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元行记:秦岭山脉间的旅途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高铁驰穿陕蜀关,</p><p class="ql-block">一时跨越万重山。</p><p class="ql-block">甘川援客情相暖,</p><p class="ql-block">秦陇连疆语渐闲。</p><p class="ql-block">泽寺碑题怀武曌,</p><p class="ql-block">嘉陵波映忆乡关。</p><p class="ql-block">剑门待赏雄姿后,</p><p class="ql-block">再续川途半日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日午后近三点,我从陕西汉中火车站踏上高铁,两站路的距离,约莫一小时车程,便跨越省界,抵达了四川广元。这趟旅程,恰是沿着古蜀道的脉络前行,而广元与汉中一样,自古便是陕西入川的咽喉要道,同时又与甘肃陇南接壤,妥妥的三省交界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刚到广元高铁站,便遇到一件巧事——我们搭乘的竟是甘肃牌照的大巴。司机赵师傅是定西人,一口熟悉的西北话让我倍感亲切。我本就是兰州出生、甘肃长大的,见了同乡便忍不住多问了几句:“怎么甘肃的车跑到四川来了?”赵师傅笑着解释,眼下广元正值旅游旺季,而甘肃因天气转凉已入淡季,于是广元旅游委特意请甘肃调派车辆支援,像他这样的师傅,连同另外49部大巴,都是前天晚上刚到的广元。这番话让我瞬间体会到“天下旅游是一家”的暖意,秦岭虽横亘陕甘川三地,却隔不断彼此的情谊,再加上如今高铁、飞机穿梭便捷,旅游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祖国山河的辽阔与强大,在这一刻格外真切。</p><p class="ql-block">说起语言,这一路也颇有趣味。汉中的方言、西安的腔调,再到甘肃话,虽同属西北语系,却“百里不同语”,细微差异间藏着地域的独特印记。好在秦始皇早已统一文字,即便各地口音不同,书面交流始终畅通无阻——就像我讲的上海话,当地人或许听不懂,但一纸一笔、一言一语,总能让五湖四海的人顺畅沟通。如今交通愈发便捷,高铁飞机缩短了时空距离,“地球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跑过越多地方,越觉得这世界其实很小。</p><p class="ql-block">我与四川本就缘分不浅。此前曾多次来川,前不久还去过成都,到三星堆遗址旁感受古蜀文明的神秘;更早些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拿到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便是来自上海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分院,在自贡度过了一段求学时光。对四川,我始终怀着一份亲切感,唯独广元,这是我第一次踏足。</p><p class="ql-block">乘赵师傅的大巴,我们直接前往皇泽寺。还未进门,便看到郭沫若题写的“广元皇泽寺”几个大字,进寺后行至半山腰,又见到一块同款题字碑。寺内工作人员说,半山腰这一块,正是郭沫若为皇泽寺题写的第一块碑,算是这里的“镇寺之宝”之一。在皇泽寺,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到它与武则天的渊源——武则天的父亲曾在此为官,至于她是否生于广元,虽说法不一,但寺中留存的历史痕迹,已然将这位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我还特地查了查为何人们常将武则天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简单梳理后更觉两位帝王的魄力与争议皆值得细品。站在寺中高处远眺,嘉陵江蜿蜒流淌,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对武则天的历史功过虽有诸多评说,但身为女性统治者,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记,仍让我心生崇敬。</p><p class="ql-block">傍晚的川菜体验也颇为难忘。虽特意关照师傅少辣清淡,可导游早早就说:“川菜的锅是‘有记忆’的,就算洗十遍,炒出来也带着辣香。”果然,上桌的菜肴虽不似想象中浓烈,却仍透着地道的川味——同团的上海同胞连连称赞“有那味儿了”,而我这个吃惯西北辣的人,倒觉得辣度稍欠,少了点“够劲”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饭后驱车四五十分钟,我们抵达剑门关附近的酒店入住。今日上午九点,大家将集合前往剑门关景区,去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奇。之后,还计划驱车四个多小时前往下一个旅游点,具体是哪里,我还得再查查行程。这趟广元之行,虽刚刚开始,却已装满了风景与故事,想来接下来的旅程,定会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p><p class="ql-block">王立强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上午于凯博酒店</p> <p class="ql-block">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西嘉陵江的西岸、乌龙山的东麓,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简介:</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 :始建于北魏晚期,原名“乌奴寺”。唐贞观年间,武则天出生于利州,其母杨氏曾在寺南江潭游玩。武则天称帝后,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将寺名改为“皇泽寺”。后蜀政权对该寺进行了改扩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 :主体建筑有大门、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吕祖阁、五佛亭等,寺依悬崖,下瞰江流,雕梁画栋,错落有致,气势不凡。 </p><p class="ql-block">- 文物遗存:寺内保存着北魏至明清的摩崖石刻造像,现存龛窟57个,摩崖造像1200余尊,主要龛窟有大佛窟、中心柱窟等,其造像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其中,则天殿内的武则天石刻圆雕像,是比照武则天晚年画像雕凿而成,是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像” 。此外,寺内还有后蜀广政碑、桑蚕十二事图等珍贵文物 。 </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 :皇泽寺是研究武则天文化、唐代佛教文化及四川地区造像题材和风格的重要实物资料,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它也是广元女儿节的起源地,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当地百姓会在皇泽寺前的乌龙潭一带划舟竞渡、游河湾,这一民俗演变成了如今的广元国际女儿节。</p> <p class="ql-block">说法一:</p><p class="ql-block">皇泽寺成为国内唯一武则天祀庙,核心原因是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而非籍贯,这是她与这座城市最关键的联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具体可从两点理解:</p><p class="ql-block">1. 出生地的特殊关联: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担任利州(今广元)都督,武则天正是在父亲任内(约624年)生于利州。这里是她生命的起点,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特殊人物,修建祀庙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2. 历史传承与唯一性:皇泽寺始建于唐代,最初便是为纪念武则天而建,后经历代修缮保存至今。由于历史上正统女皇帝仅此一位,且其出生地的纪念建筑留存稀少,使得皇泽寺成为国内独有的武则天祀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法二:</p><p class="ql-block">武则天并非广元人,但皇泽寺成为国内唯一武则天祀庙,核心原因是广元(古称利州)是她童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与她的人生轨迹深度绑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具体可从两方面理解:</p><p class="ql-block">1. 关键人生关联:武则天父亲武士彟曾担任利州都督,624年武则天出生后,随父在此生活多年,广元留存了她童年成长的印记,当地百姓对这位从本地走出的传奇人物有着特殊情感,为建庙祭祀奠定了情感基础。</p><p class="ql-block">2. 独特的纪念意义:皇泽寺最初虽为纪念武士彟而建,但随着武则天成为一代帝王,其历史地位愈发凸显。由于她是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且广元与她的童年紧密相连,皇泽寺逐渐演变为专门祭祀她的场所,成为国内独一份、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祀庙,兼具纪念性与唯一性。</p> <p class="ql-block">广元皇泽寺里的武氏祠堂即武氏家庙,是武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皇泽寺内,其东南是鼓楼,东北是写《心经》洞。</p><p class="ql-block">- 建造缘由: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担任利州都督,他在任期间“招辑叛亡,抚循老弱,为官清廉,政绩卓越,颇得百姓爱戴”,故建庙以纪念他。</p><p class="ql-block">- 主要陈列:庙内塑有武则天全家像,正中是武士彟及后妻杨夫人;右侧是武士彟与原配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左侧是武士彟与杨夫人所生的三个女儿,长女名顺,字明则,即韩国夫人,次女为武则天,季女史书无记载,嫁郭孝慎,早卒不显。</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活跃于唐朝至武周时期,在位期间(690年-705年)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梳理:</p><p class="ql-block">- 基本生平:生于624年,卒于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原为唐太宗才人,后成为唐高宗皇后,逐步掌握朝政,最终称帝,晚年被迫退位,唐朝复辟。</p><p class="ql-block">- 执政特点:打击门阀世族,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武举),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劝农桑,薄赋役”),加强边疆治理,但也存在重用酷吏、晚年奢靡等争议。</p><p class="ql-block">- 历史影响:她的统治承上启下,上接“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中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代女性政治权力的标志性人物。</p> <p class="ql-block">在汉中高铁站候车。</p> <p class="ql-block">广元市皇泽寺位于广元市西嘉陵江的西岸。其旁边的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在重庆汇入长江,全长约1345千米 。在广元,嘉陵江穿城而过,江岸两侧高楼林立,古迹众多,如皇泽寺、千佛崖等 。其江水清幽,河岸地势不高,修建有休闲步道、文化诗墙,数座桥梁横跨两岸,景色如画 。</p> <p class="ql-block">到广元站啦。</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与秦始皇常被一同提及的核心原因</p><p class="ql-block">1. 革新制度的突破性:二者均是打破传统制度的“开创者”。秦始皇终结分封制,开创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奠定封建王朝制度框架;武则天打破男性垄断皇位的传统,成为唯一正统女帝,还首创殿试、武举,革新科举制度,二者的制度改革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2. 