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2px;">纪念王怀琪先生</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10月/陈人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怀琪先生(1892年~1963年),字思梅,江苏吳县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体育教育家,尤其在推广和研究《八段锦》健身功法方面贡献卓著。但说王先生与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今浙江省温州中学)有渊源,在当今还是鲜为人知的。最近笔者多方搜寻,有所收获,今写拙文略表一二,以纪念王怀琪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三年前,当我找到了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即今温州中学)学生励志团表演的团体操、叠罗汉等照片,就联想去搜寻那位编排指导学生团体操和叠罗汉的体育教师,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推测是一位体育界高人,</span>但多方搜寻未得,就渐渐淡忘了。不料,在今年9月,事有转机,在偶遇中解开此谜团。虽说是偶得,细想也与自己的好奇心及联想有关。本文为叙述方便,就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生励志团的团体操</span>照片说起。经查对,这些照片都是在1921年秋~1922年间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照片一: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第三次运动会励志团表演金字塔之一。</p><p class="ql-block"> 照片二:<span style="font-size:18px;">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第三次运动会励志团表演金字塔之二</span>。</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三:刊登在1922年8月20日出版的《教育杂志》,照片下方写浙江第十师范学校第三次运动会摄影。</p><p class="ql-block"> 照片四:下写浙江第十师范学校第三届运动会励志团运动员摄影。</p> <p class="ql-block"> 照片五、六题写: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u>精武励志团</u>在(市区)松台山野外演行并行寒假休業式摄影,民国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21年12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七:浙江第十师范学校励志团游泳股新建红星艇举行落水礼,船游雪山(今温州景山景区)摄影,十一.六.四,即1922年6月4日。</p><p class="ql-block"> 照片八:励志团表演金字塔(雷峯夕照)之三。</p> <p class="ql-block"> 照片九、十:</p><p class="ql-block"> 浙江第十师范学校西湖风景叠罗汉之一(六和塔),</p><p class="ql-block"> 西湖风景叠罗汉之二(岳王墓)。</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话说在2025年8月,有同学发我八段锦录像,建议我看图练习,对強身健体有好处,且随时随地都可锻练。因我好奇心,想搞明白八段锦究竟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发明创造,就四处搜寻,发现八段锦在民国初期由王怀琪先生著作发行,后又有增订版、再版等。他在著作之前,仅找到古籍中有八幅图示及各段标题,经他不断探索、亲身实践,最终编辑出版。</p><p class="ql-block"> 在八段锦增订版中,我很惊奇发现有王怀琪先生的生平自述,写明他在1921年秋~1922年底在浙江第十师范学校(今温州中学)任体育主任、创办学生励志社团。而后我查找《温中百年》校史册,在1915~1923年十师任职教师名单中确有王怀琪先生。<u>至此,我先前的疑问迎刃而解,即</u><u style="font-size:18px;">学生励志社团由王先生创建,</u><u>励志社的中国式叠罗汉、团体操由王先生编排训练,上述</u><u style="font-size:18px;">照片拍摄时间与王先生在十师任体育主任的时间吻合。</u></p><p class="ql-block"> 八段锦增订版在1941年4月出版,当年王先生已在东南各省市20多个学校任体育教职30年,同时教授健体之术,不愧是体育界一代名师。王怀琪先生编辑的八段锦增订版共有79页,其中各招式照片都来自王先生躬身示范,书中又有发掘、探索、实践、编辑出版八段锦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选一图例:八段锦增订版中全部动作照片都来自王怀琪先生本人示范。</p> <p class="ql-block"> 八段锦增订版封面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一张照片是王先生在增订版自述履历,其中写:"民十秋任浙江省立(温州)第十师范体育主任,任职一年又半,创办社会体育励志社”。民十秋就是1921年下学期,一年又半即1921年秋到1922年底。