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一(5)班十月成长纪:青春的勋章与暖意</p><p class="ql-block">当桂香漫过校园的长廊,高一(5)班的十月,在纸笔摩挲的声响里,织就了独属于少年的成长篇章。这一月,我们以月考为序,在表彰的荣光里锚定方向;以教室为家,用创意与热忱铺就温暖的港湾。</p><p class="ql-block">一、月考表彰:青春的勋章,是向上的注脚</p><p class="ql-block">十月的尾声,第一次月考的答卷落下笔墨,我们用一场表彰,为努力镀上荣光。</p><p class="ql-block">“优秀学生”的证书,是独行的星光。当赵洋溢,付易铖付等同学接过“优秀学生”奖状时,少年眼底的光,是深夜台灯下的专注,是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的执着。他们以“卓越”为标尺,把日常的点滴努力,酿成了此刻的掌声。</p><p class="ql-block">“金牌合作小组”的荣光,是并肩的温度。教室的镜头里,小组伙伴们举着奖状同框——从课堂讨论时的思维碰撞,到课后互助补弱的默契,他们把“独行快,众行远”写进了小组的故事里。每一张奖状的背后,都是课间围坐的身影,是难题前递来的草稿纸,是少年们最鲜活的“共生成长”。</p><p class="ql-block">二、班级布置:把教室,酿成青春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表彰是成长的勋章,那班级布置,便是我们给青春的“栖息地”。</p><p class="ql-block">当英语周报被裁成碎片,又以创意为线串联成墙——有人把阅读版的美文段落做成“句子书签”,挂在窗边的绳上,风一吹,字句便随着阳光轻晃;有人将写作范文里的亮眼表达,做成“灵感便利贴”,贴在书桌角,成了随时可摘的“素材锦囊”;还有人把报刊里的文化版块,拼贴成“世界之窗”,伦敦的街景、纽约的落日,在教室的墙面上铺成了少年眺望世界的眼眸。</p><p class="ql-block">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纸笔的温度:课桌上贴着自己写的“月度目标”便签,图书角的书架上,夹着同学们画的“阅读打卡表”,连黑板的边角,都写着“今日英语金句”。这一方教室,不再是冰冷的空间,而是我们用双手搭建的“青春自留地”——每一处细节,都是少年们把“生活”种进学习里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三、十月的底色:是少年,是生长,是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这个十月,高一(5)班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藏着最生动的成长:是表彰台上攥紧奖状的手心,是布置教室时沾了胶水的指尖,是英语周报里被标注了“重点”的词句,是课间有人问“这道题我讲给你听”的温柔。</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月考的试炼里懂得“耕耘”的意义,在班级布置里学会“创造”的浪漫,在彼此的陪伴里,慢慢把“我”活成了“我们”。</p><p class="ql-block">风过走廊,桂香渐淡,但少年们的成长,才刚刚开篇。下一个月,我们会带着十月的勋章,把教室的暖意揣进怀里,继续在纸笔间,写就更热烈的青春。</p><p class="ql-block">(高一5班 十月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