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易经》中,“九”被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上古时代,人们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以谢天帝、祖先恩德。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主要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登高辟邪的习俗源于东汉桓景一家登高避祸的传说,如今已演变为登高赏秋;赏菊、饮菊花酒则因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象征长寿;插茱萸是因为古人认为其可辟邪消灾;吃重阳糕则是用“吃糕”代替“登高”,取“步步高升”之意。</p><p class="ql-block"> 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寓长长久久,所以重阳节有尊老、敬老、祝寿的内涵,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p><p class="ql-block"> 天津水上公园水香洲文化艺术中心津门老茶坊特邀了部分津门知名书画艺术家携作品参展。并邀请了京剧艺术名家祝演。</p><p class="ql-block"> 天津原书协主席唐云来先生(82岁.前排右8)(陈连羲先生81岁.前排右7)在致词中幽默戏谑为“老邦子”节。 </p><p class="ql-block"> 天津书画界的老艺术家们年龄最高的95岁在这里济济一堂,品茶水,听京剧,享美味,欣赏书画水墨艺术。</p><p class="ql-block"> 来公园游园的人们蜂拥而至,共享了一场饕餮艺术盛宴。</p> <p class="ql-block"> 天津原美协、书协秘书长毕开文先生(95岁)与天津印社副社长孟昭丽女士(76岁)阔别相逢,感慨万千。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纪振民先生(88岁)、姬俊尧先生(86岁)</p> <p class="ql-block">刘栋先生(82岁)</p> <p class="ql-block">天津美院教授王振德先生(82岁)</p> <p class="ql-block">天津京剧院演员才颖为大家演唱。</p> <p class="ql-block">天津京剧院老旦演员周力为大家演唱。</p> <p class="ql-block"> 天津京剧著名铜锤花脸表演艺术家康万生先生80岁高龄,自带伴奏音响设备,搬来椅子坐唱。</p> <p class="ql-block">董鸿程(81岁)</p> <p class="ql-block">馆长高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