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4日,第九天 早8:30冒雨向德钦挺进。路过大理崇圣寺三塔本想打个卡,却由于雨太大,无法停留,只能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为了弥补遗憾,选用2022年拍的几张照片放入美篇作为资料吧!</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由一座主塔(千寻塔)和两座小塔组成。主塔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 16 层,造型雄浑大气;两座小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10 层,风格秀丽精巧。</p> <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唐代及以后),是云南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塔后是巍峨的苍山,山间云雾缭绕;塔前有精心打理的园林植被,蓝天白云映衬下,整体景观古朴典雅,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理先到位于丽江石鼓镇的长江第一湾游览。这里是万里长江上游的重要景观节点,也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贸易与文化交流记忆,如今是丽江极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独特的江湾地貌与周边的山水田园、古镇村落相得益彰,从高空俯瞰,既有江河奔涌的磅礴气势,又有江南水乡般的秀丽婉约,是自然造化与人文积淀共同塑造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长江在此处形成一个巨大的 “Ω” 形转弯,江水呈黄褐色,环绕着绿意盎然的山地与农田,两岸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于山间,尽显山河的雄浑与灵秀。</p> <p class="ql-block"> 然后继续上高速穿过香格里拉后沿G215国道前往德钦。途中路过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与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交界处的金沙江大拐弯,它是滇川两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 区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高空俯瞰,大拐弯的几何形态极具视觉震撼力,是金沙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也是滇藏线上的著名打卡地,体现了自然力量与地理风貌的神奇融合。</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在此处同样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 “Ω” 形大拐弯,江水呈黄褐色,环绕着陡峭的山体。山间植被稀疏,岩石裸露的山体与蜿蜒的江水、沿山而建的公路共同构成了极具冲击力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快到飞来寺时,一直阴霾的天空突然露出一丝亮光,梅里雪山的从云缝中露出,大家急忙拿起手中的相机、升起无人机拍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县。主峰卡瓦格博峰巍峨挺拔,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部分山体被云雾缭绕,与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相映成趣,尽显雪山的神圣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宗教色彩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日照金山”的奇观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地标,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与信仰。可惜当时是雨季,天比较阴霾,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已是比较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观景台是观赏梅里雪山的绝佳位置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又抱着希望去飞来寺观景台拍日照金山,雾太大几乎又失望,不甘心将无人机飞到500米,没想到从云缝中拍到了不一样的“日照金山”,难得是朋友的无人机正好也进入了我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在飞来寺,错落分布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带有白色塔状建筑的观景平台,这里就是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观赏梅里雪山“日照金山”奇观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 回头望去,远处的山脉云雾缭绕,雨后一道彩虹与对面的梅里雪山遥相呼应,展现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飞来寺由面对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而闻名,是藏传佛教文化与高原自然景观结合的地标区域。</p> <p class="ql-block"> 这里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朝圣、观景。</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离开飞来寺向下一个目标西藏如美出发。</p> <p class="ql-block"> 8月16号上午10点20分,从深圳出发行驶3160公里后进入西藏芒康,正式踏上西藏的土地。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川藏、滇藏公路的交汇点,素有“西藏东大门”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进入芒康先到芒康古盐田游览。路边的风景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 芒康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有晒盐的历史。盐民们采用世代相传的“虹吸法”,用掏空的树干作为管道,利用气压差将卤水引入田垄。</p> <p class="ql-block"> 晒盐过程严格遵循自然节律,三月至五月出产色如桃花的“桃花盐”,七月至九月产出偏红色的“红盐”,每块盐田需经至少十天的阳光与风的淬炼才能凝结成盐晶。</p> <p class="ql-block"> 2008年,芒康井盐晒盐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2013年,芒康县盐井古盐田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茶马古道上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盐棚内部,下面是上面渗透下的卤水,棚顶上挂满了盐柱。</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芒康古盐田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盐井人民将盐分为结晶盐、倒挂盐、桃花盐、红盐、褐盐等五大种类进行细分销售。</p> <p class="ql-block"> 与利用假期卖盐的小女孩合影,当然也买了几袋她家的盐。</p> <p class="ql-block"> 从盐田出来,继续沿318国道前行,首先翻越海拔 4449米的红拉山哑口。</p> <p class="ql-block"> 在红拉山哑口打卡留念。这也是一路上第一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p> <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又翻越海拔4349米的拉乌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 当然,打卡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路上美景不断,这里,厚厚的云层中间被捅出一个圆圆的大洞,露出湛蓝的天空,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又略带变幻的感觉。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和谐相融,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张力的乡村山野之美。</p> <p class="ql-block"> 傍晚到达芒康县如美镇,晚宿如美镇阿辉成都酒店。</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6日,出发第十一天一早,从如美出发前往八宿,很快就又翻越318国道的最高垭口—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途径318国道邦达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美丽的高原草甸。</p> <p class="ql-block"> 远处山峦起伏,蓝天白云映衬下,展现出318国道沿线的壮美高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到达318国道上有名的七十二拐。</p> <p class="ql-block"> 318 国道上的七十二拐是川藏公路南线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的一段盘山公路。是垭口海拔 4651的米业拉山盘山公路的一段,长约 12 公里。</p> <p class="ql-block"> 公路从最低点海拔 3100 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海拔 4651 米的业拉山口,再盘旋下降至海拔 4100 米的邦达镇。这段路坡陡路险,弯道众多,有人统计其实有 130 多个弯,它被称作中国十大险峻山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过72拐所有弯路,今后人身尽是坦途。</p> <p class="ql-block"> 老川藏线上的怒江大桥承载着厚重的英雄史诗,在1988-1991年建设期间,数名筑路官兵为打通怒江天堑而牺牲,其中一位战士甚至长眠于桥墩之中。正因如此,它被称为“英雄之桥”,它不仅是联通川藏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矗立在怒江峡谷中的精神丰碑,见证着基建人“以生命筑天路”的无畏,也时刻提醒着人们:高原通途的背后,是无数英烈的热血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座大桥已被旁边新的大桥替代,成为318国道边的观赏点,在这里,过往车辆会鸣笛致敬,桥边的祭台摆满了人们敬献的食物与饮品,以此缅怀那些为路桥建设献出生命的英烈。</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的300公里的跋涉,晚上到达八宿,宿四叶草精品酒店。</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驾车到72拐的最后一个弯道结束时,看到怒江大桥的那一刻,终于松了一口气!既有“终于走完”的轻松,也有“征服这段险路”的小成就感,仍不住又停下来回头再看一眼刚才走过的“天路”。走过72拐,更对在这样陡峭的山体上开出公路,要克服塌方、暴雪、缺氧等无数困难的筑路工人产生深深的敬畏,现在我们能平稳通过,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向他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