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藏在南瓜灯里的时光:万圣节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当街头巷尾的南瓜灯亮起暖黄光芒,孩子们提着讨糖袋穿梭在夜色中,那句“不给糖就捣蛋”的俏皮喊话,便拉开了万圣节的序幕。这个充满神秘与欢乐的节日,并非凭空而来,其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千年的时光故事。</p><p class="ql-block">万圣节的起源,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凯尔特人传统节日——萨温节(Samhain) 。彼时,凯尔特人将10月31日视为夏季的终结、冬季的开端,这一天被他们看作是阴阳两界的“交界日”。他们相信,在这一天,亡灵的灵魂会重返人间,既可能带来灾祸,也可能为土地带来丰收的祝福。为了驱散邪灵,凯尔特人会点燃篝火,穿上兽皮面具,用喧闹的仪式吓退游魂;同时也会摆放食物,招待那些友善的亡灵,祈求新一年的平安。</p><p class="ql-block">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基督教的传播,萨温节逐渐与宗教节日融合。公元8世纪,教皇格列高利三世将11月1日定为“诸圣节”,纪念所有圣徒,而前一天的10月31日则被称为“诸圣节前夜”(All Hallows' Eve),经过语言的演变,最终成为了我们如今所说的“Halloween”。这一融合让节日褪去了部分原始的神秘色彩,增添了宗教的庄重感,却也保留了点燃灯火、装扮自己的核心习俗。</p><p class="ql-block">到了19世纪,大量爱尔兰移民将万圣节的传统带到美国,这个节日才真正开始演变成我们熟悉的模样。移民们将欧洲各地的习俗整合:爱尔兰的“萝卜灯”因美洲南瓜更易雕刻,逐渐变成了标志性的“南瓜灯”;原本用于“招待亡灵”的食物,变成了孩子们挨家挨户讨来的糖果;吓人的面具与服饰,也从“驱邪”的工具,变成了充满创意的节日装扮。</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万圣节,早已跳出了传统与宗教的框架,成为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人们不再担忧亡灵的到来,而是借着南瓜灯的光亮、奇趣的装扮,释放创意与热情。无论是街头的鬼怪巡游,还是家庭里的南瓜雕刻,或是朋友间的变装派对,都在诉说着这个古老节日的新生——它从对未知的敬畏,变成了对生活的热爱,从跨越阴阳的仪式,变成了连接人与人的欢乐纽带。</p><p class="ql-block">当夜幕降临,不妨点亮一盏南瓜灯,在光影流转间,感受这份跨越千年的节日浪漫,毕竟,没有什么比在欢乐中传承传统,更有温度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摄影:张凯</p> <p class="ql-block">编辑:在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