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冠的个性解放——寇丹

美友12698930(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与铨铨一起品茶,寇老讲解《探索陆羽》。</p> <p class="ql-block">唐代女冠的个性解放</p><p class="ql-block">--再论陆羽李冶不相恋——寇丹</p><p class="ql-block">《陆羽李冶不相恋》一文发表后,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他们“青梅竹马”又进入相恋的观点否定了。一些茶友读了此文,来电来信中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提倡贵疑求知,以论据说话,忌感情论事彼此相抄,这种评论是对我的鼓励。对陆羽的研究,目前人数不多,文章也少,进行学术争鸣的更少。如果把历史人物以一个模式固定下来,这个人物也就不值得研究什么了。</p><p class="ql-block">李冶(季兰)这位陆羽友人中唯一的女性,而且是一位女道士,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是一个群体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分子。唐代三教融汇合一,女道士群体的出现,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本文对此作一探讨,再由此认识一下李冶及与陆羽的关系,就教于诸位专家学者。</p> <p class="ql-block">女性在进入奴隶制后就作为男性的附属地位存在。早在夏桀、商纣时,女乐及倡优在宫中就达三万人。《礼心•昏义》末段有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天子身边规定要这么多女性,一是依《白虎通•嫁娶篇》所言:“天子诸侯一娶九女者何,重国广继嗣也”。目的是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了才能进行掠夺性战争,夺取财富牛羊和更多的女性,生下更多的人;二是在上层的人士中,在温饱之余要求有精神上的声色相悦。</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00 多年,春秋时的大政治家管仲在齐国率先从政治、经济需要出发“设女闾七百”,以四条理由建立了国家妓院,收效显著。到了唐代已是宫妓、官妓、营妓、民妓、私妓普遍存在的社会,加上李唐王朝本就是鲜卑族血统,在男女性关系方面不如汉族那</p><p class="ql-block">~56~</p><p class="ql-block">么忌讳。</p> <p class="ql-block">唐中宗在神龙二年(706年)九月下令:“三品以上享女乐一部,五品以上女乐不过三人”。所谓女乐,就是供宴会上助兴和炫耀的歌舞伎女子,并规定年龄大致在14~20岁。天宝二年(743年),安禄山首任平芦节度使,唐玄宗下诏:“五品以上正官员、诸道节度使及太宗等,并听家蓄丝竹以展欢娱(《唐会要》卷三十四)。”进一步放松了“以展欢娱”的限制,于是,元载家蓄100人,李谨家蓄数千人,冯盎家蓄1万人,连什么官也不是的富商邹炽凤家中,“侍婢尤艳丽者至数百人”,不尤艳丽的是多少就不知道了。(《旧唐书》《旧五代史》)。还有像茶人熟知的白居易,算得上是个四品清官了,待他被贬时,他在《池上篇并序》写道:“罢刑部侍郎时,洎臧获(奴婢)之习筦磬弦歌者,指百以归(遣散100多人)。”他和好友诗人元稹还互相交换、借用女奴一次多达40人玩乐。唐代的女道士(女冠)们,也就是这样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是一个以个性解放为目的的群体。</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伎与妓是有区别的,前者以歌舞弹唱为主,夹有少量男性;后者游治于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之间。但两者在服从主人需要上并无多大区别(日本现在还保留了中国唐代的歌舞伎形式,女性称艺伎,剧种称能剧)。当时对这些人,尤其是后者的要求,首要是“诙谐言谈”。凡能诙谐言谈者,必是知识广博,才思答辩敏捷的人;二是“善音律”,懂得音韵诗词,据经论典、唐代的诗歌流传很快很广,主要依靠伎的口头传唱;三是“居住饮食”上有一技之长,包括书画等,而人的姿色并不特别看重。能够流传下来的许多情诗艳词,说明她们的文化素质还是主要的。像李冶与刘长卿开的疝气玩笑就是一例。唐代名妓如薛涛、鱼玄机,都是以女道士面目出现的,古人对李冶的诗评为“荡”,其实荡者不仅是一个李冶,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元稹、柳永、薛涛、鱼玄机、关盼盼、郑举举等人的诗作中可以称为“荡”的很多。