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看《与原生家庭和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说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早,一碗豆奶,下午,几粒板栗,一盅清茶,半杯小烧,这几天闲时便看了李小妃写的《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中什么童年的阴影、童年的创伤、抑郁症、社交恐惧症、低情商、儿童性侵、变态狂、怪癖(恋物癖,恋母情结,被迫害妄想症)、幽闭空间恐惧症、强迫症、多性人、自卑等,让作为在乡村从教近30的我来说,可谓直击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而是启发学习的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好的教育从来都是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去教书育人,让孩子感受到榜样的魅力。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你就去成为怎样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读此书,想起近些年来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悲剧,特别是前不久徐萍萍事件,让我不自觉的想到了现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span>现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情绪障碍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 :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及挑战性行为等,表现为多动、冲动、难以专注,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自我伤害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尤其女性青少年群体相对更多。部分孩子会将“身体疼痛”当作释放心理痛苦的“出口”;进食障碍 :以厌食、贪食或进食不规律等行为为主要表现,常常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不稳定、体重异常、内分泌紊乱,对孩子身心发育危害深远;学业相关问题 :学业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业压力过大、父母情感支持不足等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很多孩子因无法承受学业压力而出现厌学、拒学等情况;低龄化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小学阶段(四至六年级)存在抑郁风险的学生在一成左右,小学生的孤独感和手机成瘾问题也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呀,现在的学生,自私,不懂感恩,脆弱,玻璃心,动不动就以死威胁,(不让玩手机,要跳楼;让我做作业,要跳楼;不能满足这样那样的要求,要跳楼……)脾气大,活得迷茫,不善交际,自卑,孤僻,无助,内向,害羞,不敢说话,社交障碍,恐慌,焦虑等病态症状,让人感觉整个人是颓废、迷茫,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网络方面的,等等。但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来源于家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僻远而贫穷的农村从教近三十年的我,深知农村人的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背井离乡。从而让很多学生变成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孤儿等。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严重失控,于是乎,手机便严重侵害学生的各种健康,让其心理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甚者,一些孩子动不动就跳楼、喝农药,用死来了结其短暂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A是一个九年级的女生,性格沉郁,无心学习,有自虐倾向。究其原因是该女生在小学二年级父母离异后,母亲带着她改嫁。在四年级以后,其继父长期对其猥亵,对母亲说,母亲反说其是她的不是。于是乎,小A便形成其以上情形。小B是一个八年级的女生,性格胆懦,无心学习,有轻微<span style="font-size:18px;">焦虑和抑郁。究其原因是该女生是一留守儿童,在小学五年级时,被几个男生恶搞,让其脱光衣服,任其乱摸。随后六年级毕业放假被父母带去打工所在地,又被其一熟人叔叔性侵。于是乎,小B也便形成以上情况。小C是一个七年级男生,性格粗暴,沉迷于手机,离开手机便不能生活,无心学习。究其原因是该男生在很小时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爷爷奶奶溺爱,教育管理严重失控。从小便沉迷于手机,父亲收其手机便以跳楼威胁。于是乎,便形成了以上德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上三个学生,还不知其长大成人后是何样子,但现今各方原因造成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究其如何让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当引起高度重视。就这一问题,我就我的看法说一说我的一点想法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处理现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医院和社会各方协同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很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多缘自家庭原因,且在小时就种下了心理阴影。故而在家庭方面,家长要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展现负面情绪。要学会洞察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多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要理解和支持孩子,避免过度批评或溺爱,可通过“写情绪日记”等活动,给予孩子不加评判的陪伴与共情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开设心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同时,要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同伴互助小组等活动,帮助孩子建立社交自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医院方面 ,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由儿童心理科医生或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评估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心理测评、必要时结合躯体检查,明确问题类型及严重程度。对于轻度心理问题,以心理治疗为主,如认知行为疗法、游戏治疗等;对于中度至重度问题,需在心理治疗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社会方面,社会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心理援助热线等服务平台,为孩子提供及时、便捷的心理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乃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都应引起其高度重视。因为只有每一个人都健康了,这个社会才会健康,世界才会美丽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世界的美丽,国家得行动起来,政府部门得行动起来,每一个人都得行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