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临高第二中学七年级到儋州教育基地参加安全应急综合演练暨流动科技馆

儋州安全演练基地

<p class="ql-block">“安全警钟鸣耳畔,应急演练记心间”。为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普及安全防护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要求,2025年10月31日,基地管理中心组织临高县临高第二中学七年级共429名学生,前往儋州市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基地,开展了一场集安全应急演练与流动科技馆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训练,更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深刻教育。</p> <p class="ql-block">高空缓降:</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层楼高的缓降台上,风声呼啸,脚下大地仿佛在无声召唤。教官沉稳讲解:“双手抓绳,身体后倾,双脚下垂,匀速下降。”轮到我时,心跳如鼓,双腿微颤。然而当身体悬空而下,风掠耳畔,恐惧竟被一种奇异的掌控感悄然取代。下降途中,我学会了与高度对话;落地瞬间,我笑了——原来勇气并非无畏,而是明知害怕,仍选择坚定迈出那一步。这一降,降下的不只是楼层,更是对自我极限的突破与超越。</p> <p class="ql-block">地震体验:</p> <p class="ql-block">警报骤响,地面剧烈震颤,墙体倾斜,桌椅滑移,仿佛大地在怒吼。教官沉声指令:“抱头护耳,躲进生命三角区!”孩子们迅速蜷缩于课桌旁,心跳如鼓,却强忍恐惧,纹丝不动。一次次模拟震感袭来,陌生术语化作肌肉记忆,融入本能反应。当地动山摇戛然而止,他们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没有轻松,只有历经“灾难”后对冷静与秩序的深刻领悟。一个小女孩轻声说:“我以后再也不怕打雷了,因为我知道该往哪儿躲。”</p> <p class="ql-block">厢式电梯体验:</p> <p class="ql-block">电梯突然“坠落”的瞬间,我们立刻蹲下,背靠墙壁,双手护头。虽知是模拟,失重感仍令人心悸。教官沉声提醒:“被困时切勿扒门,要冷静报警,等待救援。”我们反复演练,从最初的慌乱无措,到如今的沉着应对。原来,每日习以为常的电梯,竟藏着如此多关乎生死的细节。一次模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沉默的“钢铁伙伴”,也记住了:冷静,是最好的求生密码。</p> <p class="ql-block">海姆立克法:</p> <p class="ql-block">“这是拯救生命的拥抱。”教官话语坚定,示范动作利落。孩子们两两一组,轮流扮演施救者与被救者。握拳、抵住上腹、向上冲击——动作简洁,却蕴含千钧之力。当“患者”成功咳出“异物”,掌声瞬间响起。那一刻,他们意识到:救人并非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人人可学、随时可用的技能。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许就能改写一场悲剧的结局。练习中,有男孩认真地对同伴说:“你要记住我今天救过你。”笑声中,是责任的萌芽,也是生命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烟雾逃生:</p> <p class="ql-block">浓烟弥漫,视线模糊,空气灼热难耐。孩子们用湿毛巾紧捂口鼻,弯腰扶墙,一步步摸索前行。“就近撤、扶墙走、低姿行”——九字口诀在脑海中回响。有人急促前行,险些碰撞;有人停下轻语:“别慌,慢慢来。”短短几十米,走得像一个世纪。当出口的光亮终于出现,所有人几乎同时松了口气——那不是演习结束的轻松,而是对“生命通道”最真实的敬畏与体悟。走出烟道那一刻,阳光刺眼,有人眯着眼说:“原来光这么亮,活着真好。”</p> <p class="ql-block">灭火体验:</p> <p class="ql-block">灭火器并不陌生,但真正上手操作还是头一回。教官教我们“提、拔、握、压”四字诀,我们轮流站在火盆前,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干粉喷出的瞬间,白色烟雾腾起,火苗应声熄灭。有人紧张得手抖,有人动作干脆利落。但无论谁上场,掌声都会响起——因为我们知道,这不只是游戏,而是在为可能的危机积蓄勇气与能力。每一次喷射,都是对火魔的宣战,也是对安全的庄严承诺。</p> <p class="ql-block">公共交通安全:</p> <p class="ql-block">骑行安全,从年龄与装备开始。教官明确:年满12周岁方可骑自行车上路,年满16周岁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骑行必须佩戴符合3C认证的安全头盔,并扣紧系带。通过情景模拟与规则讲解,孩子们树立“头盔就是护盾”的理念。每一次佩戴,都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为平安出行筑起坚实屏障。在模拟骑行区,孩子们轮流试戴头盔,调整系带,动作认真得像在执行一项神圣任务。</p> <p class="ql-block">诈骗电话:</p> <p class="ql-block">“恭喜你中奖了!只需转账500元即可领取大奖!”诈骗录音在教室里播放,我们听得直摇头。教官带我们拆解话术,分析套路。