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组织优抚对象 短期疗养

杨卫国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西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安排区属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赴密云雾灵山庄短期疗养。各街道民政科优抚工作人员落实疗养人员名额,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通知到每位参加人员,落实签协议,保证疗养人员准时集合发车。</p><p class="ql-block">28日上午9点,大家在西城区委党校门前集合,准时出发前往密云。当天安排参观张裕爱菲堡酒庄,中午赶到密云城区,在峨眉酒家吃午饭,饭后参观酒庄。</p><p class="ql-block">张裕爱斐堡酒庄(曾用名:张裕艾菲堡酒庄)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标杆企业,由烟台张裕集团联合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多国资本于 2007 年投资 7 亿元建成,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总占地 1500 余亩,现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p> <p class="ql-block">酒庄首创 “五位一体” 模式,集种植、酿造、旅游、培训、度假于一身。游客可参与葡萄采摘(7-10 月)、自酿酒体验、3D 错觉体验馆打卡等活动,或在专业品酒师指导下品鉴数十款佳酿。此外,酒庄因浪漫的城堡景观成为热门影视取景地,</p> 酒庄随处可见反映酒文化的雕塑 酒庄地处北纬 40.5 度 “黄金葡萄产区”,拥有专属葡萄园 3000 亩,种植赤霞珠、霞多丽等优质品种。为保证品质,每亩仅种植 266 株葡萄树,根系深达 5 米以上,且严格遵循 “一株葡萄树只产一瓶好酒” 的标准,甚至高于法国 AOC 法定产区要求 冬季来临,葡萄树已经埋藏好了。 酒庄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城堡为主体,融合法式砂岩外墙与灰色石板瓦,搭配双螺旋石材楼梯与复古拱门,尽显恢弘典雅。城堡内设有地下大酒窖(占地 2550 平方米,常年恒温 14-16℃)、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及专业品鉴中心, 集体合影留念。 参观酒窖 酒窖珍藏 1650 余只法国进口橡木桶,并提供私人贮酒领地服务。 藏酒。私人、单位存储。 酒庄产品包括爱斐堡系列干红、珍藏级干白、冰酒等,其中 A6 赤霞珠干红曾获日本国际葡萄酒挑战赛 “最佳新世界红葡萄酒” 称号,A8 霞多丽干白更摘得 Decanter 世界葡萄酒大赛铂金奖,成为中国干白首夺该荣誉的代表 高级名酒。 酿造过程引入法国、意大利先进设备,结合低温浸渍、小品种混合发酵等工艺, <p class="ql-block">张裕爱斐堡酒庄的创始人从企业传承来看,张裕集团由爱国侨领张弼士于 1892 年创立,奠定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基础。但作为张裕集团在 21 世纪布局的核心酒庄,爱斐堡的建设凝聚了多方力量,其中 罗伯特・丁洛特(Robert Tinlot) 是最具影响力的关键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张弼士的画像。</p> 张弼士的官袍、顶戴花翎。 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得到的金奖。 <p class="ql-block">罗伯特•丁洛特 。图片来自网络”</p> 丁洛特是法国葡萄酒界泰斗,曾任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主席长达 11 年,被誉为 “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的引路人”。2005 年张裕启动爱斐堡项目时,他不仅全程参与规划,更提出 “四位一体” 的创新模式 —— 将葡萄种植、酿造、旅游、度假功能深度融合,这一理念至今仍是酒庄的核心运营框架。作为名誉庄主,他每年亲赴酒庄指导种植与酿造,引入法国 AOC 产区的严苛标准,例如将葡萄园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 266 株(仅为波尔多产区的一半),并要求 “一株葡萄树只产一瓶酒”,最终推动爱斐堡葡萄酒 40 余次登上国宴。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给张裕作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品酒环节,一红一白,口感极佳。