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 向西以西(11)穿越横断山脉

晚起虫子

<div><br></div>在芒康重新回到318国道了。从四川到西藏,我们用V字行程代替了一条直线,南下云南花去四天。还是为了赶路,没在县城停留,甚至没有加油,在新修的水泥街道上绝尘而去。<br><br><div>拉乌山路段果然有武警部队在修路,但不是先前听说的那样严重堵塞。战士们用推土机平路,可以单边放行。尽管十分颠簸难走,但没有到要停下来的状况已经是念佛了。</div> <div><br></div>从拉乌山下来,沿途村庄土墙上有许多关于教育的标语,这是在其他地方没见到的。随手记下:“有知识才有力量”“孩子不读书,家长要犯法”“‘三包’政策好,上学有保障”“送子上学堂,小康有保障”“科技兴国,读书发家”“孩子辍学,父母之过”“拥有文化知识,才能走出大山”“不学知识,等于瞎子;国因人才强,家因知识富”……基本上到了苦口婆心、威胁利诱的地步。表达重视的同时,也反映出教育的艰难。<div><br></div><div>在西藏,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习费用,但孩子的生活费对于贫困家庭,仍然负担沉重,如同在西藏工作时的亲身体验。我记起自己一直资助的次仁央宗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她就可以回到西藏。我想,教师应该是她最好的职业选择。</div> <div><br></div>毕竟,在西藏,有知识走出大山的人肯定比走进来的人少。<br><br><div>在如美镇竹卡村,又见澜沧江。红色的江水在峡谷深处奔流。三个骑自行车的驴友迎面而来。我想起在阿里时见到的单骑者。我一直对这样的人心存敬意。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的。<br><br></div><div>跨过竹卡村澜沧江大桥,河谷开始加紧收缩,窄到像一条水渠。天空幽蓝,有大块大块的白云飘过。山脉荒芜苍茫,阳光将云朵的影子投到山川之上,山坡层次丰富。桥梁、河岸却是另一种颜色,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澜沧江的浸染。它们都和江水一样的颜色,一样的褐红。</div> <div><br></div>桥头北面立着一座碑,是为纪念在川藏线上牺牲的烈士修建的。碑呈四方体,刻记着修路的历史和艰辛,还刻写出烈士的名字。碑正面有毛泽东手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字迹是鲜红色,非常醒目。碑体有些残损。屈指算来,它已经历了40多年的高原风雪了。 <div><br></div>过竹卡大桥,即上脚巴山。之字形山路在崖间盘旋,让人感到像是没有尽头。这里是横断山区著名险段之一。不断地在陡峭山路上来回折腾,只有三种结果:一是变得麻木;二是陷入绝望;三是在两者之间不停转换。有得选吗?<br><br><div>直到看见山口修路的武警战士身影,才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走在路上的人没有理由不向这些平凡的人们致敬。后来经过荣许兵站时,一条标语耐人寻味:“铁骑卫边防,灶台作奉献”。而我的理解是:种下福田,必结善果。</div> <div><br></div>从脚巴山下来,很快到达左贡县城。耀眼的阳光扑洒在安静的街道上。车穿过时,打破了小镇宁静。还没有从下山的感觉缓过来,又已经走在海拔5000米的东达山道上。从芒康到邦达,连续翻越了拉乌、脚巴和东达三座高山,整个行程就是不停地上上下下。<br><br><div>从东达山下来时,夕阳温柔地抚摸着邦达小镇。邦达有机场,邦达可以到昌都。但这次同样不能去昌都。已经走在昌都的土地,还要继续在昌都的土地上行走。我不再为未到昌都而遗憾,现在担心的是,什么时候到达今天的宿营地八宿。<br><br></div><div>在能够俯瞰邦达镇的业拉山腰间,我们再次停下来。眼前是无限壮美的山川。天幕低垂,云层薄薄地铺在天边,又低低地贴着远处覆雪山峰。晚霞把山川染成高贵的金黄色。宽阔河谷中的玉曲像一条飘带,蜿蜒流向远方,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现出柔美的身段,妩媚动人。而邦达,则安静地依偎在玉曲身旁。</div> <div><br></div>太阳已经落山了。业拉山口下来的公路在山坡上作折线般向下延伸。这就是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借助朦胧的夜色,我看到自己的惊讶和提心吊胆。天黑之后,就一副眼不见心不怕的自我安慰了。天黑走夜路,而且是最险的一段,大家都很少说话。我不停地给先哥点烟,关切地问他要不要喝水。心里想,只要安全到达宿营点,叫我干什么都成。<br><br><div>黑夜使人变得麻木。我们在麻木中被人拦下。一个持枪战士站在路中间,暗夜里传来:“这里是怒江桥,请关闭车灯通过”。听出他的家乡口音,车厢里顿时有了生气。从伏龙桥到现在,跨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走完了横断山区。这样想来,令人振奋。</div> <div><br></div>不知何时,脚下颠簸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路边一掠而过的指示牌说到八宿县城还有20公里。大家都活了过来,快乐地说笑。满天星斗也变得诗情画意。<br><br><div>我们朝有光亮的地方开。找到旅馆,还能开饭。店家似乎对夜行客习以为常。看来在这条路上不怕鬼走夜路的人还很多。四川人就是麻利,不一会儿,菜就上桌:卤牦牛肉、青椒炒蛋、麻婆豆腐、炒莲花白、炒茼蒿、猪肉萝卜汤,共计90元。道地川菜,量足味正,价格公道。四个人风扫残云,一边把酒,一边撸菜。一瓶白酒下肚还不解气,一人又来一瓶啤酒,方解一天的饥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