照桂林东北三江侗族村寨里的鼓楼设计、建造的。高72.8米,攒尖顶,形似宝塔,仿木质榫卯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与大剧院之间有一座廊桥。</p> <p class="ql-block"> 它也是仿照侗族木构建筑风雨廊桥设计、建造。</p> <p class="ql-block"> 木龙湖位于市区北部、东靠漓江、南倚叠彩山,因邻近木龙洞故名。</p> <p class="ql-block"> 从前这里没有湖,宋代在这里造兵营。</p> <p class="ql-block"> 在“两江四湖”(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改造工程建设中,为沟通漓江与内湖水脉,就在此挖了一个人工湖。</p> <p class="ql-block"> 叠彩桥是仿照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的桥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木龙塔设计得比较苗条。</p> <p class="ql-block"> 伏波山位于市区东北部、漓江西岸,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漓江流到这里被山阻挡、形成回流,古人评为“麓遏澜洄”,故名“伏波山”。</p> <p class="ql-block"> 山名由来还有一个说法。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出征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平叛,战功赫赫。人们为纪念他,在山前建祠、塑像,并把山名为“伏波山”。</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有公主钟亭,内悬铁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2524千克。</p><p class="ql-block"> 孔有德原为明将,后降清入关有功,被封定南王,镇守广西,顺治八年(1651年)创建定粤寺。翌年农民军领袖李定国攻克桂林,孔有德自缢而死。</p><p class="ql-block"> 15年后,其婿孙延龄(携其女孔四贞)至桂林任广西将军,扩建定粤寺,并铸钟以纪战功。</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寺庙毁于战火,钟被移至此。</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还有千人锅,它口径1.5米、深0.8米、重1000千克,传说可煮三担米、供千人吃。</p><p class="ql-block"> 它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铸于广东佛山,原为叠彩山定粤寺中焚香法器。抗战时寺庙被毁,该锅与铁钟一起被移至伏波山麓。</p> <p class="ql-block"> 还珠洞位于伏波山东面山脚下,它得名的传说是:马援南征交趾时,用薏苡治病,得胜回朝时被诬陷运载合浦珍珠。为表清白,马将薏苡倒入伏波潭中,使其如“珍珠”流还合浦。</p> <p class="ql-block"> 原伏波山淹没在漓江中,因水流溶解、侵蚀山体中的石灰岩层,形成今日的洞府。</p><p class="ql-block"> 因洞内石壁上摩崖造像繁多而取名千佛岩。</p> <p class="ql-block"> 岩洞分上下两层,下层长20多米;上层为竖式洞穴,下临伏波潭,东西长7.4米、南北宽6米、高12米,洞顶呈穹窿状,岩口北向,正对漓江。</p> <p class="ql-block"> 岩洞中现存大小摩崖造像36龛、239尊,多为晚唐时作品;还有两尊宋代道教造像,在桂林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 洞内还存碑刻100多件,最早始于唐代,晚至民国,而以宋代最多。</p> <p class="ql-block"> 下洞有试剑石,它因下垂的石柱与下面平整的巨石之间留有一条4~5厘米的缝隙,状如刀剑劈削所致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其实,上部是石灰岩融蚀遗留下来的钟乳石;下部沉积的钙化岩经长期江水的冲刷、融蚀,留下了缝隙。</p> <p class="ql-block"> 杉湖位于市区东南部、东临漓江,因湖畔多杉树而得名。它与榕湖同是宋代人开挖的桂林城南护城河,合称“阳塘”。</p> <p class="ql-block"> 杉湖最著名的景点是日月塔,月塔在湖边,高七层、35米,是一座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 日塔在湖中,高九层、41米。通体均为纯铜装饰,创下三项世界之最:最高的水中塔,最高的铜质建筑,最高的铜塔。</p> <p class="ql-block"> 两塔由水下18米长的隧道相连,游客由月塔进入地下层,通过隧道到达日塔地下层,再乘坐垂直电梯到日塔顶。</p> <p class="ql-block"> 在日塔顶可俯瞰月塔和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 穿山位于南郊小东江边,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是塔山,其顶部有明代寿佛塔。</p> <p class="ql-block"> 月岩位于山腰,洞穿山壁,宛如月宫仙境。</p> <p class="ql-block"> 它也有一个与马援有关的传说。马在退敌时,一箭射穿了三座山:象山、月亮山和穿山,这便是“一箭穿三山”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榕湖位于杉湖的西面,因湖畔长有古榕树而得名。它属于小叶榕,高18.6米,树干胸径1.62米,冠幅直径32米,年龄在5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 古南门位于榕湖北岸,由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年)主持修建,为桂林“唐城”的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 九曲桥连接古南门和湖心岛,因桥形按北斗七星分布,故又名“北斗桥”,它属于湖心岛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湖心亭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1979年重建;1998年随“两江四湖”改造工程的进行,改建为一组临水亭廊。</p> <p class="ql-block"> 双桥连接榕湖的南北两岸,由两座汉白玉拱桥组成。</p> <p class="ql-block"> 玻璃桥建于2001年,是我国首座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承重体系的实用性桥梁,主跨长度22.4米。</p> <p class="ql-block"> 南溪山位于市区南郊,漓江支流南溪的东南面,山以溪名。</p> <p class="ql-block"> 1974年辟为公园,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南溪山两峰对峙,犹如两扇白屏,被称为“南溪玉屏”。</p> <p class="ql-block"> 白龙桥因山上有白龙洞而得名,建于1965年。</p> <p class="ql-block"> 桥身是仿隋赵州桥风格设计、建造的,被誉为桂林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白龙泉为桂林十大名泉之首,宋代为皇家御用泉水。因水经多层砂岩过滤,清澈质软,宜于沏茶。</p> <p class="ql-block"> 樱花园建于1992年,占地两万多亩。</p> <p class="ql-block"> 香水樱是第一次看到,应该很名贵。</p> <p class="ql-block"> 园内植有二十多个不同品种、2600多株樱花。</p> <p class="ql-block"> 每年三、四月份是花期,我们到时是早樱的开花期。</p> <p class="ql-block"> 王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朝藩王府,占地283亩。这里曾走出二位皇帝、11代14位靖江王。藩国长达280年。</p> <p class="ql-block"> 独秀峰位于王府内,是桂林“众山之王”。</p> <p class="ql-block"> 清代这里改为广西贡院,考出585名进士、4位状元,其中一位还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的三元及第状元。</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孙中山曾在此设立北伐大本营;后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两江四湖”乘船夜游是一个热门旅游项目,特别在阴雨天,它可以弥补因白天光线不足导致景色差带来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我们跟团游到桂林,一天晚上,邻居发小郁先生派他的驾驶员车载我们在陆上夜游了“两江四湖”,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日月塔在晚上变成了金银塔。</p> <p class="ql-block"> 玻璃桥透出神秘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榕湖的湖心岛被柔和的暖光照亮。</p> <p class="ql-block"> 各座桥梁被各种色彩的灯光打扮得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 解放桥附近的江上,还有渔舟载着鸬鹚进行猎鱼表演,可惜照片拍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木龙湖景点比较集中。</p> <p class="ql-block"> 建筑形态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水榭里灯火通明、乐曲悠扬,有姑娘们的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游船在宋城遗址前掉头。</p> <p class="ql-block"> 回程经过逍遥楼。</p> <p class="ql-block"> 2025.10.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