</p> 欧式风情小镇依山而建,涵盖街道生活区、餐饮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拥有 86 间风格迥异的客房(含总统套房)、中西餐厅及会议设施,完美复刻欧洲贵族生活场景 参观结束后安排大家去雾灵山庄住宿,三晚不挪窝。 入住房间看到夕阳落山的美景。 晚饭十分丰富。 旅行社还为10月、11月过生日的疗养员准备了生日蛋糕,大家一起为他们祝寿。 <p class="ql-block">第二天(10月29日),安排游览古北水镇。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司马台村,背靠被誉为 “全球不容错过的 25 处风景之首” 的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度假区。景区占地面积约 9 平方公里,由中青旅与密云区政府合作开发,2014 年正式对外开放,2024 年获评北京市首家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古北水镇流览图。景区以 “水” 为核心,依托司马台水库和汤河打造 “六区三谷” 格局:老营区、民国街区、水街风情区等六大功能区,以及后川禅谷、伊甸谷等三大自然谷地。43 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中,既有北方合院的雄浑,又融入江南水乡的灵秀,水街封火山墙与民国铸铁纹饰并存,形成 “双面绣” 般的独特风貌。</p> 景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 团友们打卡留影。 <p class="ql-block">笔者与同街道团友老卢合影</p> 接待中心门前10点有一场精彩的表演,先看演出,然后进入水镇游览。 舞狮表演 参观永顺染坊。传承明代草木染工艺,游客可参与扎染、制作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制作。 画面中,蓝白相间的扎染布垂挂在木杆间,背景墙绘着传统印染的劳作画面,古砖铺就的地面充满古朴质感。部分团友在此合影,周围环境融合了非遗手作的艺术氛围与古镇的历史肌理,既体现了古北水镇对传统蓝染工艺的文化传承,又展现了游客参与非遗体验、感受民俗魅力的互动场景。 观看“千古风流一坛酒” 主题表演。演员身着古装,演绎明代酿酒场景,并邀请游客品尝刚出甑的司马小烧,搭配酒令游戏,体验边关将士的豪情。 复现明代地缸发酵技艺,可品尝密云 “三烧”(烧酒、烧饼、烧肉)。 平静的湖面上,几艘乌篷船载着游客缓缓行驶,船夫身着橙色救生衣奋力划桨,远处是层峦叠嶂的灰褐色山峦,岸边树木点缀其间,水面倒映着船只与山影,构成一幅宁静古朴的水乡游览图景。 垂柳依依,枝条垂落河面,倒映出翠绿的影子,远处的小桥和古建筑若隐若现,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水乡意境。 宽阔的河面上,一座多孔石拱桥连接两岸,桥上有游人驻足观景,岸边垂柳摇曳,展现古镇的热闹与生机。 一座单孔石拱桥横跨小河,桥的两侧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远处的山峦笼罩在薄雾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画面中,碧绿的河水穿镇而过,左侧是石砌的古朴民居,灰瓦屋顶搭配茅草遮阳棚,红灯笼点缀其间,充满民俗韵味。远处的砖石拱桥设计雅致,桥身上方的楼阁与周边古建呼应,尽显中式建筑的精巧。右侧垂柳依依,树叶黄绿相间,背景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将 “水巷、古建、山水” 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石砌建筑的粗犷质感,又通过水景与植被营造出江南水乡般的柔美意境,整体氛围宁静古朴,充满历史与自然交融的韵味。 河面上,一艘乌篷船载着游人缓缓前行,一群白鹅在水中嬉戏,两岸的垂柳和古建筑倒映水中,充满生活气息。 画面中有一座石拱桥横跨河道,桥上有行人漫步。河岸边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有的建筑外墙爬满红叶藤蔓,有的则是木质结构搭配茅草遮阳棚,充满古朴韵味。岸边的垂柳枝条低垂,与碧绿的河水相映成趣,整体呈现出江南水乡般的雅致与宁静。 视角沿河道展开,左侧是石砌的民居,屋顶铺着特色的石板瓦,部分建筑带有木质廊台,挂着红灯笼,颇具烟火气。右侧的建筑屋顶同样是石板瓦,与左侧建筑呼应。远处的拱形桥门连接着两岸建筑,背景的山峦和茂密树木,为水乡风光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展现出古北水镇 “水巷纵横、建筑古朴、山水相依” 的独特风貌。 画面中 “雁归游船码头” 的木牌和古北水镇的城门建筑,展现了景区 “水” 元素的核心体验。游客可在此乘坐乌篷船,沿汤河游览水镇,欣赏两岸明清风格的山地合院建筑,感受 “北方水乡” 的独特韵味。 这条石板路小巷属于景区的民国街区,两侧是融合北方砖石结构与江南木构细节的建筑,墙上的爬山虎增添了古朴气息。这里曾是边关贸易的缩影,如今分布着特色商铺与手工作坊,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市井风貌。 