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制:文华(江苏)14165402</p>  <p class="ql-block">提起常州的手艺瑰宝,人们总会心生敬意地谈起“常州三宝”——梳篦、乱针绣与留青竹刻。这三者虽诞生于近代,却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匠心传承,凝聚了常州人对美的执着追求。近日,钟楼区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走进坐落于勤业桥畔的三宝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这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体味一座城市深藏于方寸之间的文化底气。</p>  <p class="ql-block">宫廷梳篦,曾是常州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雅物。明清之际,常州梳篦工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屡次在国内外博览会上斩获殊荣。千余年来,它从实用之具升华为艺术珍品,虽如今渐离日常,却以其精雕细琢的工艺与深厚的文化意蕴,成为游客争相收藏的佳礼,亦是传递情谊的匠心之选。</p>  <p class="ql-block">乱针绣,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艺术大师刘海粟的表妹杨守玉女士首创。其针法看似纷繁错落,实则匠心独运,巧妙融合西洋绘画的光影透视与传统刺绣的细腻技法,以交叉重叠的丝线描绘出肖像的神韵、风景的层次与动物的灵动,被誉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的艺术奇迹。刘海粟曾盛赞其“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足见其卓然地位。</p>  <p class="ql-block">留青竹刻,素有“清末独占鳌头”之美誉,是常州工艺中极具文人气质的一脉。竹皮为青,刻去浮筠,留纹成画,刀锋流转间尽显风骨。著名鉴赏家王世襄在《竹刻》一书中提及五位竹刻巨匠,常州竟占其四,足见影响深远。馆中重点陈列了留青竹刻泰斗白士风先生及其女儿白雪飞与弟子们的代表之作,件件清雅脱俗,刀笔生情,令人叹为观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