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场知识与热爱的双重盛宴:电海中学初级中学化学2组新教师跟岗培训纪行

天下无敌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上午,我们化学新教师团队带着听课记录本,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开启了一场关于化学学科的教学智慧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我们新老师去听了林老师的课,本节课上的是化合价。老师以化学式分类为切入点,从宏观微观角度梳理知识脉络。当讲到化合价标法时,林老师利用黑板清晰的标注瞬间让抽象概念落地,写化学式时更是把知识点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们也收益颇丰。</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听的是王老师的课,本节课上的是元素,同样干货满满。老师从元素符号的三层意义(表示元素、一个原子、物质)讲起,又延伸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把微观世界的逻辑梳理得明明白白。</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优秀教师都能把知识的逻辑变成学生能懂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这正是我们作为新教师要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下午,我们在电海中学初级中学会议室进行了深入的跟岗培训活动,核心内容是对林老师与王老师的化学课进行评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课堂的主流思想。</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对林老师的《化合价》和王老师的《元素周期表》两节课进行了评议。周熙旭老师认为,林老师的课程通过生活化的类比和扎实的讲练结合,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实效性;王老师的课则胜在设计新颖与信息技术融合,结合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节课风格迥异,但都精彩纷呈,为我们提供了传统与创新教学理念的鲜活范例。</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围绕现代课堂的主流思想和教学模式展开了热烈探讨。讨论形成了明确共识:当代教学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课堂的中心必须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同时,我们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让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促进学习。大家还深入交流了项目式学习(PBL)、合作探究与混合式学习等模式的实践应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