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晋”路,寻史迹,——人说山西好风光(11)(2025.10)

和平

<p class="ql-block">山西近临河北,俺已不知多少次踏入这块热土。几十年来从山西最北边的大同,到最南边的运城,从最东边的阳泉,到最西边的偏关,俺基本上已跑了个遍,许多著名景点都亲临其境,参观游览过。</p><p class="ql-block">今年深秋时节,和朋友又一次来到山西游览,有些地方巳是俺第二次到访了,但此次更多的是深入到一些平时走不到的地方,此次的自驾游让俺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首站我们走进山西老井村,它位于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曾是‌电影《老井》取景地‌、‌现在是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和‌传统石板房聚落‌区,在这里融合了历史文化、艺术体验和民俗风情,也是游客探索太行山独特魅力的核心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看资料介绍该村因百年缺水闻名,曾因打了一百多眼井,都因枯井无水而宣告打井失败而闻名。在上世纪1985年电影人张艺谋拍了电影《老井》后,便广泛被人们熟知。经过多方努力在2018年建成深150米机井实现全天候供水,彻底解决了该村缺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老井村有着悠久的打井历史,为解决吃水难题,村民们世世代代不懈努力,目的就是想改变一辈子缺水的问题,现在在村里还能看到记载着雍正、宣统年间打井艰辛历史的碑记,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苦难与坚韧,让人对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充满敬意。</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在村口高处建小庙来求神拜佛,保佑民众有水喝,平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里,可看到保留有大量原生态的石头建筑,石头路、石头墙、石头房,充满了古朴的气息。置身此地你可仿佛穿越回过去,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纯粹。以石头和石板搭建的民居群,依山而建,展现太行山深山的典型聚落形态。</p> <p class="ql-block">现在可能不是游玩和写生的季节,显得村里很冷清。我们走在老井村的大街小巷,总共只见到两位村民,通过言谈能感受到他们的善良淳朴,也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乡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据村民讲在旅游旺季,这里每年都有众多艺术家和学生前来写生创作。从进村的建筑和设施及展牌,能感受到艺术氛围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给人带来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从老井村出来不远处,有处著名景点称之为五指圣迹。它位于左权县拐儿镇五指山丘石壁上,是古辽阳八景之一。在其耸立山腰上,有一个巨大的手掌印,据说距今至少1500多年。细看五指分明,掌纹清晰,宛如人工雕刻。</p> <p class="ql-block">当地有传说 ,讲的是二郎神和三位天神在此聚赌,引二郎娘不满,二郎娘在山后一脚把山崖踢倒,二郎神急忙伸出右手把悬崖托住,手指嵌入崖壁,就形成了手踪崖。这只是传说,但怎么形成的,至今也无定论,当地信佛百姓常在此烧香磕头,顶礼膜拜。</p> <p class="ql-block">但有史书上讲,此遗迹其历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历经千年岁月,掌印依然清晰可见,在手印的下方,还有许多唐代摩崖石刻雕像。看到这些就可以能感觉已触摸到了历史的痕迹,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变迁和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五指圣迹后,马不停蹄驾车赶往麻田镇参观游览,这是在抗战时期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这已是俺第二次到此参观学习了。</p> <p class="ql-block">这段历史俺比较熟悉了,从上世纪的1940年11月到1945年8月间,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百余个党、政、军首脑机关在此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一大批抗日精英汇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一进四合式院落。其中的北楼共5间,是当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和参谋处的办公地方,东侧依次为作战科、机要科、通信科和测图室,西侧依次为彭总宿办室、秘书处、警卫室、情报科。</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总部大院后,我们特意参观了邓小平和左权的旧居和办公地。所有文物山西省文物建筑部门,都采取了文物加固技术和复旧工艺,保持了原有风貌。照片是麻田镇邓小平旧居院中的雕塑和室内情景。</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麻田镇中的观音堂,为明代建筑,其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特征。当年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们常在此开会议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烽火麻田”主题雕塑,上次来时还没有,现建于游客中心广场上,采用浮雕与圆雕结合的形式,前景人物高度近三米,背景浮雕高度约五米、展开长度有三十余米,展现了八路军总部在麻田的抗战史。</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旧址后,我们来到抗战纪念馆继续参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成立并对外开放已近四十年。展馆总占地面积有十万平方米,展岀文物近五千余件。它也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麻田镇曾是华北敌后抗日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它见证了八路军英勇抗击日寇的光辉历程,承载着弘扬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的光荣使命。