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天下 赋能乡村 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记者)孙德庚印象记

彦文

<p class="ql-block">《钢都周报》封面人物</p> <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星期六,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记者)孙德庚老师不顾旅途劳顿,放弃休息日,带着新闻人特有的职业使命来鞍调研,面对碧波浩渺的万水河,远眺连绵起伏的千朵莲花山,走南闯北阅尽胜景的孙老师不禁连连赞叹——钢都鞍山真是辽东半岛上的好地方!摩云山下名士雅集 颁奖嘉宾报业荣耀 (小标题)乙巳寒露时节,辽东大地气温骤降,钢都鞍山摩云山下摩云山村的农家大集南果飘香,如同这座钢铁城市特有的韵质,秋菊无香,傲雪迎寒;盛世臻祥文化艺术馆内,翰墨氤氲,胜友如云,“观海听涛、大道至简、惠风和畅……”一幅幅书法画作伴着祥和的气息跃然纸上。《钢都周报》封面人物展开幕式字样在舞台灯光映衬下格外醒目,《钢都周报》植根鞍山这片沃土,国内少见的“整版封面人物”呈现形式尤为亮眼,钢铁老工匠、非遗传承大师、公益好人、创新企业家等等“大咖”从“封面”走入现场。就在人们专著于封面人物展头条《习辛——“铁军”剧组与鞍山的不解之缘》条幅前时,从北京专程而来的大导演习辛一行风尘仆仆赶到!人们争相与习导合影留念。经主办方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影视制作中心主任孙彦文介绍,身着《人民日报》摄影马甲的孙德庚与习辛导演双手紧紧相握,似久别的老友重逢,人生适意无南北,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主持人的宣读下,一个个荣获奖励证书的嘉宾轮番登场,为每一名嘉宾颁奖的正是我们采访的主角——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记者)孙德庚老师。 我们的“村超”比“村BA”早了两年 (小标题)同为驻村第一书记、同为报业人的记者采访孙德庚老师的兴奋心情可想而知。 “我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也就是2021年6月30日经人民日报社选派到河南省挂任驻乡村第一书记的,我们担当的任务是衔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眼前这位英俊潇洒的偶像级人物目光如炬,同频的话语说不完,我们四目相对,久久不肯分开。 回顾三年半的第一书记人生历程,孙德庚无限感慨:“当时到基层工作,正是从脱贫攻坚衔接到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面对崭新的工作,没有任何参照,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摸索经验。”“我是2021年6月份开始到河南省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挂任第一书记的,9月份我便提出了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将在村里筹办企业生产体育用品及衍生品,举办赛事等来进行招商引资。没想到,跟县里说,听不懂,到市里说,竟然也没听懂。我想</p> <p class="ql-block">,干脆别说了,实际开干吧!”“我们对全县25个乡镇、一个开发区进行组队,在我们张庄村综合体育场举办了“木兰杯”张庄村首届乡村篮球赛,,被商丘市为宣传部称为首届“村BA”。奖品全部是当地土特产,结果一发不可收;第二届正好赶上大学生放假,我们举办了“科迪杯”大学生篮球赛,“天元杯第三届乡村篮球赛”,效果也非常好!”“我是2021年9月份提出的‘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思路,并在实践中落实,到了2023年5月份,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委才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在,‘苏超’火爆出圈,我们的记者后来对我说,贵州的‘村BA’脱颖而出,当时是策划了好多事儿,‘ 村BA’只是个不丁点的小项目,结果,那些大项目都没成,‘村BA’成了!”。我们的“村BA”要不是新冠疫情,比他们的“村BA”还早了两年呢!”我们在村里还组建了“木兰女子足球队”“木兰女子排球队”,为孩子们请了专业的老师和教练进行训练。还建了村灯光综合体育场,建看台,能承接省一级篮排球比赛的场地。采集发掘传统文化 探索传承乡土基因 (小标题)虞城县犹如一颗镶嵌在中原大地的文化明珠,以三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独特的文化景观,更因地处豫、鲁、皖三省交界的特殊位置,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孙德庚深入挖掘传承发扬当地传统文化,以文化建设激发乡村活力,赋能乡村振兴。