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城(一百二十)

老暴

<p class="ql-block"> 《京华馆藏》</p><p class="ql-block">紫禁城藏万类惊,千千瓦物映华荣。</p><p class="ql-block">千年风雨藏幽处,万类珠玑集萃城。</p> <p class="ql-block"> 漷县村历史悠久,汉代便已成村。辽代在此设县,称漷阴县,元朝升级为漷州,明初又降为漷县,清初因洪水淹没,漷县古城被毁,后逐渐重建并纳入通县管理。2013年,漷县村开始挖掘村史资料,收集历史物件,2014年初,漷县村村史馆揭牌。2018年10月,村委会对村史馆进行扩建,2019年7月重新对外开放。经过改造,漷县村村史陈列馆成为通州区第一个升级为类博物馆的村史馆。</p> <p class="ql-block"> 漷县村村史博物馆的精华在于它通过丰富的实物和资料,全方位展示了漷县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村民生活足迹呈现:各类契约、所有权证、印花税、分家单、粮票、购货券等,以及古老的农具等物件,记载了100多年来漷县村村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乡村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抗战历史史料展示:有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华北的侵略图等,这些都是珍贵的抗战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 光绪年间的分家单:采用小楷书写,落款日期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二十四日,详细记录了立分单人、分家原因以及分配的资产等内容,是研究漷县经济发展的珍贵史料。</p> <p class="ql-block"> 1952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批土地确权证书,上面规定了居住在通县第五区漷县村石姓村民一家的土地面积及范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明代《漷县奉敕重建记》石碑:位于村史馆外,是明代圣旨碑的残件,由明代阁臣、岳飞后人岳正所写,记载了明成化皇帝下诏重修漷县的故事,以及当时漷县的境况等。</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之都赋》</p><p class="ql-block">京华帝都,馆脉绵长。</p><p class="ql-block">两百有六,千六兆藏。</p><p class="ql-block">紫禁宫阙,金瓯辉煌。</p><p class="ql-block">国博重器,镇世龙章。</p><p class="ql-block">历史云烟,岁月典藏。</p><p class="ql-block">艺术风华,丹青溢彩。</p><p class="ql-block">自然奥秘,万象森张。</p><p class="ql-block">科技新潮,星辰闪耀。</p><p class="ql-block">民俗雅韵,市井流芳。</p><p class="ql-block">经史留痕,山河在望。</p><p class="ql-block">长河落日,遗风远扬。</p><p class="ql-block">海内文枢,天下瞻望。</p><p class="ql-block">文脉永续,千秋同光。</p> <p class="ql-block">上联:千馆藏珍萃古今中外</p><p class="ql-block">下联:万年蕴史显华夏文明</p><p class="ql-block">横批:都城风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