</p> <p class="ql-block">《琵琶行》</p><p class="ql-block">女道士群体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一、被迫进入尼庵道观。陆羽好友戴叔伦有《送宫人入道》诗云:“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卢纶诗云:“君看白首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宫女自十四、五岁入宫,一辈子供人使唤</p><p class="ql-block">~57~</p><p class="ql-block">玩弄厌了,老了只有到尼观中去维持晚年生活,在当时尼庵道院有着特权保护,生活有保障,其中当然也有因为宗教信仰入尼为道的;二、怀着不同动机和目的的女性们,她们入尼为道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个人的自由与解放。至少一人,多至例如武则天是“可更衣待寝”的唐太宗身边才人,太宗的儿子高宗为了娶她,就让人尼庵,再娶她就无“乱伦”之碍;再如杨玉环,本是玄宗第18个儿子的正妻,可是67岁的父辈看上了27岁的儿媳,就让她成为法号“太真”的女道士,再把她娶过来封为贵妃,也就无“乱伦”之说了。唐睿宗的女儿,没有出嫁的金仙、玉真公主都先做了女道士。以后的玄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时都有公主入道,一朝四人,多数为两人,以求“筑观在外,史不言他丑”(清•胡震亨语)。她们分别住在自己特建的道观中,保持公主身份,享受一切特权,在生活上又可以女冠身份放纵自由。在这方面,前朝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可谓“样板”、“模式”。她也是未嫁的女道士,先后和多名男子往来,并把其中4名“面首”再推荐给70岁的母亲,两女共使数男。杜甫诗说“先帝(指高宗)侍女八千人”,实际数比这还大。</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p><p class="ql-block">女冠们的生活连一贯自傲的李白也表现出一种羡慕:“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另一位大才子韩愈则写了女道士开门纳众讲经的场面:“……洗妆试面着冠披,白咽红颊长青眉……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迎脚不停,仙梯难攀俗缘垂,浪凭青鸟通丁宁。”你看,女道士浓妆艳抹,门里门外一批豪门浪少挤得无插足之地。韩愈告诫他们,你们如此忙活也是白搭,你们这些俗家子弟高攀登得上吗。女冠们结交的是官宦名人,行迹放荡风流。同席共饮,调笑戏谑无所不为。鱼玄机的情人是温庭筠、李郢;女冠宋华阳三姐妹共同的情人是李商隐;</p> <p class="ql-block">李冶的情人是朱放、闫伯均等。最后又因她曾与给叛臣朱泚一首极不普通的诗,作为同党同族罪而被诛。在此前后,陆羽在哪儿?他开始是作为一个宴会上博人一笑的伶人在演出,后来有了文名也只是一个幕僚。连豪门子弟都难攀附的女冠,会和一个地位、财富、志趣都不相匹配的陆羽相恋吗?李冶给陆羽的一首诗只能视作文场上的酬唱而已。</p> <p class="ql-block">李冶</p><p class="ql-block">~58~</p><p class="ql-block">从唐代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品中,从唐代不少描写胡旋舞和所谓艳诗中,宴会中令女奴半裸全裸而歌舞的记录不少,在当时也不为怪。杨贵妃可以让安禄山在宫中过夜,她哥哥杨国忠的宴会上可以摆的“肉台盘”、“肉障”、“肉阵”、“肉屏风”,这种种极度奢侈和腐败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大唐盛世的完全崩溃。</p><p class="ql-block">陆羽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中完成了《茶经》,专事论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他的言行代表着平民的心。对同时并存的女冠们,在唐代也是一个女性争取自由解放的进步。但宋代以后到明、清,中国的女性更是遭到残酷封建礼教的压迫,戴上更为沉重的桎梏,连唐代女冠们的才华和自由也没有了。我们对于唐代女冠有了认识,对于陆羽与李冶相恋与否的问题就有了正确判断。</p> <p class="ql-block">(载《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刊2003.2期)</p><p class="ql-block">~59~</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本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