秉持着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挖掘整理出流传于古白河两岸一代的百余篇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汇编成《虞城民间故事集》一书,以此为契机开启了一场乡村文化寻根与价值重构的实践探索。虞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其代代相传的民间叙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勾勒出巾帼英雄的精神图谱,老农讲述的“仓颉造字”将文字起源的神秘与农耕文明的质朴完美结合……文化采集仿佛敲开了一座神奇的宝库,给孙德庚带来了串串惊喜与感动——杜集镇民间艺人王建国珍藏的明代说唱抄本,填补了中原曲艺研究的空白,张庄村故事会上,七岁孩童与耄耋老人同台讲述的场景演绎跨时空的文化对话。作为一部洋溢着乡土气息著作的作者,孙德庚谦虚地认为,《虞城民间故事集》只是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一个起点,守护乡土记忆,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第一书记的感慨说也说不完 (小标题) “您为什么放弃北京优越的条件选择到艰苦的基层甘当驻村第一书记?”“当年党中央发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后,我们离党中央最近,人民日报社上上下下深受鼓舞,经过层层选拔后经中组部备案任命,很荣幸到河南基层任职第一书记。各级媒体都来采访报道,省委书记、市委书记都到村里看望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年度产业发展领头雁、“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出彩河南人”2022年感动中原人物提名、“商丘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爱岗敬业“商丘好人”、虞城县“慈善公益大使”、虞城县“五一劳动奖章”、虞城县通令嘉奖并记三等功,在中组部选派第一书记中屈指可</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绝不是一句口号,当我一到河南任上,我干啥来了?始终不能忘这个使命啊!”“当第一书记必须要有情怀,要是没有情怀,什么事儿也做不成。有了情怀,乐此不疲,干一件成一件,看到老乡们那种笑容,满足感油然而生。为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我们在村文化广场举办了首届农民书画展。“孙爷爷,我也想画!”看着孩子们满是期待的样子,为孩子们买来笔墨、颜料的我内心感慨,哪怕是有一个孩子对画画感兴趣都是值得的!“为了老乡的笑容,累死也值了!” 村民们知道我要回北京了,送来十多面锦旗,还把自家做的槐花蒸馍送给我……驻村任务快结束时,老百姓联名上书挽留。鞍山人好实在文化底蕴高 (小标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孙老师您都有哪些爱好啊?”“读书、运动,太多了,读书都是选推荐书单,文学历史、名人传记都喜欢读;说到运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各种球类,我是人民日报社的排球总教练和排球比赛的总裁判啊!“我感觉还是有点天分,好多东西感觉就像不用学似的,无师自通,去游泳,下去就开始能游;速度滑冰,穿上冰刀上冰就像模像样的滑;开车,上了驾驶位就知道挂挡、油脚配合……”在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千山田黄艺术馆,陈刚教授向孙老师一行介绍了数年前发现千山田黄石的经过,并传递出一个喜讯,千山田黄石艺术已经引起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下一步将步入国礼范畴。孙老师欣喜地说,鞍山能诞生这样的文化产品真是可喜可贺,今后将予以更多的关注。在考察鞍山高新区激光产业园高科技企业后,孙德庚表示,鞍山高新区在当前经济大环境的背景下,能够实现地区房价不降反增、企业经营从过去的亏损状态实现扭亏为盈,这不仅孕育着园区经济复苏的良好迹象,更是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最佳素材。今后,将把报社更多的优质资源带到钢都来,适合四产融合发展的好项目一定考虑优先推荐给鞍山,为这片共和国钢铁工业奠基地重振雄风加油助力!临别有感,咏颂一首——临江仙 · 喜逢德庚先生寒露秋光塞外烈,摩云山下梨鲜。茶香墨韵画书绵。纳集四海客,诚引首都贤。驻村援疆多共振,刮目报业头雁。豫东情愫辽东天。期冀降祥瑞,落户千朵莲。 </p> <p class="ql-block">全媒体记者 董树茂 编辑孙彦文 摄影孙彦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