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旅一月碎碎念4·,尔湾-圣地亚哥(上)

陈国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0916</b></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的观光地是圣地亚哥,也叫圣迭戈。</p><p class="ql-block"> 旅美时间有限,我们在加州选定的目的地就是沿海三重镇:洛杉矶、旧金山和圣地亚哥。你只要稍微留心一下这三座城市的名称,就觉得与西班牙有着丝丝连连的关系。就说这圣地亚哥,西班牙语为“Santiago”,作为地名,在全球范围内据说有46个之多。西班牙本国有,是天主教的三大圣城之一;智利有,且贵为国家首都,是政治经济、济和文化中心;古巴有,是仅次于哈瓦那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港口”。此外墨西哥、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巴拿马、委内瑞拉等国都有,即使远在非洲的佛得角,“圣地亚哥”也无远弗届地光临了。说到这儿,您可能已经发现,这些“圣地亚哥”基本位于美洲,且多为操西班牙语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我查资料发现,相传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各在西班牙传教期间去世,其遗骨葬于加利西亚地区,813年当地农夫发现墓地并建立教堂,城市由此得名“圣地亚哥”。这是世界上最早以“圣地亚哥”命名的城市。在基督教中,“圣雅各”的名字被认为吉利和神圣,故而被广泛采用。由于西班牙曾是美洲最大的殖民国,常常每占一地,便以本国城市拷贝命名,宗教与殖民,再加上文化认同,“圣地亚哥”就在美洲遍地开花了。不仅是地名,人名也是如此,西班牙语国家中叫“圣地亚哥”者多如牛毛,犹如中国的“阿毛”“小花”之类。西方文学作品中,名为圣地亚哥的人物也不胜枚举,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就叫作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  至于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为何也作如此名,是因为这儿历史上就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在此设立了传教点和军港。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体系中独立出来后,这儿就成了墨西哥领土。只是后来,美国用武力吞并了墨西哥的大量国土,其中就包括圣地亚哥在内的加利福尼亚州。</p> <p class="ql-block">  本来L已经为我们在洛杉矶的几天规划好了行程,圣地亚哥是重点之一,只是他今日突然身体不适,且体温升高,即便如此,他还想戴上口罩开车带我们游玩。我们得知此情,看着略显憔悴的他,既感动又内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带病陪游了。Y的老领导正好在洛杉矶小住,在我们入美前就商定,要留一天时间让他“尽尽地主之谊”。早晨电话联系,立马OK,今天就由他带领我们游览圣地亚哥。上午九点,这位老领导携夫人和公子开车来到了尔湾,其公子多年前就到美国留学深造,如今已在洛杉矶创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老领导年届耄耋,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不但表达流畅,而且步履轻捷,我们年轻他十多岁,却深感自愧不如。只见他如指挥若定的大将,选择景点,确定路线,辨认方向,全都干脆利落,一路还解说当地风土人情,简直是位美国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号公路和1号公路</b></p><p class="ql-block"> 老领导的公子开车既快又稳,沿着美国5号州际公路(I-5 South)从北往南纵情驰骋。这5号公路是美国西海岸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北起华盛顿州与加拿大的边界,南连圣地亚哥与墨西哥的边界,沿途串起西雅图、波兰特、萨克拉门托、旧金山和洛杉矶,全长2222.97公里。到过美国西海岸的朋友大多知道1号公路,道路沿着山崖、海洋和森林,风光绝佳,被《国家地理》评为“一生必去”的路线。17年前我就曾从这条路由洛杉矶前往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的,沿途胜景至今记忆犹新。今天重走该路,再睹旧景,却听闻是5号公路,还心生疑惑。后来在老领导的解释下才明就里。所谓“1号公路”是加州的州公路,相当于我国的省道,而5号州际公路则为国道。由于1号公路从北端的门多西诺县与I-5并行汇合,其主干道一直到洛杉矶南端的达纳角。这也就是有些人会把1号公路与5号洲际公路混为一谈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从尔湾L的家到圣地亚哥大约130多公里,行车将近1.5小时。