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故事“活”起来!《寒号鸟》课本剧表演纪实

Just do it

<h3> 当文字跳出书页,当角色走进课堂,一场充满童趣与成长的课本剧表演在二年级教室温馨上演。为了让孩子们深度理解《寒号鸟》的课文内涵,将语文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我们以课本为蓝本,组织了本次课本剧表演活动,旨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协作,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语言魅力,提升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与责任担当。<br> <br> 活动筹备阶段,孩子们的热情超乎预期。课后,各小组迅速分工:有的同学主动担任编剧,认真梳理课文脉络、打磨台词;有的同学争当演员,反复揣摩角色语气与动作;还有的同学化身“幕后功臣”,精心制作简易道具、布置表演场景。指导时,我常会提醒:“说话时看着同伴的眼睛,动作再夸张一点,角色就更鲜活啦!”小导演们也有模有样:“咱们再顺一遍台词,寒号鸟偷懒时要拖长声音哦!”从背诵台词到配合走位,从眼神交流到情感表达,孩子们相互讨论、彼此鼓励,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小组的智慧与汗水。<br>  <br>  <br></h3> <h3>  讲台上,小演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自信大方。“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一定就垒窝!”饰演寒号鸟的同学皱着眉头、缩着肩膀,语气里满是懊悔与急切;喜鹊的扮演者则昂首挺胸,脆生生地喊着:“快垒窝呀,冬天可冷啦!”经典情节被演绎得惟妙惟肖。台下同学认真观看、热烈鼓掌,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这场表演,孩子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勤劳才能安居乐业,懒惰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肢体表现和临场应变能力,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快乐与力量。<br>  一起欣赏他们的表演吧!</h3> <h3> 本次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潜藏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但反思过程,也发现一些可优化之处:部分小组的台词衔接不够流畅,少数孩子的角色参与度有待提升。未来,我们将在课前给予更多针对性指导,设计更细致的分工方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光发热。<br> <br>  <br>  <br></h3> <h3>  课本剧是语文学习的生动延伸,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快乐舞台。愿这场充满意义的表演,成为孩子们语文学习路上的珍贵回忆,也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保持这份探索与热爱,在语文的世界里收获更多成长与惊喜!<b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