我们还试听了“冒充老师”的电话,练习如何识破谎言。“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这九个字,像一把钥匙,帮我们锁住了财产安全的大门。原来,看不见的危险,更需清醒的头脑来抵御。一通电话,一场演练,让我们懂得:警惕,是最好的防骗盾牌。</p> <p class="ql-block">防踩踏:</p> <p class="ql-block">人潮汹涌,如何自保?教官教授“人体麦克法”:双臂交叉护胸,一手握对侧手腕,形成保护空间。孩子们在模拟人流中练习撤离,有人摔倒,立刻有人伸手扶起。原来,防踩踏不仅是自我防护,更是彼此守护。在拥挤中守住呼吸空间,也在慌乱中传递温暖——这,是文明在危机中最动人的模样。演练结束时,大家手拉着手走出模拟区,像一支小小的救援队,彼此照应,步履坚定。</p> <p class="ql-block">止血包扎:</p> <p class="ql-block">止血包扎课上,孩子们两两一组,用绷带为“伤员”包扎手臂与头部。有人缠得太紧,被喊疼后立即松开重来;有人包得松散,反复调整直至达标。绷带一圈圈缠绕,缠住的不只是模拟伤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原来,我们虽年少,也能在他人危难时,成为值得依靠的力量。一个女孩包扎完,轻轻拍了拍同伴的肩:“别怕,我给你包得很牢。”那语气,温柔而坚定,像一束光,照进了应急教育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心肺复苏:</p> <p class="ql-block">心肺复苏作为一种能及时有效抢救伤员的方法,教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同学们在遇到溺水、触电、晕倒等原因导致心脏骤停的伤员时,应该如何正确进行施救。从判断意识、呼救报警,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每一步都严谨规范。孩子们轮流操作,动作由生涩渐趋熟练。每一次按压,都是对生命的叩问;每一次吹气,都是对希望的延续。他们说:“原来,心跳可以被重新唤醒。”</p> <p class="ql-block">防溺水:</p> <p class="ql-block">水波荡漾,美得令人心醉,却也暗藏危机。孩子们学习“仰漂”与“水母漂”,平躺在模拟水面,感受身体缓缓浮起。教官反复强调:“同伴落水,呼叫优先,绝不盲目下水。”那一刻,他们真正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冲动跳水,而是冷静呼救、智慧施援。在水的温柔与危险之间,冷静,才是最坚固的救生衣。练习结束后,一个男孩说:“我会游泳,但今天才知道,救人比游泳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科技馆:</p> <p class="ql-block">在一间明亮的科技体验区,一群学生围在桌前,专注地观察着一个发光的装置。光束在透明管道中穿梭,像被驯服的闪电,牵引着他们的好奇心。有人轻声提问,有人伸手比划,试图理解光的路径与反射原理。这不像课堂,倒像一场秘密的科学探险。原来,在安全教育的背后,还藏着流动科技馆的奇妙世界——科技与生命教育在此交汇,点燃了探索与敬畏的双重火焰。</p> <p class="ql-block">校园防欺凌:</p> <p class="ql-block">教官站在讲台前,声音坚定而温和:“真正的勇敢,不是以强凌弱,而是懂得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学生们盘腿坐在地垫上,眼神专注。他们学习如何识别欺凌行为,遇到冲突时怎样冷静应对,不沉默、不激化、及时求助。墙上滚动播放着情景短片,真实又贴近生活。一个男孩小声说:“原来躲开不是胆小,是智慧。”那一刻,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成长的声音。安全不只是身体的防护,更是心灵的铠甲,是校园中最温柔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吸烟危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警示教育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现在眼前:焦黑的肺叶、溃烂的口腔、枯瘦的身躯。</p> <p class="ql-block">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教员带领学生观看真实车祸案例,辨识交通标志,学习斑马线通行规则,并模拟交警手势指挥。在沉浸式体验中,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靠右意识与路权意识悄然扎根。孩子们在模拟道路上行走、停驻、指挥,每一步都踏出对规则的尊重。文明出行,从此刻开始,从脚下起步。一个小男孩学完手势后,站在路口认真地“指挥”同学:“现在是绿灯,走!”那模样,俨然已是小小交通卫士。</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回程车上,大家都很安静。有人望着窗外,有人小声背“火灾九字诀”。这一天,没有考试,可每个人都考了一场关于生命的试。那些在烟道里弯下的腰,地震时护头的手,高空缓降时迈出的一步,都成了身体的记忆。儋州安全教育基地,不只是一个地方,它是一面镜子,照见危险,也映出希望。我们带走的,不只是技能,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从此,警钟在心,安全随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