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养老

LNG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日本早已进入老年社会,男人平均寿命达到八十一岁,女人平均寿命超过八十七岁。因此养老服务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照片中单位就是地区养老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养老服务机构,主要负责预约的客户服务,车头位置有一个轮椅标志。然后一个司机一个介护,就直接上门服务了。比如看病,洗澡,理发等服务。国家医保负担90%,个人负担10%。日本的市级区级设立市役所,市以下实行地方自治会,由当地居民自行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负责本地区的社会治安,卫生防疫和有关工作。</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东京来来往往已经接近十年了,认识的日本本地人,大部分老人都是居家养老。老太太八十多岁每天自己去买菜,做饭。儿女有时来看望老人,很少在老人家食宿。一般孩子结婚后就单过了,老人不管照顾孙辈,更不负责接送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家长自己带,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是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打理一切。当然,经济来源主要有家长负责任。</p><p class="ql-block">我们居住的地方也有许多养老场所,公寓等设施,主要费用还是房屋租金,伙食费,护理费,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种种原因老人们还是选择留在家里的老房子里。在周边老人中占很大的比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俺住地附近的养老公寓。门前标牌上写着招募的信息,食堂无料的广告,(免费)但是我还是很少看到老人们去那里吃,偶尔见到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时候,护工会带着三五个老人去街心公园走走逛逛。坐轮椅的感觉起码要九十多岁了。日本老人的养老金不高,差距也不大。没有什么双轨制。医保制度都是一样的。除了慢性病,一般情况,不论什么人,先到社区医院检查治疗,他看不了才会给你转到大一号的医院,拿药是到旁边的药局去买,每次就开三天的,用纸袋装好,写明口服或者外用治疗,一般情况看一次两次就好了,小医院的大夫也是大医院退休医生,经验丰富而富有幽默,还有子承父业的诊所,医生也是东京大学医学部八年才毕业出来做医生。对待病人真是耐心细致,检查极其认真负责,尤其对我们这些外国人。日本社会对于医生和教师是非常尊重的,因此收入分配制度上也是比较完善稳定的。</p> <p class="ql-block">一晃我们已经都七十多岁了。实际上已经成为养老大军的一员。耳闻目睹很多同龄人和长辈的故事,不管您原来怎样的事业辉煌,临近晚年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有时感到无奈与无助。我们这代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越有出息越会距离遥远。早知不让他们读那么多书了。然而我们自己被耽误青春年华,怎么会再允许后代不学不闯呢?这不是攀比,而是当年自己奋斗的动力。试问50~60年代的人有多少比例是高学历,哪怕是中专以上也算你没有虚度光阴,大部分人初中,还没有学完全部课程就被动员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选调到工厂工作稳定,如果到农村插队则自食其力,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到兵团或者农场有微薄的工资收入,半军事化的管理,每天繁重而低效的体力劳动,没完没了的政治学习。76年俺曾经被派东北某单位,成天高粱米,凉拌黄西红柿,(没有糖),三个月没有一两肉。工资比天津还低。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现实,没有选择只能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你就是一颗螺丝钉,党把你拧在哪里就要在哪永不放弃,闪闪发光。现在我们都已经老大不小啦,看到孩子们开心就高兴,看到他们有点成绩就觉得他们挺不容易。因此即使天津有自己多年奋斗建立起来的家,也要投奔孩子,哪怕是尽一点点微薄之力。好在没有上山下乡这样的运动了,现在孩子们选择的都是大城市,包括外地农村打工也是瞄准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那么我们选择与孩子相临,寻找一个小家养老,就不足为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