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五)</p> <p class="ql-block">从撒马尔罕乘当地高铁二个多小时到达布哈拉。</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布哈拉曾在东西方的贸易、文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当时的集市贸易遗址。布哈拉保存了许多中世纪时期优秀的建筑,无论从景观造型还是内部陈设和装饰都保留着当时的古风古貌。多项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我又沿着老街主干道寻访了老城中心一个数百平方米大小的水池。水池边最为显眼的,除了几株古老但依然挺拔的桑树外,是一组丝路驼队的雕塑,似乎也在暗合这里的名字——“骆驼泉”。</p> <p class="ql-block">关于骆驼泉,布哈拉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布哈拉是一片人烟罕至的戈壁。一天,一个游牧部落牵着骆驼经过这里,人们和骆驼都口干舌燥。此时,驼队中一峰年纪最大的骆驼,突然在一个地方驻足不前,使劲刨地。随即,一个泉眼冒了出来,涌出甘甜的泉水。有了泉水,部落决定不再游牧,而围绕着泉水定居下来,慢慢地这里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繁华的一座城市,这就是布哈拉,而这眼泉水就是骆驼泉。</p> <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骆驼泉仍然是布哈拉古城最热闹繁华的中心地区。在水池旁,我又看到一尊阿凡提雕像,当然在乌兹别克斯坦,人们称他为“霍加·纳斯尔丁”,对他也格外尊崇。在雕像的后面,是一座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大门上的瓷砖装饰格外华美:一对孔雀抱着羊羔,太阳和人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奇妙的装饰已经成为布哈拉当地旅游业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核心的波伊卡扬建筑群旁,静静伫立着一座规模宏大、年代久远的集市,这就是布哈拉的丝绸地毯交易中心。走进大门,我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座设计有多个穹顶的高大建筑,穹顶之上的天窗设计格外巧妙,在夏天能吸进凉爽的空气,降低室内温度,冬天则可以有效保暖。在这座古老的丝绸地毯交易中心里,陈列着各种色彩斑斓、图案繁复的手工地毯。商家告诉我,最便宜的地毯是用骆驼毛织造的,手感比较粗糙。好一些的则是用羊毛编织的,手感比较轻柔。而最高档的地毯则是用丝绸混合羊毛织就。从色泽上看,就与众不同,微微泛着华美的光泽。触摸上去,手感也格外细腻。</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一个工艺人在劳作。能进入这景点里摆摊的也许都不是一般人。</p> <p class="ql-block">卡扬清真寺始建于1127年,曾被成吉思汗摧毁,并多次重建,现在的主要建筑是1514年苏丹穆伊兹·丁·阿布·加齐·乌拜杜拉所建。该建筑群包括一座带尖塔的清真寺和两座相对的伊斯兰教学校 。从背面看到的两个圆顶在景观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卡扬”清真寺位于宣礼塔前的广场之上,与撒马尔罕的比比汉纳姆清真寺具有同样规模。用蓝砖建砌,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于1514年建成,它属开放风格。清真寺基本为砖制,装饰面由磨光并涂釉的砖制成,类似马赛克。在宽阔的直角院子里有一个悠长的回廊,回廊旁边是由288个双层顶壳的楼顶组成的主体建筑。清真寺长127米,宽78米。院里中间有四个传统的平顶凉台,装有凉台。清真寺可以同时容纳12000人</p> <p class="ql-block">米里-阿拉布神学院位于“卡扬”清真寺对面,建于1530-1536年。神学院为三层建筑,内有教室和许多小室,主要用于伊斯兰僧侣研习之用。其中,小室数目为114个,与《古兰经》章数相同。当时,该座神学院是中亚地区唯一的伊斯兰教神学院,来自中亚各地的伊斯兰教徒都到这里来进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自建成之日起,该神学院就一直从事伊斯兰教学术活动,在苏联时期也未停止过。</p> <p class="ql-block">卡扬宣礼塔是布哈拉知名的建筑纪念碑,建成于1127年,高46.5米,坐落在布哈拉市老区中心。由于它非常宏伟壮丽,几乎在布哈拉的各处都可以看到它。宣礼塔地基深达16米,塔脚直经达9米,塔顶部有16个拱型透光窗,上面装饰有钟乳石状的檐。顶部有狭长的拱形回廊通往梯子。回廊由16个透光与主体建筑物相连的拱门组成,回廊的外部被建成两个相连的半圆柱形,托着两个拱门。宣礼塔的楼身布满了砖制装饰图案。楼身共分成14个装饰带,每个装饰带里都有清晰图案作装饰,所有的图案都不同。</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老城里,沧桑感扑面而来。砖砌的清真寺上装饰着大大小小的蓝色穹顶,蓝调釉面的 马赛 克砖镶拼出精致华丽的花纹,彰显着这里千百年来的灿烂辉煌。</p> <p class="ql-block">星期五清真寺建于中世纪的,星期五清真寺用木柱支撑,很有特色,旁边的水池和光塔,更为其增色。