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陇桂雨入梦来

且行且珍惜

<p class="ql-block"> 且行且珍惜/357735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清代张云敖的诗句,像一枚穿越时光的书签,年年岁岁,标记着杭州的秋天。而这个十月,我们终于走进了这首诗的画境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儿子忙碌了一周,本想在室内休憩,却被我们这两位兴致勃勃的“老伙伴”软磨硬泡地拉出了门。“带你去体验年轻人最时兴的Citywalk!”我们热情地推销着这个计划。看着他脸上那抹无奈又宠溺的笑意,我们知道,一个属于家庭的秋日记忆即将开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行目的地是满觉陇,“满陇桂雨”——这个自1985年便位列“西湖新十景”的名字,念在口中便自带诗意。据说其名源于古时的“满觉院”,意为“圆满的觉悟”。而自1983年桂花被定为市花后,这里更成了杭州秋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的桂花开得比去年稍晚一些,仿佛一位矜持的大家闺秀,迟迟才肯展露真容。但这份等待无疑是值得的。当我们从九溪入口步入,经九溪路、乾龙路,一路伴着桂花香,高大挺拔的水杉引领,缓缓行至杨梅岭时,那愈来愈浓的甜香已昭示着前方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梅岭村静卧山腰,白墙黛瓦间,点缀着不少设计雅致的咖啡馆与民宿。它们没有破坏山间的宁静,反而以巨大的落地窗、原木的露台,谦逊地邀请着过往的游人坐下,将满山绿意与初绽的秋光一同饮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正的震撼在踏入满觉陇的那一刻才汹涌而来。据说,这里植有七千多棵桂花树,其中许多树龄已逾二百载。它们不是公园里被精心修剪的盆景,而是恣意生长、连缀成片的生命之林。枝头缀满的“金粟”,是积累了整个春夏的芬芳;秋风无需用力,只是温柔地路过,便能掀起一场又一场馥郁的黄金雨。我们走在树下,肩上、发梢都沾了这秋日的香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迟来的花季,又恰逢周六,引得游人如织。下满觉陇的路上,小摊集市热闹非凡,构成一个活色生香的桂花主题博览会。桂花糕、桂花栗子羹、桂花糖……琳琅满目。我自然是抵抗不了那“糯叽叽”的桂花糕,买上一块,软糯清甜,桂花的魂魄仿佛在舌尖重新绽放。儿子则在一旁试饮桂花酒,那清甜微醺的滋味,正适合点缀这微凉的秋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这闲适的漫步中,一个意外的插曲为我们添上了梦幻色彩。我因寻卫生间而拐入一条小径,却在抬眼的刹那,与那座神似《千与千寻》中汤屋的木质楼阁撞个满怀,这就是宫崎骏动画里的场景!它依山而建,结构奇巧,在暮色与桂香中,静静诉说着次元的交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有的美好,最终都在夕阳西下时,汇聚成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归去? 人流在此时显现出它的威力。我们在路边等候出租车超过一个小时,眼见着天色渐沉,车辆却寥寥无几。最终,我们相视一笑,决定融入这座城市的日常脉搏——挤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厢里拥挤不堪,人与人摩肩接踵,但奇妙的是,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寻常的尘世气息,而是从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桂花香。我们扶着栏杆,随着车厢轻轻摇晃,一天的疲惫与欢欣都化作了沉默的默契。这或许是最接地气的“满陇桂雨”——我们带着一身花香,被城市的血管温柔地输送回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为网图,87路满觉陇赏桂专线,致谢原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望满觉陇,它已在暮色中渐行渐远。我终于明白,一个地方能成为符号,不仅因它的七千棵古桂、二百载春秋,更因它赠予每一个平凡过客的、可感可触的瞬间。那场挤公交的“狼狈”经历,如今回想,也成了这趟秋日诗意旅程中最温暖、最真实的一个体验。而这满陇的桂香,想必会在许多个往后的秋天,于我们记忆深处,再次温柔地弥漫开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