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广东开平看碉楼,游览“赤坎古镇”是少不了的。要是说到历史,赤坎开埠的历史就早了,据说是清朝顺治年间这里就已经开埠。还曾做过开平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赤坎位于珠江水系~“潭江”江畔,离现在的开平市12公里。面积62.1平方公里。人口构成:户籍人口4.3万,和这里有着渊源的海外华侨达15万,分布在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所以人都说它是:“华侨古镇”。</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2023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融合示范镇建设的首批“典型镇”。为了同步建设赤坎新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带,采取政企合作方式,政府引进中信产业基金与乌镇团队,计划投资60亿,准备在此打造岭南文旅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刚刚进入赤坎镇旅游园区内,就看见了这座巨大的碉楼,一看这座碉楼就是新盖的,上面的条幅书写着景观宣传标语“赤坎好有戏”。</p> <p class="ql-block">在赤坎镇说到碉楼,最有纪念意义的当属位于该镇腾蛟村的“南楼”。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楼,是有司徒姓氏的家族于1913年为抵御匪患集资兴建的。该碉楼有7层,高19米。它扼守着三埠至赤坎的水陆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16日,司徒煦等7名司徒四乡自卫队队员,在此英勇抗击占领赤坎,准备撤退到广州的3000多名日军。他们坚守南楼10天,射杀日军16人;并在南楼写下坚贞不屈的留言:“……敌人屡劝我们投降,我们虽不甚读诗书,但对尽忠为国为乡几字亦可以明了……”。在日寇施放毒气,7人中毒被俘后,日寇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将他们杀害,并抛尸潭江。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的先烈,南楼于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隐匿在赤坎镇树林中,还有十来座碉楼。兴隆街上的这三座碉楼是1912年兴建的,它不同于开平村落内的碉楼,不是以居住、防匪、防洪等功能为主。而是服务于古镇金融发展的“金库”。</p> <p class="ql-block">赤坎华侨遍布全球,侨汇量大,金铺银号也应运而生,外汇与金银兑换频繁,进而服务于此的金融机构也发达起来,而保存金融交易过程中的财物,碉楼就成为了最好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赤坎镇除了碉楼以外,最让人欣赏的还是这里的岭南建筑。</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样鲜花依附的花楼,使人情不自禁的在此驻足良久。</p> <p class="ql-block">优美的建筑旁,风光旖旎的“白沙水”缓缓的流淌。</p> <p class="ql-block">这样小桥流水人家,真让人仿佛梦入江南。</p> <p class="ql-block">为衬托水乡的美景,岸边设置的水雾开始升腾。</p> <p class="ql-block">在水上有不少美丽的桥梁,这桥梁的栏杆,像不像“拓扑学”中的一幅图案?</p> <p class="ql-block">而这座绳索钢架型桥梁,在设计上别出心裁。</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座开合式的吊桥,看到它就使人想起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p> <p class="ql-block">铛铛车开过来了,这种在香港和少数地方还能看到的交通工具,在这里再生了。</p> <p class="ql-block">这也说明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古镇已经开始有了西方工业和文化的侵染。</p> <p class="ql-block">东西方建筑风格已在此融合,并得到完美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1923年发电公司也通过镇上的商户和华侨招股集资建设了起来。这就是当年设在衙前街(解放路)的公司办事处,现在是一座有关古镇发电及使用的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当年古镇发电厂选址在东埠墟口煤炭栈,当时它可以每天晚上6时~12时供电,给镇内640户人家入夜后带来了光明。</p> <p class="ql-block">1922年基督教的钟声也在这里开始敲响。</p> <p class="ql-block">在赤坎镇看了半天有些饿了,找到一条饮食街,来尝尝“赤坎”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路边摊位上,吃上一份“鳝鱼煲仔饭”和“豆腐角”,再来上一碗粥。真是味道鲜美,价格实惠。</p> <p class="ql-block">在赤坎古镇上这样的小餐馆、小酒店也是不少的。</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样挺有情趣的创意作坊。</p> <p class="ql-block">赤坎最出名的还要算是这样的“骑楼”。它是现在中国大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共有680余座建筑连绵不绝。</p> <p class="ql-block">骑楼建筑形式最初由印度贝尼普库尔的“廊房”演变而来,经新加坡、香港地区传入中国大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商业载体。</p> <p class="ql-block">骑楼老街绵延3公里,融合巴洛克浮雕、古罗马拱廊、五彩玻璃花窗等西洋元素与岭南传统骑楼风格相融合,形成一条独特的“欧陆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你走在骑楼的外廊下,再不用顾虑风吹雨打和灼人的阳光了。</p> <p class="ql-block">你要游览开平赤坎古镇起码要花上一天的功夫,在这里住上一晚上。</p> <p class="ql-block">像我们这样用一天时间就游览了开平的“自立村”、“立园”、“马降龙村”,再走马观花的观览了赤坎古镇。说实话,实在有些对不起这么美丽的小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