</p><p class="ql-block">在此有一点小小建议,过去从总部旧址到纪念馆开车过去仅一分钟,而且停车也方便。这次来让俺感到“钱”成事了。停车场离纪念馆的距离也就三百多米,但在进展馆的桥头建一岗亭,不让车进了,必须花来回20元钱,乘景区游览车过去,不坐就得走着过去。来这参观的大多数是年老体弱者,走过去费时费心费力,可坐车又这么近,还舍不得花钱。真希望景区切实考虑下,坐车固然好,但价格适当更好!这么近的距离来回10元足矣。</p> <p class="ql-block">从麻田镇岀来,我们来到临近的愉社县,这里有一大奇观值得游览。多年以前俺朋友约我来过一次。这里是古化石和土林奇观的之地。</p><p class="ql-block">土林的形成据科学家分析在距今100万年前,榆社一带原为河湖沉积盆地,河湖边上的山麓堆积形成了红土,红土以上覆盖着黄土层。后经雨水长期冲刷,垂直节理发育的块状、墙状红土与黄土渐渐风化,演变成柱状的土林。</p> <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介绍,榆社土林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最为典型的第四纪黄土地貌,地面沟壑纵横,地貌犬牙交错,土柱、土墙、土墩等形态千姿百态,自然造型或拟人、或拟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车围着云竹湖景区(该区域地貌奇观最突岀)转了一大圈,俺感觉不如当年看到的震撼和惊奇,莫不是地质结构有变?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榆社土林的科研价值在于,它是可以用作研究古代地球气候变化的“活化石”,为研究黄土形成的原因和第四纪地质变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p> <p class="ql-block">游完愉社土林后,我们直奔平遥。先参观著名的双林寺,这座寺庙据资料介绍,始建于北魏年间至北齐武平年间,也就是公元386-571年。明清时期,双林寺发展达到鼎盛且修缮颇多,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产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寺内藏有二千余尊宋至清的彩绘泥塑,这些彩塑继承唐以来优良传统,写实风格鲜明,形神兼备,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庙大门,迎面就是天王殿,它也是双林寺的山门,廊檐下塑有四大金刚,形象威猛大胆。</p> <p class="ql-block">各个殿里塑像工艺非常精湛,这些彩塑全部由木胎泥塑而成,据介绍当年建造者们选用当地黏性很强的红胶泥土,干后坚硬如石,经久不裂。泥塑干透后,用胶矾水、鸡蛋清加胶水配制的大白粉等进行处理,最后上色,使得彩塑色彩艳丽且经久不褪。</p> <p class="ql-block">所有殿中的题材和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如在释迦殿中听讲解,它四周壁塑以连环画形式展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故事,在关帝殿中四壁满布关羽生前事迹的悬塑,这些彩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为研究古代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这二千余尊彩塑,以其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在双林寺中我们还看到了一株唐朝国槐,它双林寺的稀世珍宝之一,据介绍这棵国槐树龄约有1200年至1400年,根围10.5米,树高11米,席地周40余米,树身主干枯空,空洞处容人有余,但现在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千佛殿里看到了“天下第一”韦驮的塑像,它被称为“全国韦驮之冠”。</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讲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天神,相传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所属三十二神将之首,负责护持佛法和修行佛法的众生。双林寺的韦驮像身姿挺拔,威风凛凛,左手持金刚杵、右手握拳,体现了其守护佛法的职责。</p><p class="ql-block">双林寺韦驮像被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评价为“全国韦驮之冠”,还被誉为“东方大卫”,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明代彩塑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各殿中穿行,欣赏着这些生动的造型艺术,各个彩塑造型准确,神态逼真,大者丈余、小者尺许 。特别是千佛殿中的这尊自在观音像,以极为放松的姿态坐卧在莲台上,面颊圆润,怡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寺中现存这些彩塑,集宋、元、明、清历代彩塑之精华,具有非常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也是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发展的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双林寺,感受很深,感觉时光都慢了下来。千年古刹青砖黛瓦,唐槐枯而不朽、枝繁叶茂,殿内栩栩如生的彩塑相映,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又有艺术迸发的鲜活。走在其间,体会到了跨越千年的安宁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双林寺直奔平遥古城,这里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据介绍它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到明代洪武年间又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 。照片显示的是南门,也称迎薰门,它也是平遥城墙的主门,“迎薰”有暖、热之意,隐含着祥和美好、喜庆大吉之意。这处城门也是六座城门中最雄伟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古城池总面积二点多平方公里,城墙总周长六千多米,墙高约十余米。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体布局呈八卦状,也被称作“龟城”。</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别是钱庄,镖局林立,商铺多如牛毛。