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 幸福成长—西吕营镇中心校大西高小学三年级德育篇

碧荷兰舟

<p class="ql-block">  “百善孝为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日常里的小小行动。本周,我们班发起了一场特别的实践作业——让同学们走出课本,用双手传递对家人的爱。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的不仅是任务,更是亲情里最动人的瞬间。</p><p class="ql-block">1. 厨房里的“小帮手”:烟火气里藏温柔</p><p class="ql-block">曾经总在餐桌前等待饭菜的孩子,这次主动走进了厨房。有的同学系上比自己还宽的围裙,踮着脚帮妈妈洗菜、切菜;有的学着煮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给刚下班的爸爸;还有人承包了饭后洗碗的任务,看着泡沫里亮晶晶的碗碟,笑着说“原来妈妈每天都这么累”。</p><p class="ql-block">厨房的烟火气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藏着最朴素的孝心——知道家人辛苦,便愿意搭把手。</p><p class="ql-block">2. 生活里的“小管家”:细微处见担当</p><p class="ql-block">除了厨房,家里的角落也成了同学们的“孝心战场”。有人主动整理客厅,把散落的玩具、书籍归位;有人帮爷爷奶奶捶背揉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还有人承担起扫地、拖地的任务,看着干净的地板,骄傲地和家人分享“以后家务我包了”。</p><p class="ql-block">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是孩子们对“责任”最直观的理解:孝心,就是帮家人减轻一点负担,让家更温暖一点。</p><p class="ql-block">3. 心里话的“小纸条”:文字里有真心</p><p class="ql-block">有些心意,藏在笔尖下。不少同学写下了给家人的“孝心纸条”:“妈妈,我再也不跟你顶嘴了”“爸爸,少抽烟,我陪你多运动”“爷爷奶奶,我会好好学习,不让你们担心”。简单的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家长们红了眼眶。</p><p class="ql-block">纸短情长,这些稚嫩的文字,是孩子们对家人最纯粹的告白。</p><p class="ql-block">结语:孝心不落幕,温暖在延续</p><p class="ql-block">这次孝心作业,不是一次“任务打卡”,而是一次“爱的启蒙”。孩子们在行动中懂得了感恩,在陪伴中体会了亲情,而家长们也在细微的改变里,看到了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孝心从不止于某一天、某一件事,它会化作日常里的一句关心、一次帮忙、一个拥抱,在我们班每个家庭里,继续温暖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