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细雨斜织,为校园笼上一层朦胧的诗意。今天我们走进南宁市逸夫小学贤宾校区开启跟岗研修之旅。</p> <p class="ql-block"> 进入校园,随处可见的竹元素最先映入眼帘。教学楼旁的竹圃里,与墙上的校训牌相映成趣。校园以竹为魂,用竹景涵养品格,这便是校园文化里“以竹育人”的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竹君子每日一问</p> <p class="ql-block">参观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参观达达云创工作室与人工智能社团</p> <p class="ql-block"> 《小狗的小房子》“勾住”了低龄孩子的阅读兴趣, 以童话为载体,用“闯关游戏”“趣味配音”等具象化活动,将护书方法、阅读习惯融入其中,为低龄学生种下阅读兴趣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鼹鼠的月亮河》在故事里学逻辑,兼顾了情感体验与能力提升。同时以AI助手串联全程,用猜读、角色扮演等趣味形式激发兴趣,既聚焦“友情”“梦想”核心主题,又扎实传授实用读书方法,重难点突出;从封面探秘到悬念留余,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兼顾情感体验与能力提升。</p> <p class="ql-block">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利用AI技术编绘本,结合绘本,让学生再现课文内容叙述,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友谊,提升课文主题。</p> <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变废为宝有妙招》示范课上,谢老师带领同学学习《变废为宝有妙招》,包括减少垃圾、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 冯国燕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讲座核心:紧扣时代素养培养需求,以“三段式”指导课为框架,搭配校班阅读活动分层设计与书目分层推荐,精准适配学生差异。对乡村教师而言,这些实用策略解决了教学中“如何教、如何推”的难题,为乡村语文课堂注入了可落地的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 曾娴老师在语文任务群框架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真实情境为锚点,引导学生跳出被动接收。通过文本细读、矛盾探究、多维对话,将阅读转化为质疑、分析、论证的思维过程,既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锤炼逻辑思辨与精准表达能力,让语文学习从“读懂”走向“会思”,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跟岗研修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p> <p class="ql-block"> 全体学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晚上,李雨桐老师的专题讲座阐述了教育以学生为核心,借“支架”式教学搭建学习阶梯,再依据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指导,最终实现兼顾共性发展与个性成长的育人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