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祠承万脉,一园溯三千年——古赖国文化园,世界赖氏的精神家园”<br> 息县古赖国文化园,坐落于西周赖国故都——河南息县包信镇,是全球赖氏宗亲公认的精神家园与文化圣地。园区以“敬天法祖、明德惟馨”为理念,融合西周礼制格局与明清官式建筑精髓,在62.5亩的土地上,无声诉说着一个姓氏跨越三千年的荣光与传承。<br> 这里没有喧嚣的娱乐,只有世界赖氏总祠的庄严肃穆——840平方米的大殿内,木雕、彩绘、斗拱皆依古法营造,叔颖公圣象端坐其中,香火缭绕间,是血脉的无声对话;<br> 这里没有浮夸的装饰,却有赖氏太始祖陵园的沉静厚重——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夯土城墙、护城河遗址静静伫立,见证“以国为氏”的古老开端;<br> 这里没有刻意的炫耀,却处处彰显文化的奢华:西川楼的谱牒馆藏、大明堂的功名柱、颍川楼的全景视野……每一处细节,都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家族的礼赞。<br> 古赖国文化园,不是普通的旅游景点,而是一场关于根、关于敬、关于传承的高端文化体验。它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自显贵——因为真正的奢华,源于血脉深处的认同与文明沉淀的底气。<br>适合人群:全球赖氏宗亲、文化学者、历史爱好者、追求精神内涵的高端旅行者。<br>体验核心:寻根问祖、文化朝圣、礼制美学、静谧沉思。<br>行程安排:<br>早上指定时间、地点集合出发前往信阳息县,抵达息县古赖国文化园。入园后先在开阳门广场驻足,观赏融合明清风格与西周元素的仿古建筑,华表柱与石狮雕塑尽显古朴恢弘气势,感受"中华孝道"文化氛围的开篇序曲。深度游览核心建筑群。首先进入世界赖氏总祠,这里作为园区主体建筑,供奉着赖氏始祖叔颖公圣象及先祖列宗牌位,840平方米的殿内雕刻精美、彩绘生动,可在此了解赖氏"以国为氏"的起源与迁徙历史。随后前往北侧文王殿,在500平方米的殿宇中探寻姬姓先祖与赖国的渊源脉络,感受商周文明的厚重底蕴。探秘文化展区与纪念空间。漫步至西川楼,在文化展示厅、谱牒馆中通过史料文物解码"青铜密码""节马商周传奇"等六大主题内容,触摸三千年赖国文明印记。接着来到大明堂,观赏12根名望柱与功名福禄牌,了解为文化园建设贡献力量的宗亲事迹,感受家族传承的凝聚力。祭拜先祖与遗址凭吊。前往赖氏太始祖叔颖公陵园,这里被誉为"赖国故城",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可在此追溯西周赖国的都城遗迹,缅怀始祖叔颖公的开国功绩。若恰逢农历三月十八前后,还能见证全球赖氏宗亲祭祖大典的壮观场景,亲历宗亲联谊的文化盛事。全景漫游与文化拾遗。登上颍川楼顶层,俯瞰62.5亩园区的整体格局,功德馆与英杰堂中展示的宗亲事迹更添崇敬之情。随后沿着护城河步道前行,途经钟楼、鼓楼等附属建筑,在"血脉古风长廊"中回味家族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交融。在玄武门广场总结行程,回望这座集祭祀朝拜、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古建筑园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结束一日文化溯源之旅。后结束行程返回温馨的家。<br>以上行程:我们有权根据当地情况调整顺序,遇景点维修等非控制因素,我们有保留使用其它相关代替景点的权利!<br>服务标准:<br>1、行程所列旅游景区;<br>2、空调旅游大巴;<br>3、旅游专属陪同人员;<br>4、旅游保险;全程省心无忧!<br>注意事项:<br>1、此产品专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旅游线路;<br>2、凡参加活动者30岁以上即有礼品赠送(非正常年龄附加费50元);<br>3、凡参加活动者身体健康无重大突发疾病,如有隐瞒后果自负。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br>4、报名提醒:由于报名人员较多,请提前报名,款到留位置!<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乙巳年)祭祀轩辕公大典”,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喜庆的气息。人们身着红衣,或低声交谈,或静立等候,神情虔诚。高悬的红色横幅在风中轻轻摆动,灯笼与旗帜将古老的建筑装点得生机盎然。蓝天之下,这座承载着血脉记忆的殿堂,不再是沉默的砖瓦,而是一颗跳动的文化心脏。</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息县古赖国文化园的屋脊上,金色与朱红交相辉映,整片建筑群仿佛从历史深处缓缓苏醒。我沿着中央的红毯缓步前行,两旁殿堂静立,檐角轻挑,像是向天空诉说着千年的守望。远处田野青翠,河水如带,这份宁静中透出的庄严,让人不自觉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时光的低语。