</p> <p class="ql-block">建于18世纪初的波罗考兹清真寺,以木质拱廊的20根斑驳木柱凸显特色。柱头采用钟乳状垂拱形式,柱身很细,柱础很像马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伊朗风格的影响,虽历经几百年,但仍然美丽。</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多为由泥砖和木材构成的传统建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四塔清真寺建成于1806~1807年。顾名思义,四塔清真寺有四座宣礼塔,四个蓝色的塔顶非常的醒目,塔身和清真寺融合在一起。清真寺里面很小,有一些小贩在卖纪念品。顶部是可以买票上去参观的。但由于清真寺本身不高,因此上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远眺的景色。四塔清真寺总体的感觉是小巧精致,其建筑的外形比较有特色。或许真是由于此原因,它曾登上了《孤独星球:中亚》杂志的封面。</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观光塔</p> <p class="ql-block">自己站在塔顶俯瞰时的情景。极远处的泽拉夫善河三角洲隐隐可见,稍近些的沙赫库德运河穿城而过,近前的布哈拉老城区一览无余。据说布哈拉的城市设计和建筑对中亚地区的许多城市规划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它也是中亚地区现存最完美无缺的中世纪城市典范。雉堞危峻,衰草茫茫,登临其上,让人不禁抚墙感慨,布哈拉确是丝绸之路上极璀璨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城堡最早建于公元前1世纪,一直来是布哈拉统治者的居所,但后来多次被破坏和重建。由于布哈拉末代国王仅冬天居住在这里,因此布哈拉城堡又被称为冬宫。十月革命时,这里曾受到苏联红军攻陷,城堡的部分城墙和建筑遭到毁坏,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对此城堡进行了修复。城堡内有一个建于19~20世纪的清真寺,现清真寺内设立了一个小博物馆,展出古兰经、瓷器、武器等文物;城堡内还有一个王座大厅,是布哈拉埃米尔接待贵宾和加冕的地方,由许多雕花的木柱子支撑着屋顶,中间是埃米尔的宝座。</p> <p class="ql-block">步入城门,我先来到王位大殿,大殿内陈列有各种古籍手抄本、工艺品、古钱币、旧兵器等文物。博物馆负责人向我介绍说,在历史上,布哈拉的历代统治者都曾经居住在雅克城堡里。</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能参观曾经的总督宅邸、加冕和接待厅、金库、后宫、皇家马厩。</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古城,有一座名叫埃米尔夏宫的古建筑,大约在公元1912年,布哈拉酋长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阿里姆下令修建了这座建筑。布哈拉酋长国是诺盖人于公元1785年建立的国家,领土大多位于中亚的河中地区,公元1868年,布哈拉酋长国遭到了俄国人的入侵,不久后便成为了沙皇俄国的“保护国”。</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座用了五年时间才修建好的宫殿并没有给阿里姆带来好运气,阿里姆住进了这座宫殿仅仅三年,苏军大将伏龙芝率军便来到了布哈拉,并且击败了阿里姆的军队,布哈拉酋长国宣告灭亡。</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帝国末代皇帝的夏宫,整个宫内有三处宫殿,靠近现代,部分接待大堂已经很像现代会议厅了,伊斯兰与欧洲宫廷风格相结合。宫殿内散养着非常多孔雀,可以近距离和孔雀一起散步。</p> <p class="ql-block">现在被改做了博物馆。这座夏宫由俄罗斯和乌兹别克建筑师共同完成,因此三座宫殿建筑外表接近欧式建筑,而内部装饰则是传统的中亚风格。里面的展品并无太吸引人之处,多是一些阿里木汗的生前用品,建筑的内饰还是值得一赏。后宫外有一个水池,水池边有一座很高的亭台。</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布哈拉城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宗教和贸易中心,城内有各个王朝修建的宫殿、清真寺等,被称为“博物馆城”。布哈拉的遗迹建筑大多数建于10-16世纪,还有不少11-12世纪的伊斯兰建筑,是中世纪中亚城镇最完整和最未被破坏的例子。夕阳景色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太阳西下,宣礼塔、清真寺、古城墙洒满了金色的阳光,金色之城堪称一绝。我们邂逅了布哈拉的黄昏和夜晚的最美时刻。</p> <p class="ql-block">老城不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非常好逛!整座城市给我的感觉是古朴而坚毅。经过战争洗礼,大部分的建筑还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所有去的地方都是步行,喜欢,安静、整洁、历史遗产众多又不乏趣味。一千零一夜的浪漫童话起源于这里,阿里巴巴大战四十大盗的发源于此,因此布哈拉也同样充满童话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