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六载情暖乡关,知青黄文海续写大爱。》

宇阳舟

<p class="ql-block"> 文字 宇阳舟</p><p class="ql-block"> 编辑 宇阳舟</p><p class="ql-block"> 图片提供 黄文海</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从知青岁月的青春懵懂到退休后的从容淡然,重庆西南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黄文海,跨越十六载春秋,在开州区南雅镇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跨越山海、感人至深的温情传奇。</p><p class="ql-block"> 南雅,是黄文海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号召,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这片土地插队落户。那时的乡村条件艰苦,乡亲们自家都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常常是红薯杂粮填肚子,一年也难见几次荤腥。可每当家里蒸了白面馒头、煮了鸡蛋,或是菜园里收了新鲜蔬菜,乡亲们总会端着粗瓷碗,快步走到知青屋,把碗塞到黄文海手里:“小黄,年轻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陈队长老两口更是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疼愛,寒冬里连夜给他缝补磨破的衣服,他生病了,队长冒着大雨去山里采草药,熬好药汤端到他床前,叫他慢慢喝;还手把手教他锄地插秧,怕他累着,总把轻松点的农活悄悄留给他。乡村的炊烟、田埂的晨露、乡亲们淳朴的笑脸和滚烫的善意,都深深镌刻在他的记忆里。那段知青岁月,不仅是他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历练,更让他与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结下了难分难舍的不解之缘,一颗感恩的种子在他心底悄悄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黄文海,没有选择安逸闲适的晚年生活,而是将对第二故乡的眷恋与感恩,化作了对南雅敬老院老人们最实在的牵挂。他退休后继续留在单位打工,这份工资他没有自己享受,全都用来资助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和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从2011年到2025年,跨越十五个寒来暑往,二十二次长途跋涉,来回一万二千五百多公里的里程,他的脚步从未停歇。每逢国庆节的秋高气爽,或是春节的年味渐浓,他总会如期出现在南雅敬老院。手里提着的,是精心挑选的防滑棉鞋、暖融融的羊毛围巾,还有沉甸甸的红包;心里装着的,是对老人们最真挚的惦念。他会蹲下身,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换上合脚的棉鞋,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鞋面,轻声问:“暖和不?大小合适不?”会亲手给老人围上围巾,细心掖好边角 “天凉了,出门别冻着”。棉鞋厚实保暖,抵御着冬日的严寒;围巾柔软亲肤,包裹着岁月的沧桑;红包里一张张百元大钞,凝聚着他对老人们的深情厚谊。当老人们颤抖着双手接过这份温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眼里闪烁着感动的泪光,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文海啊,你真是比亲人还亲!”2015年4月,他出资22000元买了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送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供了便利。黄文海对老人们的这份温暖,无关富贵,无关名利,却足以驱散老人们晚年的孤寂,让敬老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家的温馨。</p><p class="ql-block"> 2010年和2011年的国庆节,为了让孩子们接受紅色教育,他出资7000元,两次开车把天龙小学2个老师,9个孩子请到重庆来,参观了重庆动物园和解放碑,在大礼堂观看升国旗,还瞻仰了烈士墓,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让孩子们学习红岩精神,继承革命传统。2013年,他出资18000元买了一车珍贵的金桂树和银杏树,他亲自和师生们把一棵棵树种在校园里,如今,这些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爱心的延续。2016年,村里硬化公路,他捐款3000元。2017年,他拿出两个月的工资5000元,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在2015年及2019年,他三次给南雅镇政府捐扶贫攻坚款共15000元,黄文海的爱心故事在南雅广为流传。有一个叫郭雅维的女孩,在听了黄文海的故事后,爱心也在她心里发了芽。她长大后光荣地入伍参军,提干当了排长。当她知道南雅有一个叫杨洁的小女孩患心脏病,家境困难缺钱治病,捐了几千元给小女孩,治好了小女孩的病,小女孩的父母都感激不尽,这是大爱的传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跨越十六年大爱的黄文海,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黄文海的生活并不富裕,退休工资也只是寻常水平,他对自己格外“吝啬”——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饭菜简单朴素,却把平日里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毫无保留地用在了南雅的乡亲们身上。十五年来,94520元的资助总额,背后是黄文海无数个日子的精打细算,是他对自己的“吝啬”与对乡亲们的“慷慨”。他不求回报,不图虚名,只是单纯地记挂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想为他们多添一份温暖,多送一份关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黄文海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守护,诠释了什么是“饮水思源”,什么是“大爱无疆”。他的爱,如同春日的细雨,润物无声;如同冬日的暖阳,温暖人心。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故乡情,这份温馨美丽的敬老心,不仅温暖了南雅敬老院的老人们,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让爱心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黄文海虽已年过七旬,两鬓染霜,但每逢佳节,他的身影依然是敬老院里最动人的风景。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善良不分贫富,大爱无关身份,只要心中有爱,平凡的生命也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份跨越十六载未曾改变的坚守,这份流淌在岁月里的真情,必将成为一段佳话,在南雅的土地上代代相传,温暖更多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周晓宇</p><p class="ql-block"> 于2025年10月30日</p><p class="ql-block">致谢浪迹天涯和黄文海提供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