</p> <p class="ql-block">特别大的是日升昌票号钱庄,它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其旧址位于平遥县西大街,现辟为中国钱庄博物馆,建筑为三进院落,布局考究,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个钱庄占地面积很大,近二千平方米,分为前后三进院落。前院为营业大厅,中院为内部办公机构,设账房、信房等,后院为生活区,有掌柜房、伙房和客房等。</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钱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期(明清之际):以颜料、茶叶等商贸为依托,商铺兼营银两兑换、异地汇兑,是钱庄雏形。后经过了鼎盛期(19世纪20年代-清末),开启专营金融时代,协同数十家票号涌现,分号遍布全国,实现“汇通天下”。后来到了衰退期(清末-民国初),因受外国银行冲击、国内战乱及新式银行兴起影响,票号资金周转失灵,多数陆续歇业。</p> <p class="ql-block">钱庄的岀现在当时盘活商贸流通,带动产业配套, 积累地方财富。</p> <p class="ql-block">随着钱庄的岀现和兴起,镖局也逐渐显现。当时山西人在外经商者众多,为山西人创办镖局奠定了基础。平遥县的同兴公镖局在历史上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 同兴公镖局 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由名扬京城的武林大师王正清于1855年创建。现在的展馆为明代建筑,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同兴公镖局从创办到歇业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镖局文化 非常讲究,镖局组织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等。走镖时有镖车、镖旗、镖箱等器具,还有“保镖六戒”等规矩。镖师们走镖时要喊镖号,遇到土匪可能还需用春点对话,若不行则只能武力相向。</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感受到平遥镖局的一砖一瓦,每人每事都藏着江湖的热血与人间的温情。它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侠气”,从不是好勇斗狠,而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承诺后的全力以赴。</p> <p class="ql-block">在平遥古城还有一处值得参观的地方,即平遥县署,它位于平遥古城的衙门街中段,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之一,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 。</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照片是县署中的亲民堂即县衙大堂,是县衙的主体建筑。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p> <p class="ql-block">大堂正中屏风绘有三水朝阳图,上悬“明镜高悬”匾额,公案上有黑色和红色令签,分别用于较轻刑罚和判处死刑。屏前有“官阁”,内设置公案、座椅,公案旁有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公案上摆放令签、朱笔和惊堂木。</p> <p class="ql-block">俺在县署的一房前,看到这样一幅对联。上联: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下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俺感觉这就是做人的德性,是金钱买不到的立身根本,而柴米油盐等七件生活需求,除了神仙,普通人谁都离不开。</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平遥县署,仿佛穿越回明清县衙的烟火与威严里,走在庭院中,仿佛能听见昔日升堂的肃穆、百姓诉求的真切。</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很大,走在街面上可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商铺和民居建筑,灰砖黛瓦,飞檐翘角,木质门窗上常有精美的雕花,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风貌。特别是照片中名为市楼(右下图)的建筑,为砖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过街楼阁,楼顶覆盖三色琉璃瓦,造型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转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了,各街道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五彩斑斓的光影交织在一起,映出古城的美。</p> <p class="ql-block">走在夜晚的古城里,看着眼前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入住了一家临街客栈,价格非常优惠,店内夜灯初上,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绸缎绕梁缠,俺如同新郎初婚入洞房一般。😊😊😊</p> <p class="ql-block">看看实景是否有同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就要离开平遥古城了,回首一天所见所闻,俺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这里没有都市的车水马龙,只有时光沉淀后的从容与静谧。那些历经百年的建筑,它见证了晋商的崛起与辉煌,让每位游客读懂了“传承”二字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将参观离平遥古城不远的一座道观——太符观。它位于汾阳市杏花镇的上庙村,是一座道教庙宇,观内的雕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停车走进观内,首入俺眼帘的是太符观的山门,它是少见的四柱三檐砖木牌楼式,七檐四柱三门,底部无地基,顶部为拱形,称作“悬山造”。观内建筑整体外观雄浑飘逸,极富美感,为古代建筑艺术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山门上的龙雕塑为黄绿彩琉璃“二龙戏珠”图案,镶贴在门外两壁,是山门的点睛之作。