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广元汉中巴中赏秋游(二)--剑门关篇

蓝天

<p class="ql-block">2025.10.21.我们一行来到剑门关。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剑门天下险”等美誉 。</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北枕龙门山脉,东临嘉陵江,西达涪江,南距成都240公里,北到广元市区45公里,交通便捷。</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历史上有一百多次战争在此发生。这里还因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关楼、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维祠、姜维墓等,还有猿猱道、鸟道等险峻的栈道,以及玻璃景观平台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是从北门进南门出,不走回头路的线路:北门-1号索道上行-仙女廊-2号索道上行-悬空玻璃观景台-梁山寺(返回至悬空玻璃观景台)-2号索道下行-仙女廊(乘坐观光车)-石笋亭-绝壁廊(下观光车)-柿树坪-仙云客栈-关楼观景点-关楼-姜维守关像-北伐军行图浮雕-第一关碑-姜维神像观景点-南门。这条路线相对省力,能欣赏到半山绝壁的美景,还可体验悬空玻璃观景台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坐1号索道上行到仙女廊,我们的包厢。</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指示牌上可以看到去鸟道、猿揉道的标志。景区规定登此道的条件:预约制度:需关注“剑门关旅游区”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猿猱道每日最大承载量为1200人,鸟道每日最大承载量为6000人。体验时间:9:00-16:30。年龄限制:鸟道禁止65岁以上、5岁以下人群参与体验;猿猱道禁止60岁以上(含60岁)、7岁以下人群参与体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脑血管病、哮喘以及酒后人士等,禁止参与鸟道和猿猱道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已超龄。享受不了体检鸟道、猿揉道。</p> <p class="ql-block">小剑山</p> <p class="ql-block">沿着仙女廊前行去二号索道</p> <p class="ql-block">共登青云梯</p> <p class="ql-block">坐二号索道上山,上山途中拍鸟道、猿揉道的惊险。</p> <p class="ql-block">鸟道全长900米,其中步游道400米,路宽仅30厘米,傍着绝壁蜿蜒而上,垂直高差达110余米,呈“之”字形攀缘向上,仅能容纳一人通行。全程有护栏,游客可以抓着木桩和铁链子行走,相对猿猱道安全性较高。行走其上,可以欣赏到一线天等景观,还能看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景象,感受剑门的险峻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猿猱道 全长446米,最高落差达120米,路宽仅30厘米,最窄处不足15厘米,呈“之”字型蜿蜒于陡峭崖壁,堪称剑门关景区内最为惊险的登山道路。全程无防护栏,游客需在入口处绑上安全带,戴上安全头盔后才能攀登。这里曾是猿猴攀岩越山的行道以及当地百姓采药的便道,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说的就是这里。</p> <p class="ql-block">悬空玻璃观景台,10元可以进入。</p> <p class="ql-block">梁山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大剑山绝顶,是剑门关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 。</p> <p class="ql-block">梁山寺始建于唐,历代有修葺,清时扩建为两进四合院,建筑面积947平方米。相传为梁武帝萧衍修真之地,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梁山乃大剑山之古称,因梁武帝在此修道,故山顶寺庙得名梁山寺。</p> <p class="ql-block">坐北朝南,山门中高悬巨匾“梁山寺”三个金光大字,大门两旁柱上为黑漆鎏金楹联。正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四个字为清末翰林剑州李榕书写,殿内两侧二龙缠柱,正中塑佛像三尊,两侧侍立阿难伽耶,两壁厢塑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右侧是“藏经楼”,其余为僧房、香积厨、斋堂等。</p> <p class="ql-block">寺内有一株树龄约1500年的紫荆树,是剑门四奇之一,通体无树皮,当地俗称“痒痒树”。树下有一水池,原名八角井,传说井水无论涝旱只有半井水,且与嘉陵江水清浊同步,文革时被毁。</p> <p class="ql-block">梁山寺镇寺三宝</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坐2号索道下行,步行到仙女廊,乘坐观光车到石笋亭。</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石笋峰是剑门关景区内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之一 。</p> <p class="ql-block">位于剑门关绝壁中部,高79米,底宽27米,呈上尖下大的圆锥形,因形似竹笋而得名。它四面临空,紧偎绝壁拔地而立,通体不长一草一木,仅在尖顶上生长着一丛茂盛的灌木,犹如一名怒发冲冠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剑门雄关。</p> <p class="ql-block">沿道路继续前行到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你们爬不了鸟道,带你们走一段和鸟道近似的路,体验一下狭窄惊险的道路。我们一行平均65岁以上的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顺利通过艰险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远处已可以看见剑门关了。</p> <p class="ql-block">到达剑门关</p> <p class="ql-block">《蜀道难》(节选)——李白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剑门关的险峻地势,突出其易守难攻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剑门》——杜甫:“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诗人用“天下壮”来形容剑门关,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和重要的战略地位。</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题剑阁》——崔与之:“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词人站在剑门关上,极目远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站在关楼远眺,能清晰看到群山如剑、绝壁如削,仿佛能听见三国时的战马嘶鸣与商旅驼铃交织。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碰撞,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古人在绝境中开路、在险峰上筑关的智慧与勇气,远比诗句描述的更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的震撼,一半来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自然天险,一半来自蜀道千年间承载的历史厚重。此行走不了鸟道或猿猱道,真是一大遗憾。可真让你走,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放弃。太难走了。</p> <p class="ql-block">姜维守关像</p> <p class="ql-block">北伐军行图浮雕</p> <p class="ql-block">第一关碑</p> <p class="ql-block">姜维神像观景点,回看姜维像。</p> <p class="ql-block">走过剑门关人生无难关。</p> <p class="ql-block">出南门</p> <p class="ql-block">走出剑门关,下一景点是翠云廊,现存数千株千年古柏,漫步其中能感受“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请期待下期:翠云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