统治风格的争议性:两人的执政手段都伴随强烈争议。秦始皇因“焚书坑儒”、繁重徭役被贴上“暴君”标签,却也因统一全国、奠定疆域被赞为“千古一帝”;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压宗室引发争议,但发展生产、稳定边疆的功绩也被认可,这种“功过交织”的特质让二者常被拿来对比讨论。</p><p class="ql-block">3. 历史地位的标志性:二者都是中国历史分期中的关键人物。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开启封建时代新纪元;武则天处于唐初向盛唐过渡的关键期,承“贞观”启“开元”,二人分别在不同历史阶段扮演了“转折性”角色,自然常被并列分析。</p> <p class="ql-block">广元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以下是其详细简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古称利州,地处四川省北部,毗邻陕西、甘肃两省,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辖苍溪、旺苍、剑阁、青川4县和利州、昭化、朝天3区,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3.08万。</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7000年前就创造了中子细石器文化,迄今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它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剑门蜀道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同时,广元还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后期首府所在地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p><p class="ql-block">- 区位交通:地处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几何中心,是规划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有5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在境内交汇,中欧班列渝新欧快铁、蓉欧快铁经过广元,县县通高速公路和铁路,广元机场开通17条国内城市航线,嘉陵江实现全江渠化通航。</p><p class="ql-block">- 生态环境: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96%以上,PM2.5平均浓度常年保持在25以内,森林覆盖率57.76%。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剑门关)、4A级景区21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p><p class="ql-block">- 资源物产:境内已探明可供工业采用的矿产30多种,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利用基地、中国温泉之乡。同时,它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市,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全国最大标准化黄茶生产基地,四川最大的核桃、油橄榄、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苍溪红心猕猴桃、青川黑木耳等“广元七绝”绿色农特产品远销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广元北与甘肃省的陇南市接壤,东与陕西省的汉中市接壤,是四川北向连接陕甘的重要门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元与陕西、甘肃接壤区域的主要交通路线如下:</p><p class="ql-block">公路</p><p class="ql-block">- 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 广甘高速公路 :属于G75兰海高速的一段,起于广元市青川县姚渡镇将军石(甘川界),止于利州区罗家沟,全长56公里,连接川、甘两省,是四川通往西北的重要高速通道。</p><p class="ql-block">- 广陕高速公路 :是G5京昆高速四川最北的一段,连接了川陕两地,穿越了昔日蜀道难的险峻之地,在高山峡谷之间重塑了交通的便捷,承载了四川40%的货物运输量。</p><p class="ql-block">- 国道:国道108线(川陕公路)起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经宁强、勉县、汉台区、留坝县等地连接陕西汉中市并延伸至西安市,是连接川陕两省及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入川的公路干线。</p><p class="ql-block">铁路</p><p class="ql-block">- 兰渝铁路:全长约886公里,其中陇南至广元段全长约150.5公里,起于甘肃省陇南市,经炭昌县、文县,终至四川省广元市,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部分条件较好路段预留200公里/小时提速空间。</p><p class="ql-block">- 西成高铁:是连接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重要快速铁路通道,其中广元至西安北段全长约45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实际运营中部分路段根据地形条件调整速度,全程运行时间约2.5-3小时。</p><p class="ql-block">- 宝成铁路:6063次列车是连接陕西宝鸡与四川广元的公益性慢火车,由中国铁路西安局运营,全程344公里,运行9小时30分,沿途停靠秦岭、凤州、凤县等站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