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4日下午到达丹东安排好住宿后就去了江边漫步。阳光明媚,温温润润的空气,秋风拂过脸颊都感到很温柔。江边的座椅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在晒太阳,行走的人也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受太阳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对岸的朝鲜稀稀落落的也盖起来楼房</p> <p class="ql-block">远眺朝鲜的新义州</p> <p class="ql-block">10月15日上午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午后突然降雨,等雨稍停后我们按原计划去鸭绿江断桥上一览。</p> <p class="ql-block">此炮楼一九二八年夏由日本修建,高11米(含地下室),直径六米,共五层,现已西斜八度。它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侵略我国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第一桥始建</p><p class="ql-block">1909年8月,在没有征得清政府意见的情况下,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朝鲜一侧施工。1910年4月在朝鲜一侧工程过半的情况下,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意在中国一侧建桥,同年5月在安东一侧施工。</p> <p class="ql-block">该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8月动工建造,1911年10月竣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大桥被美国空军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3座桥墩被炸塌,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上的钢结构支撑部件</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梁的桁架结构部件,</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上的索具螺旋扣</p> <p class="ql-block">桥梁设计</p><p class="ql-block">最初设计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p><p class="ql-block">采用开闭梁式设计。方便大型船只通过。</p> <p class="ql-block">桥上观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鸭绿江第一桥被炸</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8日上午9时,侵朝美军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鸭绿江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部分桥落入江中。</p> <p class="ql-block">沿着鸭绿江大桥一路向新区方向又看到了一座新桥~~“中朝鸭绿江大桥”,位置:丹东浪头镇至朝鲜新义州市。2014年竣工,桥梁全长3.026公里,双向四车道,总投资17亿元;但建成10年至今无法通车,据说原因是对岸迟迟不修引桥。</p> <p class="ql-block">夜色降临我们又回到鸭绿江大桥边。晚风吹过鸭绿江边,大桥的夜色美得让人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钢铁桥身在红焰般的灯光里舒展筋骨,桥礅沉稳托着,像历史巨人立在江心。</p> <p class="ql-block">晚风把江影吹得发晃,这抹红,是夜色里最动人的浪漫国境线。</p> <p class="ql-block">位于鸭绿江断桥旁上游不足百米处的桥是“中朝友谊桥”,图左侧)于1937年动工,1943年建成通车。该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断桥被美军轰炸成为废桥,而中朝友谊桥则保留至今,仍然正常使用。</p><p class="ql-block">中朝友谊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今是连接中国和朝鲜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江水揉碎满江星辉,把桥影晃成流动的红绸,连晚风都沾了几分浪漫,叫人忍不住驻足。</p> <p class="ql-block">残桥立成纪念碑,江水淌成和平诗。</p><p class="ql-block">断桥是历史的逗号,和平是永恒的句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