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才艺的赵本山

清泉映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提到赵本山,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小品王”——他往舞台上一站,抖个包袱就能让全国观众笑出声。但这张弹钢琴的视频,却展示了他才艺的另一角:原来这位喜剧大师,藏着不少“跨界技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的才艺,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早年在东北民间,他就把二人转的唱、扮、舞、绝,练得通透,扇子功、手绢功信手拈来;后来演小品,又把相声的“抖包袱”、戏曲的“身段”揉进喜剧里,让《卖拐》《不差钱》成了国民记忆。而弹钢琴的画面,更像个有趣的注脚:他不是“只会搞笑”,反而愿意尝试新鲜的表达形式,哪怕只是即兴弹上一段,也透着对艺术的松弛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赵本山的才艺,本质是“接地气的鲜活”。不管是二人转的土味幽默,还是偶尔露一手的钢琴,都没端着“艺术家”的架子——他的本事,是让观众觉得“这就是身边的能人”,既能把田间地头的乐子搬上春晚,也能在钢琴露出和普通人一样的好奇与开心。这种“什么都能玩明白”的通透,才是他真正的“才艺内核”。</p><p class="ql-block">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不是为某些特殊人物服务的。不要用所谓的“不高雅”来描黑本山艺术,更不能用“教育人”的面孔和口口声声的“正能量”来打压本山艺术……</p><p class="ql-block">央视春晚没有了赵本山,收视率大幅度下降,老百姓都认为:央视春晚是占用年三十人们渴望欢乐的大好时光,在上空洞的政治课……能否让赵本山重返春晚的大舞台,是全国老百姓的渴望与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