起初一段,道路缓起缓伏,穿行在丘陵与平原之间,途中不断有小镇、森林从窗外闪过,沿路车流不断,还时有身着彩色服装的骑行者与我们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不久我们的车子在达纳角附近切入了太平洋海岸公路(Pacific Coast Hwy),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仍然是1号公路,是其在南加州的路段,但已不是1号公路的主线。刚刚还是人车涌流的市镇,仅仅翻过了一座小小的山坡,我们就一下扑入了太平洋的怀抱。海阔天空,大洋无垠,开阔的视野让我们的心境豁然开朗。面对这依山傍海的景色,老领导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附近上山就可以滑雪,下山就可以游泳,真是人间至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拉霍尔海湾的“精灵”</b></p><p class="ql-block"> 十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到达拉霍尔海湾。这里距圣地亚哥市区大约还有15公里,是L为我们选定的第一个观光地。海岸上悬崖陡立,或凹或凸,形成了几个小小海岬,岬外风平浪静,岬内波涌浪卷。</p> <p class="ql-block">  仅此而已固可娱目爽怀,但更吸人眼球的是这峡湾中的“精灵”。一处悬崖下,巨石如卵,参差叠累之间皆是海豹,黄的灰的,大的小的,卧的蹲的,摇头摆尾的兀自显摆的,仰躺沙滩享受晒阳光的,还有摩胸交颈搞不清是亲昵还是斗殴,海豹呱呱呱地鸣叫,不知是郁闷怪叫还是开心唱歌。它们各呈其色,各展其态,个个目中无人,水中的泳者,岸上的观者,全然不屑一顾。有一只海豹,宛如海豹中的“金刚”,身形硕大,一会儿昂首望天,一会儿曲颈埋首,在海水中半隐半露,就像一块黑色的大礁石。这些海豹在岸上行动笨拙,步态蹒跚,一旦进入水里动作丝滑灵动,像精灵般出没窜游。</p> <p class="ql-block">  悬崖也不同寻常,上平中空,崖身是个洞穴,洞中是海豹的世界,崖顶是鸟儿的天堂。鸟的体型很大,尖长的喙下垂着松软的肉袋,那是捕鱼高手鹈鹕;更远处还有成群的海鸥,或在海面轻盈翔舞,或在沙滩悠闲踱步。</p> <p class="ql-block"> 人也没闲着,峡湾里不仅岸上有观赏者,海里还有不少游泳者,有的穿着潜泳服,在海中上浮下潜,一会儿与海鸟嬉游,一会儿逗着海豹,殊不知海豹和海鸟全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游走墨西哥老城</b></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是Old Town,即墨西哥老城,现在看来也就是个小集镇。不过你决不能因此小觑它,作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发源地,老城有着25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五十年,也就是1602年,西班牙的探险船队就在这里插上国旗,并宣布此地为西班牙王国的领土。1769年,加州的第一座城市在此拔地而起,作为西班牙和欧洲人定居的起点,老城中除了弥漫着西班牙殖民的遗风余韵外,只要你有心就不难发现印第安人原住地、墨西哥移民,以及加州的诞生的印记。虽然已是九月中旬,但南加州正午的太阳依旧灼人。我们在老城逛荡时已近中午,不远处教堂庄严沉稳地矗立在路边,周边山头上星散着精致的别墅。历史文化步行街上店铺如林,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有的店铺里还悬缀着飞旋放光的小转盘。据说,这条街原来是西班牙家庭和士兵通往花园和草地的必经之路,过往多了便建成街市,老城也由此诞生。也许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街头人流稀少,多少有些萧条落寞,或许当年的老城就是如此的古朴和宁静吧。</p> <p class="ql-block">  与此不相称是暴烈的阳光,暴晒之下我们的游兴也有些阑珊。肚子也恰逢其时地唱起了空城计,打尖成了首要问题。17年前我曾经到过圣地亚哥,并由此出境到了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记忆中那城市比较凌乱,山坡上房舍层层堆叠,街头巷尾衣着奇异、身纹花图的壮汉用诡异的目光打量着我们,本来打算吃顿墨西哥餐的,一见此景顿时打了退堂鼓。现在我们到了墨西哥老城,旧时记忆又浮上脑海,找一家墨西哥餐厅,尝一尝墨西哥风味餐也就顺理成章。街道旁的花树小径深处,一个庭院露天门楣上标着“餐馆 玛丽亚之家”的字样,正是一家墨西哥餐厅。院中阳伞下的一方方餐桌便是一片片宜人的清凉世界。落座之后,老领导的儿子是内行,他首先选了份典型的墨餐,名叫“塔克”,类似一个套餐:一钵像是肉糜与果丁混合的羹糊糊,乍看还真不敢下口;一份用油炸面片半裹着蔬菜卷和一个类似我国春卷之类的点心,上面浇淋着一层不知名的调料;另外还有一捧酸米饭,类似新疆的抓饭。其余人根据菜单各自选了一份,我也不知道吃啥,见到有“牛肉卷饼”就随意要了一份。结果端来后发现类似于煎饼包肉,牛肉货真价实,味道也不错,只是块头很大,像我这样的壮汉一个人也难以消受,只好与他人分而食之。妻子要了份汉堡,鸡肉加蔬菜,我尝了一下味道尚可。也有的点了个蔬菜条,紫包菜丝和土豆丁丝,奶酪太多,吃起来很腻人。</p> <p class="ql-block">  老城游毕,下一目的地乃是我心仪已久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这厮现已退役,正静泊于圣地亚哥军港,等着俺的光临哩!<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