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8日早餐后坐观光车到小天池站下车。</p> <p class="ql-block">开始爬山,在这里可以看到庐山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这条上山的路很有特点,石阶两侧白塔和松树列队。</p> <p class="ql-block">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岭东北小天池山顶,以山巅小池得名。海拔1213米,是庐山第八高峰,山势巍峨,青翠秀丽,自峰下公路拾级而上400余阶,至小天池山巅,于殿堂前可见一圓形水池,即小天池。池水清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自古蔚为奇观。这里也是游人观赏日出、晚霞、云海等奇观的最佳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天池为圆形水池,直径约4米,水深常年保持1.5米。</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是藏传佛教红教中诺那活佛的传承派系。中间供奉的是第一代祖,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其教法在西汉末年就传入了我国,伴随着古老的中国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的佛的造型是入定之相,就是进入深远的禅定状态,观察众生善恶、观察世界生灭。第二祖文殊师利菩萨,他是佛教中智慧的代表。第三祖莲花生大师。他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在西藏的开拓者,也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位中兴人物,佛法修证中的大成就者,具有无量的神通和能力。第四祖是贝雅活佛。他是诺那活佛的师父,也是一位大成就者。第五祖就是诺那活佛。他是一位爱国活佛。第六祖华藏上师。第七代智敏、慧华上师。</p> <p class="ql-block">小天池边有一座凌云白塔,为诺那祖师舍利塔。</p><p class="ql-block">诺那祖师是将藏传佛教无上密法弘传汉地开先河者,成就了一大批能为众生作依怙的汉人金刚上师。祖师除弘传宁玛及噶举密法之外,更着重于无相密的弘扬。祖师曾开示"《金刚经》所说的正是大密宗的境界"。祖师对于汉传佛教的净土、禅宗、天台等大乘宗派全无门户之见。其修证之德行、爱国爱教之情操亦为中央政府及教界僧俗,如段祺瑞蒋介石、朱德、九世班禅、太虚大师等人所赞叹推崇。</p> <p class="ql-block">诺那塔,亦称喇嘛塔。座西南朝东北,藻瓶形白塔。整座塔不用雕饰,洁白素雅,轮廓分明,气势雄浑,鲜明体现了印度如来五轮塔式的风格,是我国近代喇嘛塔建筑中的一大杰作。此塔在"文革"中被毁,1991年按原形制重修。</p><p class="ql-block">此塔为藏传佛教红教第十七代宗师诺那呼图克图的墓塔,是庐山唯一的,也是独有的红教场所,是研究藏传佛教内传的主要史迹,其塔由当时民国政府要员蒋介石、林森、汪兆铭等人捐资修建。</p><p class="ql-block">塔址由诺那本人生前来庐山传经讲法时亲自勘定。1936年病逝后,其弟子遵其生前愿望,将其遗骸移抵小天池山,建该塔以葬。</p><p class="ql-block">诺那呼图克图(1865--1936年),号逞列匠错,莲花生大士17世法嗣。是清政府授于蒙藏地区仅次于达赖、班禅的喇嘛教大活佛的尊称。</p> <p class="ql-block">小天池侧面最高点有一“无住亭”,高耸入云,纵目四顾,东望鄱阳湖浩瀚无垠,北望长江若带,西望田园锦绣如画,南望牯岭云中山城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去小天池浏览,往返只用了半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从小天池下来坐观光车到庐山植物园。</p><p class="ql-block">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科研植物园,由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于1934年在庐山东南含鄱口山谷创建。该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属亚热带山地气候,以亚高山植物保育与资源利用为核心,涵盖农、林、园艺、药物及环保等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建有松柏区、国际友谊杜鹃园、云雾茶园等17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5500余种(含珍稀濒危植物180余种),其中庐山云雾茶为当地著名特产。与69个国家和地区271个机构建立种子交换合作,并加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红枫树叶子还没红</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梢枫叶正在变红。</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温室里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雷击木</p><p class="ql-block">指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被自然雷击中的树木。</p><p class="ql-block">日本柳杉原产于中国(福建、江西、四川、云南、浙江)和日本,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广为栽培。</p><p class="ql-block">此株日本柳杉种于1919年。</p><p class="ql-block">雷击时间:2018年3月4日下午4时(随后被清理)。</p> <p class="ql-block">被雷击,一分为二,依然顽强活着。</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到庐山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位于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海拔1007米,原名传习学舍会议礼堂(庐山大礼堂),1935年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托"华中公司"工程师高观四设计,耗资二十万元,1937年6月竣工。建筑平面呈纵向对称布局,前部为横向矩形与礼堂部分的纵向矩形结合,占地830平方米,融合中西风格,主体为西方结构搭配中式蓝色琉璃瓦檐,设三个圆拱形大门及八角形窗,二楼中部设有一排长方形窗子,窗间饰有圆柱及石斗。</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原为国民党中央党部训练基地,1959年、1961年、1970年分别承办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和九届二中全会,会场保留九届二中全会原貌,陈列会议文献及影像资料。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称庐山会议纪念馆,设有《历史的回眸》专题片播放及红色家风图片展,兼负爱国主义教育功能。</p> <p class="ql-block">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会场</p><p class="ql-block">复原陈列(局部)</p><p class="ql-block">中央委员75人、候补中央委员74人出席会议,有关人员14人列席会议。</p> <p class="ql-block">主席台就座的五位领导人(从左往右):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林彪</p> <p class="ql-block">庐山抗战纪念馆在庐山会议旧址旁边,前身为1935年建成的庐山牯岭图书馆,原为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此发表“庐山谈话”,提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的全民抗战主张,全民抗战由此拉开帷幕。该馆于2009年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陈列面积1200余平方米,通过史料与实物重点展示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庐山抗战历史。馆内复原“庐山谈话会会场”“保安十一团指挥部”等场景,呈现发表《抗战宣言》等史实。2014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周恩来等人赴庐山与蒋介石谈判,促成《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及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p> <p class="ql-block">国共第一庐山谈判</p> <p class="ql-block">国共第二庐山谈判</p> <p class="ql-block">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战斗序列</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中国军民伤亡及财产损失统计表</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十二点了,回酒店吃饭,休息。</p><p class="ql-block">下午在玥桐庄酒店周边逛逛,去了邓小平旧居、陈诚别墅等许多名人别墅、旧居。</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旧居</p> <p class="ql-block">陈诚旧居</p> <p class="ql-block">美庐下午四点半闭馆,于是打道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