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望百年风云,奏响时代新声”这挡戏曲盛宴主题在江苏省东台市落地生根,一场浸润着文化温度与新春喜悦的特别节目,便在这片土地上圆满录制。那些曾在戏曲舞台上演绎万千故事的名家——张馨月、傅希如、吴琼、李树建、李军、张军,此刻跨界化身嘉宾主持,以热爱为笔,为这场新春之约写下序章。</p> <p class="ql-block"> 舞台上,歌曲联唱的旋律流淌,每一个音符都裹着新年的期盼;互动环节里,“流金岁月”游戏悄然卸下名家们的舞台光环,他们笑谈间的生活化模样,像冬日里的暖阳,瞬间消融了距离感,让观众看见艺术家们最真实可亲的一面。而“这里好味道”环节更似一场温柔的邀约,以东台美食为匙,打开地域文化的宝盒,在舌尖的鲜香里,那些藏在烟火气中的东台故事缓缓铺展,让文化的魅力在味蕾与心灵间轻轻共振。</p> <p class="ql-block"> 当暮色慢慢漫过窗棂时,总会让我想起2021年除夕那方荧屏。央视戏曲频道的光影里,“角儿来了”四个字恰似一束暖光,轻轻叩开了藏在岁月里的戏韵之门。</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谷文月先生的评剧《花为媒》,那唱腔是刻在童年记忆里的柔婉动人,醉得绵长。多年后再听,依旧如初见时那般鲜活,字句婉转间,似有姹紫嫣红开遍,把盛世新春的热闹,都揉进了清亮的声线里。原来有些美好从不会褪色,只是在时光里酿成了更醇厚的滋味,听一遍,便又回到了那个守着收音机的午后。</p> <p class="ql-block"> 《角儿来了》最动人的,从不是舞台的璀璨,而是它捧着“一花一世界”的心意,去读每一位名角儿的故事。那些开宗立派的坚守、推陈出新的勇气,或是台下烟火气里的趣味,都被细细铺陈。李军老师一句幽默的方言,惹得满堂大笑,那笑声里没有距离,只有戏迷与角儿之间最纯粹的欢喜,仿佛我们不是隔着屏幕观望,而是围坐在一方小园里,听他们聊戏、聊生活,连空气都浸着热闹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 当昆曲《游园惊梦》的旋律响起,时光都似慢了半拍。水袖轻扬,扇影流转,一颦一笑里藏着江南的柔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唱腔漫出来时,心像是被春雨淋过,软得一塌糊涂。那是东方美学独有的浪漫,不用浓墨重彩,只需一个眼神、一次转身,便把“美”字刻进了心里。还有《梨花颂》的戏歌,戏的婉转与歌的明快交织,似梨花落满春衫,清润又深情。</p> <p class="ql-block"> 那除夕晚的两个小时,过得像一场不愿醒的梦。金牛辞旧的钟声将近,戏里的悲欢、台上的风华,仍在心头萦绕。央视戏曲频道把这样一场“好看、好听、好玩”的盛宴,送给了每一个爱戏的人,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传统的敬畏;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对戏迷的真诚。</p> <p class="ql-block"> 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份藏在节目里的暖心惊喜。每位戏曲“角儿”都将心意细细打包进新年礼物,再通过抽奖的方式,让这份温暖跨越舞台,稳稳落在观众手中。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意联结,是新春里最真挚的祝福,悄悄将温暖与希望,种进每一个参与者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再想起那个除夕,依旧会心头一暖。原来“角儿来了”从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关于传承的奔赴——角儿们带着戏韵而来,我们带着热爱而候,在光影与唱腔里,把传统文化的温度,悄悄传到了新一年的春天里。愿此后岁岁,都有这样的梨园春色,让戏韵长流,让热爱不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