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蒲甘的佛塔群,还要从11世纪的蒲甘王朝说起,据说当时有4400座佛塔,后经地震、战争和王朝的衰落,至今还保存着2000多座。夕阳西下时,蒲甘的佛塔群如梦如幻。 尼泊尔的女人,几乎没有不穿民族服装的。沙丽是其正装,沙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身的裹裙,色彩鲜艳夺目,从腰部开始优雅地缠绕底裙向上盘旋,一块布裹出满世界风情。 冰岛的杰古沙龙冰湖,深度可达248米,由瓦特纳冰川融水而成。湖中漂浮着冰川剥落的冰山,因光线散射而呈现深浅不一的蓝色。湖面还在逐年扩大,目前为25平方公里。 这是印度的大巴车司机,从他的头巾和衣饰来看,像是锡克族人。锡克族男性打小开始佩戴头巾,头巾长度随年龄不断加长,并与服饰相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为世界10大奇景之一,其特点是以拜占庭帝国的建筑技术表现伊斯兰教义,整个建筑未用一根铁钉,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而安然无恙, 新西兰普纳凯基的千层饼岩,是大自然刻刀刻出的一个奇观。其形成于大约3000万年前,由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交相叠压,堆积成硬石灰石和软砂岩,后随地震凸起于海平面之上。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其实是个对宗教挺开放的地方,在这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活动,井水不犯河水。画面里展现的是一个基督教的教堂。 瑞士的卢塞恩,被誉为该国最美丽的城市。这是卢塞恩的一座教堂,其屋顶以下为一扇扇巨大而敞亮的玻璃窗,外面的楼宇、树木、行人一览无余,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摩洛哥的蓝白小镇舍夫沙万,与希腊的圣托里尼、印度的焦特布尔并称世界三大蓝城。关于蓝色说法不一,有的说降温,有的说防蚊,有的说是犹太教的天堂寓意。 尼泊尔的古村奇特旺,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紧靠原始森林,一条大河绕村边流过。村里人过着挺原始的日子,天才麻麻亮,已经有人在河边洗衣裳了。 希腊卫兵的行走方式,可追溯到19世纪独立战争时期,如,其百褶裙的400道褶皱,代表土耳其统治了4个世纪;红皮鞋底的铁钉撞击声,则模仿了士兵突袭敌人的战术声响。 土耳其西南部的棉花堡,是外国游客入境后大多要打卡的地方。所谓“棉花”,就是清泉从山顶淙淙流下,所经之处经千百年钙化沉淀,形成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白色石灰岩台阶。 这是摩洛哥景区里的一家水烟馆,老板正忙着做营业前的一应准备。这种通过水过滤烟气的吸烟方式,起源于中东,如今已成为摩洛哥等北非国家的一种文化符号。 菲律宾群岛由7100多个岛屿组成,西宾南海,南临太平洋,这里雨水丰沛,果木茂盛,香蕉、凤梨、芒果久负盛名,被称为“太平洋果盘”。这是日落时分的一个小岛。 缅甸小姑娘早上爬起来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脸上涂特纳卡,据说能防晒防蚊子,更是一种民族习俗。特纳卡的原料是黄香枧树干,放少许清水在石板上反复研磨而成。 虽说是金秋十月,但挪威由于纬度高,已经下过几场雪了。这里的松恩峡湾,两岸的山坡上白雪皑皑,耐寒的树木却依旧红红黄黄像火焰一样燃烧,对比十分强烈。 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乌代布尔,至今有座藩王的宫殿至今原封不动。印度统一后,藩王们的王权被上收了,但宫殿和财产保留下来,如今成为藩王的私邸。 新西兰南岛的库克山,是电影《指环王》的取景地,其景色令人心醉 : 有绵延的森林 、广袤的的草场、壮阔的冰川、皑皑的雪山和宁静的高原湖泊。 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大清真寺,82座穹顶与1100根金柱构成视觉奇观,穹顶最高达85米,廊柱表面镀金用掉46吨黄金。进到里面的游客,都不会放弃拍照的机会。 作家马克 . 吐温称赞斯里兰卡是“美丽和无比奢华的热带”。这个国家接近赤道,终年如夏,无四季之分。这里有印度洋的海浪、广阔的海滩、低垂的椰子树和知名的红茶。 这是老挝琅勃拉邦洋人街的布施活动。每日清晨5—-7点,僧侣赤足列队从寺庙出发,沿固定线路接受布施;赠与的人众拖鞋跪坐,将提前准备的食物举至前额放入僧侣的钵盂。 夜幕渐渐笼罩了迪拜。这座沙漠之城在白天的炙热消退之后,霓虹闪烁的高楼群勾勒出新的天际线。这也是座不夜城,无数桩金钱的交易在继续,演出一场奢华与魔幻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