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省义乌,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中国国家画院原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原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三届副主席(2023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p> <p class="ql-block">何加林课徒稿及经典语录何老师从构图的角度讲解了“开合”关系,要注意“开合”关系之间的“势”,同时也要注意“开合”与画面边角关系的关联性,对画面整体要把握好节奏性,还讲解了“纵横”关系,即画面的空间关系,“纵横”关系要区别于“前后”关系,“纵横”也是有“势”的,强调了“开合”与“纵横”之间相互对比与呼应的协调关系。</p><p class="ql-block">《山水画中寺庙:从人间到佛境的境界追求》</p><p class="ql-block">文/何加林</p><p class="ql-block"> 那么为什么山水画里面会有寺庙啊,特别是我们都知道北宋山水画,是我们中国山水画历史上的一个高峰,那么在北宋的山水画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寺庙的出现。</p><p class="ql-block"> 那么北宋的山水画一个特点,它追求的是一种画中要有一种意境,它是以诗入画的。那么意境最终倡导的是什么呢,倡导的是境界。那么在北宋,我们都知道是理学盛行,所谓理学就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一个综合的这么一个思想。</p><p class="ql-block"> 那么理学思想呢,它有一个最高的一个追求,就是超越人视觉感官之上的一种精神世界。所以他在宋代的这个山水画里头啊,他以寺庙,是表现了一种对境界的追求啊。</p><p class="ql-block"> 不论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晴峦萧寺》,你去看我们宋代,就即便郭熙的《早春图》里头,都有寺庙在里面,他表现的这个山水的境界。所以说你看在画面里面,出现这个寺庙,也是对于境界的一种提高,在境界上的一种追求。所以从人间啊,走到佛境上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