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星月之国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以其鬼斧神工的地貌奇观震撼着世人。这里山峦如波涛起伏,纵横交错的沟壑与深邃的谷涧间,矗立着形态各异的“石柱森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片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荒芜而奇幻的景致竟与月球表面惊人相似,因此被赋予“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这一美誉。凭借超凡脱俗的壮美风光,卡帕多奇亚更是荣登美国《国家地理》评选的“十大地球美景”之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帕多奇亚热气球是闻名于世的旅游娱乐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土耳其的热气球之旅更大更壮观,是一场浪漫而令人心驰神往的体验,仿佛是一个梦。</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热气球飞行过程中俯瞰整个卡帕多奇亚貌似童话世界般的奇峰怪石,简直像梦境般惊艳动人大饱眼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是第一次乘坐高空热气球,心里充满惊奇和疑惑,一是恐惧高空安全,二是担心高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实际上热气球升空时点感觉都没有,就象乘电梯样平稳安静。据了解热气球飞行中,高度会根据景观需求动态调整,土耳其政府规定热气球最高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000米。低空(30-150米)用于近距离观察地表细节,如岩石纹理和峡谷结构,但持续时间较短。中高空(300-500米)最常用的全景观赏高度,可覆盖卡帕多奇亚的火山岩地貌和村庄全景,平衡视野与舒适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热气球一般的标准飞行高度基于安全规定和实际观赏需求,常规飞行高度均保持300-800米</span><b style="font-size:20px;">,</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大多数热气球飞行的典型区间,既能确保安全,又能提供全景观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高寒问题,我们不清楚冬季飞热气球是一种什么感受,反正眼下深秋季节,这里地面气温在17一7之间。我们全副武装乘坐热气球升空后,没有一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一个小时后落地时除了双手因手执手机拍照有点僵冷,其他无任何异感。实际上,官方在管制热气球升空方面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尤其是天气预报限制很严很苛刻,稍有异常就临时通知禁止升空。2024年元月我们在埃及旅行期间,就因“政府通知天气异常”而错失机会,在热气球升空现场被迫撤回了。</span></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热气球升空平稳后,其中一个操作员伸出一根长约丈余的形似钓鱼杆,顶配一个微型摄像头由外向内进行拍照。热气球返程大家才知道这是抓拍舱内成成员精彩瞬间,确实独具视角的作品。只是每张照片索要50元美金令人乍舌也叫人生厌,几乎无人响应。</span></p> <p></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热气球平安落地后大家欢呼雀跃,又领纪念证书又是喝香槟酒庆贺。 虽说是此趟冒险体验每人花了300美金(折合人民币2200元)有点肉疼,可比较起埃及热气球人均100元的性价比,无论是空间俯视的趣味,还是现场规模的震撼,甚惑是世界之最的吸引力,都是令人陶醉和满足,值得为之付出此生无憾!值得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土耳其地下城是位于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大型地下建筑遗址。建筑群依托天然岩层开凿,包含卧室、作坊、厨房、武器库及墓地等功能区,并设有水井与立体通道系统。其防御体系以巨型石轮机关为核心,通过多层入口封锁装置和秘密逃生通道构成防护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地下城建筑结构呈现浅黄色岩层交错的独特地貌,石柱群包含簇状相连、独立高耸及蘑菇状岩锥等多种形态。内部采用深长竖洞作为通风系统,保障空气循环与环境稳定性。建筑布局充分结合地质特征与生存需求,体现古代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营建技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地下城堡的房舍按用途规划为卧室,作坊、厨房、武器库、储物室、水井和墓地等。每一层的出入口都设“机关”,洞口上方置一个大圆石轮,若有敌情,启动开关,石轮会自动滚下,堵住进口。各层有梯子相连,并挖了数十条竖洞和外逃的秘密出道。每走一段,便发现一个又深又高的长筒形洞,黑漆漆的不见头尾,但一股股清风呼呼吹来,这是换气孔,以保持洞内有新鲜空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20px;"> 据介绍,卡帕多奇亚的地下城,迄今为止一共发现了三十六座。经过考古学家等专家研究后,不仅已经绘制了这些地下城的俯视图,更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就是已发现的所有地下城之间都可以通过地底暗道相通,宛如巨型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大型的防御机构。据说当时至少有50万人居住于地下,地下城数目也远不止三十六座。在这些地下城中,以代林库尤地下城的规模最为宏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随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的行程进入到了倒计时,明天已经是第六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土耳其之行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各种色彩和建筑风格让人目不暇接,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这次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清真寺特多,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走到哪儿都能看到高高的宣礼塔。土耳其政府</span><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2025年发布的统计显示,仅2000万人口的伊斯坦布尔清真寺数量即为3500座,占全国9万座的约3.9%,平均每平方公里约0.5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五次祷告,那是雷打不动。清晨、中午、下午、傍晚、晚上,非常准时的能听到从宣礼塔传出的呼叫声和诵唱声。有时在游玩途中,耳旁就响起了诵唱声。有时在睡梦中,天还没亮呢,就被诵唱声唱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游览迪拜时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感到蛮新奇的,后来每天听到多次,也就习以为常了。那种诵唱声,如高音喇叭声,响彻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国内好像只有试验防空警报声才能响彻城市的每个角落。 阿里说,那是神职人员在呼叫,"做礼拜的时间到了,你们可以来做礼拜了。"每天不间断的准时呼叫、诵唱,让你不醒悟都不行。这种信仰和执着,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知。这大概也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特色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别提示一下,</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土耳其环岛十日游》受城际间赶路影响,我们一直处在连续奔波中,时间大部分都是在中巴车上度过。加之土国这类第三世界国家网络建设水平有限,旅店房间WF时有时无令人无奈,让编者的美篇游记也很难及时整理完成。惟有暂时将就记录片断,待回国后继续补充完善,望关注者分享时谅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0月31日于棉花堡酒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