</p><p class="ql-block">园中一座古亭静静伫立,柱上镌刻着“天为斯魂,人来此地”八字,字字如钟,敲在我心上。斗拱层叠,雕梁画栋,每一道纹路都像是祖先留下的指纹。我倚栏小憩,眼前是飞檐与现代步道的交汇——传统并未远去,它就在这一步一景中,与当下温柔相拥。</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株红花正盛放,映着金色琉璃瓦的屋檐,美得不似人间。我驻足凝望,蓝天为幕,绿植为衬,那抹红像是血脉的象征,热烈而绵长。这哪里只是一座庙宇?分明是一封写给后人的家书,用飞檐作笔,以红花为墨,诉说着“根”的来处。</p> <p class="ql-block">黄瓦覆顶,飞檐如翼,几座主殿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园区深处。绿树掩映间,鸟鸣轻响,仿佛连自然也在为这片圣地低吟。我缓步走过回廊,指尖轻抚过石柱的微凉,忽然明白:所谓“万脉”,不只是族谱上的名字,更是这一砖一瓦中流淌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赖氏总祠”四个大字在蓝底金书的牌匾上熠熠生辉,红穗垂落,如泪亦如誓。这是整个园区的灵魂所在,是无数赖氏后人寻根问祖的终点。我站在门前,未敢贸然踏入,只觉那四个字背后,藏着千年的风雨与无数个晨昏的守望。</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祠堂前,黄底横幅写着“兴盛王晋进堂祖安氏祖顶路大村祠堂”,字迹厚重,气势恢宏。石柱上的雕刻讲述着迁徙、耕读、忠孝的故事,仿佛在说:无论走多远,归来时,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p> <p class="ql-block">走进王文祖祠,一尊金像端坐中央,身后雕壁繁复,两侧小像手持礼器,肃穆庄严。抬头望去,“王文祖祠”四字金光闪烁,仿佛祖先的目光穿越时空,落在每一个前来叩首的后辈身上。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香火袅袅,和心底那一声轻轻的“我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祭坛之上,黄帷低垂,红布覆像,香案前供品齐整,烛火摇曳。牌匾上“赖始氏祖”四字,如雷贯耳。我虽未参与仪式,却也能感受到那份肃穆中的温情——祭祀不是迷信,而是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是后人对来路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一条石板路笔直延伸,两旁白石柱列队而立,雕刻精美,宛如仪仗。红瓦高墙,飞檐挑空,整座建筑如巨龙盘踞,气势非凡。我走在这条通往记忆深处的路上,脚步愈发沉稳——原来,寻根不是一场旅行,而是一次归家。</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纪念碑静静矗立,层阶环绕,石栏如卫。它不刻姓名,却铭记着整个族群的集体记忆。仰头望去,蓝天白云下,那拱形顶端仿佛通向天际,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站在这里,我忽然觉得,自己不仅是游客,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正汇入那不息的脉流。</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瞰,整个文化园格局恢弘,红顶白墙,城楼巍峨,石狮镇守,城墙绵延。对称的布局不只是美学,更是一种秩序的传承。我站在观景台上,看阳光洒满屋脊,仿佛看见千年前的匠人正一砖一瓦地垒砌希望,而今日的我们,正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回望来路。</p> <p class="ql-block">田野环抱着这座古建群,金瓦在阳光下闪耀,层层飞檐如云中展翼。我沿着石阶缓缓而上,风从四野吹来,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这一刻,建筑不再是冰冷的遗存,而是大地上的诗行,吟唱着“一园溯千年”的悠远篇章。</p> <p class="ql-block">绿瓦之下,“万古流芳”四字高悬,石柱支撑起的不只是屋檐,更是一种精神的重量。我轻轻念出这四个字,心中涌起敬意——那些被铭记的名字,那些未被书写的平凡身影,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a><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息县古赖国文化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诚邀您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