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最後一天

jack77级中医

<h2>十月的最後一天</h2><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歲月的轉角,與自己對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月的最後一天,秋意深濃,風帶著一絲薄涼,從街角的梧桐葉間輕輕掠過。陽光傾斜而柔和,天高雲淡,天地之間彌漫著一種安靜的莊嚴。這一日,既像是時間的終點,又像是另一個開始的門檻。人們忙於收尾、整理、回顧,而自然萬物也在這一刻進入休養生息的節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人素來敬畏時間。從古至今,節氣不僅是農事的標誌,更是心靈的坐標。十月尾聲,恰值「霜降」過後,「立冬」將臨。這是一個由動轉靜、由盛轉微的節點。古人說:「霜降見霜,百草枯黃。」萬物收斂,草木凋零,然而這並非結束,而是一種蘊藏。自然以寂靜的方式,準備著新生的力量。人,也應該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歲月走到十月的最後一天,我們不妨學會靜觀。靜,不是懶散,也不是停滯;它是一種內在的力量,一種讓生命回到中心的節奏。現代人常被忙碌推著向前,一日又一日,如流水般被時間沖刷。直到這樣的時刻,我們才忽然明白:原來時間不只是數字的累積,而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望這一年走來的足跡,或許有成功的歡喜,也有挫折的無奈;有些事已然塵埃落定,有些夢還在遠方閃光。十月的最後一天,就像一本書的最後一章,讓人不捨又期待。人到這一刻,心中會自然生出一種「圓滿感」——不是完美無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釋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講「天道循環,四時更替」。十月的風,是時間的信使,提醒我們「順其自然」。萬物皆有節奏,人生也有時序。該奮發時要全力以赴,該歇息時要懂得收心。正如稻穗在金秋低頭,不是屈服,而是成熟的姿態。人若總想昂首爭高,終會忘記根的所在。十月的教誨,便在於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常想,為什麼古人那樣重視「節氣」?因為他們懂得天地與人是一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只是哲學,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當我們感知季節變化、順應自然節奏時,心便能與天地相通。十月的最後一天,不妨讓自己慢下來,聽聽風的聲音,看一看落葉的姿態,聞一聞秋的氣息。那是自然對人心最柔軟的慰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文化中有一種深邃的時間觀:時間不是線性的,而是圓的。春夏秋冬,花開花落,日升月沉,一切都在循環。這樣的時間觀讓人學會從容。因為你知道,失去的終將再來,錯過的終會有回響。只要心不滅,歲月終不會虛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月的最後一天,亦是一種象徵。它提醒我們:「萬事皆有盡頭,但盡頭之後,是新的開始。」就像中國傳統中講的「陰極生陽」,在最冷的冬夜裡,春天的氣息已悄然醞釀。這種哲理,讓人面對人生的無常時,仍能保持溫柔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起《易經》中的一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月,是「窮」的時節——自然的能量走向收斂,人心也需要轉入內省。唯有在「收」中尋「養」,才能迎來下一個「放」。這樣的循環,才是生命真正的韻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代社會節奏極快,許多人把一年過成了四季不分的追趕。白天忙工作,晚上忙社交,假日忙於「打卡」。我們以為掌控了時間,其實是被時間推著走。十月的最後一天,像一面鏡子,照見我們的匆忙與焦慮。它輕聲提醒——別忘了停下腳步,給心靈留一寸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人眼中,秋天的末尾是「歸藏」之時。藏者,非避世,而是養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的「藏」是一種智慧,一種積蓄力量的方式。正如農夫在秋收後修整土地,為來年的播種預備;我們也應該在這時候,整理自己的心田。把執念放下,把感恩留下,把目光投向更長遠的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時,我站在窗前,看著遠處的燈光次第亮起。那是一種深秋的寧靜——不是空寂,而是安然。時間在流動,心卻越發沉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到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不會為誰停留,但人可以選擇以什麼心態面對時間。若我們懂得珍惜每一個「當下」,那麼歲月便不再只是流逝,而是成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月的最後一天,不只是日曆上的一頁,更是一種精神的節點。它讓人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追求永恆,而在於體悟無常。懂得「無常」,便懂得「珍惜」。懂得「結束」,也就懂得「開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風再一次掠過窗前,落葉隨之而舞,我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平和。十月將盡,歲月不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如秋葉,最美的時刻往往在飄落前;而那份飄落的姿態,正是生命的成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合上日曆,輕聲對自己說:「願往事清明,來日安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月的最後一天,願我們都能在時間的流轉中,學會與自己和解,與天地同頻。讓心安於當下,讓夢不懼明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懂得了時間的哲理,就懂得了人生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