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10-24日我们登上了云南省弥勒市的锦屏山景区。它是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弥勒市城北10余公里处,山峦灵气氤氲,树木蓊郁苍翠,远远望去,山体的形状就像一座安然端坐的大佛(有人说,这就是弥勒市名字由来的缘由)。弥勒自古被誉为南滇福地,与未来佛"弥勒"同名。锦屏山建有千年古刹弥勒寺,寺中主佛为弥勒,所以有了市名、寺名、佛名,同名之大奇。弥勒寺建于明天启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1999年扩建落成,拥有大佛、大运、大雄、天王、大智五院,集弥勒布袋相、弥勒强巴相、弥勒仙光相、弥勒天冠相、弥勒思维相之绝致。</p><p class="ql-block"> 弥勒大佛目光深远、神态端庄,坐立山巅,笑佑众生,是世界上最大的端坐弥勒笑佛,大佛高19.99米,座下有1999级台阶,意为1999年奠基兴建。"弥勒大佛"四个大字是台湾佛学家南怀瑾居士所题。题字中"彌"为繁体字,但这里将字中四个叉写为四个人,意思是比三人"众"还多一个,意为弥勒大肚能容,佛佑天下众生;"勒"字的一竖没有穿过口,意为弥勒笑口常开、慈悲济世。</p> <p class="ql-block">来到锦屏山景区了!这是步行登山入口的大门,门前是一个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站在入口处抬头往锦屏山上一望,一级级的台阶,顶部是一座锦屏山的牌坊。据报导,步行登山需经过1999级台阶,才能看到山上的弥勒大佛,好费劲;而相比之下,搭乘景区的登山摆渡车上山就要轻松多了。</p> <p class="ql-block">瞧,那就是停放在广场一角的登山摆渡车。</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上还可以看到锦屏山上的龙华宝塔。</p> <p class="ql-block">入口大门左侧的碑石上写着"锦屏重光"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锦屏山景区门口广场上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观光摆渡车把我们送到了锦屏山顶,一下车,哇塞,终于看到锦屏山上的弥勒大佛了!据报导称,大佛身高19.9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端坐弥勒笑佛(基座高度4.96米)。</p> <p class="ql-block">弥勒大佛坐落于锦屏山的心脏部位,登上1999级台阶,便来到弥勒佛的座下。这尊金光灿灿的笑佛取自于传说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布袋和尚形象,是世界上最大的端坐弥勒笑佛。高19.99米,意为1999年基兴建,其基座高4.96米,镶满莲花瓣和如意宝珠,2017年重塑金身,全身为锡青铜铸造。大佛笑容满面、目光深远、神态端庄,发出会心的微笑。"弥勒"是梵文的音译简称,意为慈悲。此佛常怀慈悲之心,故以慈氏为姓,名叫阿逸多。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佛经记载,弥勒现在还是菩萨,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门弟子,弥勒在释迦之前先行去世,继释迦之后成佛。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弥勒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但是我们常说:"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他在天上四千年相当于人间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经过降生、成道、出家、说法,最后成为一个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大转法轮,三度说法,广度众生。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讲法时,弥勒菩萨经常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提问,为大众请佛解释佛译,后来释迦牟尼认为弥勒是非常有能力有担当的一个人,于是决定把度众之任,托付于弥勒。</p> <p class="ql-block">一步步贴近大佛的基座,高度19.99米的弥勒笑佛也显得更加清晰了。大佛和蔼可亲的笑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活动结朿了,我们准备踩着1999级台阶下山。这是下山前拍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在高处看到的龙华宝塔。该塔是锦屏山景区的观光塔,始建于宋朝,高达54米,且充分融合了汉藏佛教艺术。</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又看到一尊弥勒佛像,同样也是笑迷迷的。</p> <p class="ql-block">看到弥勒寺的建筑物了,其上空云彩飘飘,十分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同时,也再次看到了位于弥勒寺建筑物下方的龙华宝塔。</p> <p class="ql-block">来到弥勒寺中的弥勒大雄院了!</p> <p class="ql-block">弥勒大雄院</p> <p class="ql-block">弥勒大雄院台阶两旁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雄宝院左侧附近的"第一佛手"塑像。该佛手的造型乃佛教"施无畏印"手势,象征佛法无边,寓意善无需张扬,佛自会明鉴。掌心托举的金色法轮是佛教标志,代表轮回与觉悟。此外,佛手还代表着和谐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从弥勒大雄院的一级级台阶走下来,迎面就是韋驮菩萨殿。</p> <p class="ql-block">韋驮菩萨殿的背后是天冠弥勒殿。</p> <p class="ql-block">天冠弥勒殿一侧的东方和南方两位天王神像</p> <p class="ql-block">天冠弥勒殿另一侧的西方和北方两位天王神像</p> <p class="ql-block">走出弥勒寺的大门了!</p> <p class="ql-block">弥勒寺大门前的神龙雕像</p> <p class="ql-block">走下弥勒寺大门前的台阶,迎面就是"弥勒寺/锦屏山"牌坊。该牌坊朝山上的一面标为"弥勒寺",而朝山下的一面则标为"锦屏山"。</p> <p class="ql-block">牌坊门柱的大象塑像</p> <p class="ql-block">从"弥勒寺/锦屏山"牌坊走出来,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段台阶,继续走下去便是景区出口了,整个观光过程也即将遂告结朿。</p> <p class="ql-block">走到景区出口了,回头看,最后的这段台阶两侧写着:"安康"和"如愿”四个大字,祝愿每位进山的游人平安如意,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