画面是 “榷坊” 石拱门,砖石墙体由各色石块砌成,拱门上方的匾额与两侧 “丹枫塞外”“绿柳岭前” 的石刻极具古韵。墙面上爬满红叶藤蔓,搭配木质门窗与红灯笼,复古又雅致,仿佛诉说着古镇的商贸历史。 呈现的是古镇商业街。灰砖建筑被红叶覆盖,店铺风格各异:有的以花艺装饰门脸,有的挂着 “三餐” 招牌,还有的展示着金鱼造型的装饰并提供汉服租赁。游人穿梭其间,烟火气与复古感交融,尽显街巷的热闹与风情。 画面中的 “学会理发厅”“饰品铺” 等老式店铺,位于水镇的民俗文化区。这些商铺保留了明清至民国的建筑形制,经营着理发、手工饰品等传统业态,游客可在此感受老北京的商业文化与生活方式。 展现的是 “京街” 区域。石砌民居与古朴塔楼错落分布,街巷两侧的 “豆酱角”“炸货铺” 等店铺招牌充满民俗气息,游人或漫步或驻足,绿植与古建相映成趣,还原出老北京风味的商贸街巷场景。 核心是 “山水长” 彩绘牌坊,飞檐翘角、雕龙画凤,色彩华丽且工艺精湛,是传统建筑艺术的体现。牌坊后方的砖石建筑与圆环装置形成呼应,几位游客驻足拍照,让这里成为古镇的标志性打卡点之一。 石阶上的白色人形雕塑以 “阅读” 的姿态呈现,团友老陈与之互动,增添了场景的趣味性与人文感。 画面是 “京粤茶楼”,青砖灰瓦的古建风格极具韵味,悬挂的 “古北烧鹅”“碗来碗趣” 等招牌充满烟火气。菜单展示了烧鹅、虾饺皇等京粤特色菜品,木质门窗与复古装饰,让这里成为兼具美食与古韵的打卡地。 呈现的是被藤蔓包裹的石砌老建筑,石块错落的墙体与枯藤交织,周围山林朦胧,仿佛一处被时光遗忘的秘境,尽显古镇与自然融合的原始野趣。 展现的是热闹的街巷场景,游客穿梭于灰砖古建之间,门口红灯笼与红叶藤蔓相映成趣,“一家香氛小店” 的招牌又添文艺气息,烟火气与复古感在街巷中交融。 核心是 “汤河古寨” 的石拱门,蓝底白字的 “古寨馄饨” 招牌格外醒目,周围木质与石质店铺错落,游客漫步其中,还原出古寨昔日的商贸活力。 画面 “镇守边关” 的墙体极具历史厚重感,石砌塔楼爬满红叶藤蔓,墙面书法题字苍劲有力,直观展现了古镇作为军事要塞的文化底蕴,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也凸显出沧桑的岁月感。 圆通塔为典型的中式楼阁式塔,层数众多,塔身灰石砌筑,搭配红色窗棂,塔顶金色装饰格外醒目,具有浓厚的佛教建筑韵味。旁边的建筑是传统庙宇风格,灰砖红窗,与塔一同坐落在山间。山间雾气朦胧,树木色彩斑斓,将建筑衬托得古朴而宁静,既体现了古北水镇对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传承,又通过山水雾景营造出悠远空灵的氛围,是古镇融合历史文化与自然风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团友在聊天。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结束,回到雾灵山庄酒店,又看到了落日美景。画面中,夕阳悬于远山之间,将天空与湖面晕染成暖金色,湖水如镜,倒映着落日的光辉。四周山峦层叠,轮廓雄浑,左侧的水库建筑与岸边道路、旗帜相映,增添了人文气息。画面宁静壮美,山水与落日交融,尽显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周边极具氛围感的山水画卷。</p> 第三天(30号)上午上手工制作课,学做掐丝珐琅小夜灯。大家都在专心制作。 下午听中医讲座。介绍中医九种体质与阴阳25种人,新中医的一些疗法。 第四天(31号)早饭后安排返回家园,中途去农家采摘园采摘蔬菜。 黄瓜大棚用的都是有机豆粉肥料。 大棚之间养鸡。 <p class="ql-block">中午,大巴车将团友们送回到西城区党校门前,圆满结束了本次短期疗养活动。</p><p class="ql-block">在手工制作课上,来自月坛街道的王姐深有感触的说到,这次活动时间很短,体会颇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区政府各委办局的工作人员和旅行社导游通力合作,积极协调配合,对重点优抚对象,事无巨细的照顾,关怀备至,考虑周到,真正做到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的最新指示精神,积极努力,想方设法,精心安排,让重点优抚对象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谓是工作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活动有高度。把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一位重点优抚对象的心坎上。此次活动还恰逢重阳节,让重点优抚对象们都乐享重阳,愉悦生活。王姐的感受也是我们大家的体会。在此,向这次短期疗养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和为活动提供服务的全体工作人员,真诚的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啦!继续努力加油!再接再厉,争取明年有更辉煌的业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2日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