龙体健劲有力,造型生动活泼,动感十足,尤其龙的鳞片制作的相当精美,堪称明代琉璃造型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太符观最著名的殿是昊天玉皇上帝殿,它是观内现存最早建筑,为金代原构。看介绍它面宽和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着昊天玉皇上帝的神像,两边为两个侍女和四个侍臣的彩色塑像。殿内墙壁上绘有道教三百六十五值日神君的“朝元图”壁画。</p> <p class="ql-block">太符观中的悬彩雕刻,即悬塑,是其最具艺术价值的瑰宝之一。五岳殿两侧山墙的悬塑是“五岳巡幸”和“四渎出行”的场景。“五岳巡幸”描绘了五岳大帝率领众神出行的宏大场面,众神或骑马,或乘车,气势磅礴。“四渎出行”则展示了江、河、淮、济四渎水神乘坐船只在水面上行驶的情景,周围还有鱼虾蟹贝等水族生物朝拜,水波纹细腻逼真。</p> <p class="ql-block">太符观的悬塑技艺精湛,采用高浮雕与镂空等手法,将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相结合,人物高低错落,浑然一体。同时,悬塑运用了红、黄、蓝、绿等多种鲜艳色彩,搭配巧妙,历经数百年仍色泽如新。</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才知,正殿中壁画为《朝元图》,描绘了365天值日神君下界体察民情并向玉帝禀报的场景,壁画为明代绘制,清代重描,线条与构图保留明代风格,用色富丽堂皇,人物端庄肃穆,衣纹采用铁线描,有明代宫廷画风。</p> <p class="ql-block">通过游览和参观太符观,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俺明白了,传统文化从未远去,而是在这些古建与景致中静静流淌,等待着每一个懂得欣赏的人,去探寻、去感悟、去传承。</p> <p class="ql-block">离开汾阳,我们又来了文水县,这是俺第二次来,第一次是为参观女英雄刘胡兰纪念馆和旧居而来,上次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 去看看。这次是专程为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则天故里位于文水县南徐村,村口建有一高大牌坊,是武则天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 。它矗立在307国道东侧,穿过牌坊前行一百多米,就可到达则天圣母庙 。</p><p class="ql-block">牌坊为新修建筑,上面刻有“则天故里”四个楷书字 。作为武则天故里的标识性建筑,它 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以体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则天圣母庙是为纪念武则天而建,看介绍现存正殿为金代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国内现存最为古老、也是唯一供奉武则天的早期遗存寺院。庙宇规模较小但布局严谨,资料讲它始建于唐代,金代重建,现存结构是宋金建筑杰作。</p> <p class="ql-block">庙两侧的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进入庙门就可看到武则天的汉白玉雕像,雕像高约九米,根据历史画像取了中年武则天的神态,不穿衮袍,不戴冕冠,显露岀其面部与体态美。</p> <p class="ql-block">庙内有武则天彩塑像,可见之头戴凤冠,身穿霞帔,手拿如意,端坐在龛中,面目慈祥,雍容华贵,富态安详,又不怒自威,体现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特点。</p> <p class="ql-block">庙很小,半小时就转完了。武则天的故事,可以说世人皆知。文水县也因她而厚重,历史也因她而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p> <p class="ql-block">从文水县岀来,我们又去了交城,上卦山奠拜了华陵,随后赶赴太原蒙山大佛景区(在另部美篇中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我们来到阳泉,参观并游览了大阳泉古村。看介绍得知,这个古村落始建于1300年前,北宋时期便已形成。相传此地泉水众多,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为漾泉,后谐音称阳泉,阳泉市也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阳泉村曾被评为“山西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在村里我们看到两棵古老而高大的古槐,分别位于古街的东西两侧,这是古村的见证,也是其重要标志。在阳泉市古树排名中为第一。</p> <p class="ql-block">看碑文字介绍:东古槐:树龄约1500多年,高19米,胸径1.5米,树围4.8米。西古槐:树龄约1320多年,高18米,主干高3.5米,胸径1.4米,树围4.6米。</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内有祠堂和戏台,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照片是 广育祠,位于古街东西向的最中心,始建年代无考,根据村中元至正五年的姓名碑可推断其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是广育祠的配套戏台,位于广育祠正南方,始建年代不详,大清道光年间村人捐资重修过。</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古街走进一户人家,现已成做美术和艺术营业场所,但见院中有着六百年历史的银杏树,可知此院的历史有多久。</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保留有众多明清时期建筑的民居,其风格 具有典型的明清风韵,青灰色的砖木结构房子古朴典雅,砖雕、木雕等装饰点缀门面,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许多墙体都是这种大块石头堆砌而成,看其形态至少也有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古村中最大的一处私人宅院(在下面视频中有展现)。</p> <p class="ql-block">回望这片土地,它不仅是一处古建筑的集群,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长卷。在这里,每一块砖瓦石都承载着岁月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这次踏足山西,方知华夏文明的根系有多深。每到一处,每经一地都感觉到藏着许多故事。从古时的传说到明清晋商的传奇,从战火纷飞的战场到静默矗立的古建筑群,已深深印在俺的心底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