</p><p class="ql-block"> 从履历表可见,王怀琪先生在191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体育学校。从1912年~1940年春,王怀琪先生共去过20余个学校(单位)任体育教职或主任。</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是编者(王怀琪)写在《八段锦》增订本前言,叙说了从发掘《八段锦》到编辑出书的全过程,原文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看他不像样,倒是个雕花匠”。这句乡谈拿来比喻《八段锦》十分确切。回想到二十多年前的《八段锦》混在上海邑廟中的冷摊上,没有人去顾问牠。编者素以改造国粹体育、发展中国固有的体操为本旨,加入精武体育会,研究国术。进青年会团体部领袖班,请益于美国体育专家史璜先生,探讨美国体育。在课后余暇,便向旧书摊上搜寻吾国固有的健身术图书,得着《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廿四式》、《华佗五禽戏》等古本。首先得着的是《八段锦》,<u>书中没有说明,祗有木刻图八副,每图附有术语一句。编者参用新方法改编,躬自尝试。然后教授生徒,一再改编,遍求高明指教,荷蒙热心诸君赞助提倡。</u>故二十多年来,能《八段锦》者,不知凡几,坊间抄袭和翻版《八段锦》的,也不胜枚举。即此二点,《八段锦》的风行国内,不言可知。</p> <p class="ql-block"> 接下照文:二十五年夏,编者在德京柏林见世运筹备总干事提姆博士著作中,由德译转载郝更生先生英译拙作《八段锦》,窃以为奇,万不料冷摊上的古董,竟能一跃成为国际体育的资料,正应着首句所引的吾国的俗语了! "八一三”沪战爆发,"健学社”所有出版图书、纸型稿件、照相、藏书等等,毁灭一空,损失达十万金以上。言之实堪心痛!近承友朋以《八段锦》复版相劝,无奈衣食尚成问题,何暇及此,幸蒙友人不忘旧义,作经济上的援助,编者盛情难却,特将《八段锦修正本》内容,附加以修订,又增编床上八段锦练习法,图示重新演摄。《新编八段锦》图式百余帧也同时摄成,复板复印。写这几句话。兼谢友人一番的好意,并感谢国医方亮臣先生,予以医学上的解释。</p> <p class="ql-block"> 据以上,我又顺藤摸瓜,搜得《中国叠罗汉》一书,系王怀琪1927年6月的著作。书中有各式叠罗汉照片共58张,都来自他任教的浙江省立第十师范(温州中学)、浙江省立第九中学(严州中学)、上海澄衷中学等。据表演服装的标志,有省立十师学生励志社团叠罗汉照片约14张,除一张岳王墓外,其余未曾见过,照片拍摄还比较清晰。《中国叠罗汉》书是王先生在十师任教时开始编著,书中有先生个人史料,其中:</p><p class="ql-block"> 《中国叠罗汉》书中王怀琪先生照片,时年35岁。</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叠罗汉》书中一页。</p> <p class="ql-block"> 王怀琪是吳县人即今苏州人,吴县在2000年撤销,其原行政区域现属江苏省苏州市。</p><p class="ql-block"> 《中国叠罗汉》书中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怀琪著作年表,从1914年~1927年的十三年间的著作就有49本(见下表),其中有1922年7月~9月编著的“徒手叠罗汉”、“器械叠罗汉”、“西湖风景叠罗汉”等,主要素材肯定来自王先生在浙江第十师范学生励志社团的实践教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王怀琪著作年表中有《八段锦》(笔者标红点)多个版本,王先生在十师就教学生练八段锦,这在当时学生朱维之的忆文中就有介绍,说在十师读书时,有一文一武名师,文为朱自清先生,武是王怀琪先生。朱维之先生从读师范开始就练八段锦,一辈子坚持,受益匪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上海精武公园站立着霍元甲全身浮雕铜像及十八座中国体育界精英的铜胸像,其中就有王怀琪先生。今距王怀琪先生逝世已有62年,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佚失,在温中校史中缺席,建议有机会补上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面照片:王怀琪先生1914年~1927年间的著作。其中标红点是八段锦,标绿点是叠罗汉。</span></p> <p class="ql-block"> 下照是王怀琪先生的教授叠罗汉之心得。其中写:民十一年(1922年)执教温州第十师范,见学生对于叠罗汉运动心甚羡慕,特於课外组织励志团叠罗汉一队,徵象西湖风景叠成二十余式。</p> <p class="ql-block"> 下照是《中国叠罗汉》一书作者自序,在最后写:“民十一年在瓯城(即温州)<u>成西湖风景叠罗汉一书</u>。兹将历任温州第十师范及严州第九中学(即严州中学)、上海澄衷中学三校课外组织叠罗汉成绩所摄之影汇集付梓,以偿素愿。十六年六月(1927年6月)"。</p> <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是印在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生励志社团服装上的标志,据此,可在《中国叠罗汉》书中找出十师学生励志团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精武公园的王怀琪先生铜像。精武公园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中山北一路880号。</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