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西域西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9543395</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比利斯夜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庆长假在格鲁吉亚高加索山区徒步结束返回第比利斯,由于往返航班排期原因,在第比利斯多停留了一天半时间,顺便给自己安排了城市漫步(City Walk)。这样格鲁吉亚9天的游程除了两天在路上,其他日程基本都有徒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契斯哈蒂圣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7日上午组团社安排最后一个行程:到距离首都第比利斯20公里的姆茨赫塔,游览十字修道院和生命之柱大教堂。前者屹立在两河交汇处的山岩上,后者在山下姆茨赫塔老城中心,相互瞭望。传说格鲁吉亚的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圣尼诺在季瓦里修道院立起了十字架,依此基督教开始在南高加索地区传播,所以,石墙斑驳的修道院就成为了高加索的精神家园;生命之柱大教堂的传说是这样的:公元1世纪一个叫Elias的犹太人带着耶稣长袍来到此地,他姐姐碰到圣物后情绪激动万分后死去,就连同圣物一起下葬。后来坟墓长出一棵参天雪松,利用这棵雪松建造教堂的柱子(早先高加索地区教堂为木制),建造过程中第七根柱子突然浮在空中,圣尼诺祈祷了一晚上才落下来,后来就传说“神圣的第七根柱子”流出的液体可治愈他人。生命之柱大教堂为格鲁吉亚第一座教堂,与斯特潘茨明达圣三一教堂、库塔伊西巴格拉特主教堂并称为格鲁吉亚古代遗留至今的三大大教堂。如今的教堂是公元11世纪在原教堂原址上修建的第三代建筑,由格鲁吉亚建筑师阿苏基兹于1029年建造,教堂高54米。教堂内有拜占庭风格的壁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4年姆茨赫塔因为它的宗教地位和众多的古迹,整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姆茨赫塔季瓦里(十字)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姆茨赫塔生命之柱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命之柱大教堂内宗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大教堂内的石头教堂,是14世纪初仿照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雕刻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堂内埋藏着圣袍墓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为阴天,水汽凝结物导致从季瓦里(十字)修道院所在山顶俯瞰姆茨赫塔城镇风景不太通透。与东方景区一样,生命之柱大教堂石墙外面是旅游一条街:餐饮、毛毯特产、纪念品。自理午餐,买了一杯石榴汁和肉馅饼。还买了五颜六色的淀粉与蜂蜜包裹的榛子、核桃带回家,结果小朋友认为颜色太鲜艳不敢吃。约14时游程结束,返回第比利斯市区就算散团了。我之前已经办好续住手续,所以也没有更换酒店房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冰箱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核桃、榛子,用蜂蜜、淀粉与色素包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5:30与团友LEO打车去Mtatsminda(姆塔斯明达,意为圣山),准备看第比利斯夜景。姆塔斯明达山建有摩天轮与电视塔,是第比利斯制高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俯瞰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姆塔斯明达山索道上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姆塔斯明达山有四个途径:徒步、轨道车(小火车)、索道、公交车或者打车。我们下榻酒店位于新城区,既然打车了就直接到山顶公园吧。我以为从老城区铺石路出来,应该很快就到了,实际上山路弯弯绕绕,到了山顶还有很长的一段平路,且有三、四部公交车可以抵达,山上隐藏有半山别墅,别有风貌。约16:30下车,入园后即是轨道车上站,一座四至五层的建筑,一层为餐厅,餐厅旁有个较大的观景平台,可惜树林茂盛。故我们沿着平台往西走,靠近电视塔和索道上站的位置,这里视野更开阔些,可以一览老城区、库拉河、里克公园和圣三一教堂,以及西北、东北远处的新城。考虑到时间有限,我们并没有到公园的西南方向看落日,而是观察城区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依次转移落日光辉。18:40圣三一教堂开始亮灯,然后周边的民居也点点滴滴点亮。西方人的审美主要突出建筑本身与城市布局而不是过分灯光包装,圣三一教堂的周围也没有建设过于现代化玻璃幕墙或者液晶大屏楼宇,避免喧宾夺主。蓝调下那一侧山坡灯光恰似众星拱月,突出了圣三一教堂在库拉河右岸的崇高地位。圣山上的电视塔此时也变换着紫色、粉色和红色等色彩。此刻也先后见到了徒步大会的6个团友。大约19:40,我们四个团友乘坐轨道车下山,一起打车回到酒店。然后与LEO 出门吃个夜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三一大教堂亮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近景为第比利斯大饭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8日星期三。7时多到酒店一层餐厅用餐,约8时寄存好行李坐上网约车出发圣三一教堂。大教堂建筑群包括院墙、钟楼、大教堂、小礼拜堂等,是格鲁吉亚1991年独立以后建造的,主建筑高近100米,从第比利斯南侧老城区各个角度几乎都能看到它伟岸的身躯。8:42太阳刚刚出来不久。教堂区人比较少,在大教堂外围绕了半圈,从东侧门进入,教堂内正在举行一个活动。东正教教堂内雕塑较少,新建筑内部文物也不多,但仰观还是比较巍峨。参观了半个多小时后出门,又绕着教堂逆时针走了一边,园区内种植有各色玫瑰和油橄榄,这似乎是我第一次接触长着果实的油橄榄,目睹实物区分开橄榄与油橄榄:除了绿色果实相似,枝叶则相差较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三一教堂远眺姆塔斯明达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油橄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时左右沿着倾斜的砾石路慢慢走到库拉河边,出租车在旁边排队缓慢地驾驶。在巴拉塔什维利大桥地下通道看到了部分涂鸦,与南美拉丁区的抽象和色彩浓郁的风格不同,这种以黑白素描为主的涂鸦更像是连环画。从过街通道出来即为里克公园,左边是总统府,隔河为老城区,前方为钢管与玻璃建成的和平桥连接两岸。总统府底下往东至展厅高边坡下划为旅游大巴停靠点,停着十来部旅游大巴,里克公园河滨路也是当地旅行社集中办公的地方。热气球旁的索道站横渡库拉河往格鲁吉亚之母雕像所在山脊。但我决定上午先游玩老城区,傍晚时分再上去俯瞰第比利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桥下的涂鸦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1时从和平桥过河到锡安主教座堂内参观,该教堂始建于6至7世纪,屡坏屡修,现主体建筑为13世纪重建,在圣三一教堂未修建前,是格鲁吉亚东正教的座堂。从西侧门入内参观,刚好光线从东侧窗户撒向顶上大吊灯和祷告席,自有一种神秘氛围。接近11:30从后门出来进入老城区,刚开始的街道较窄,一些店铺门口泊车时对侧的小车都过不了。在一家面包店购买了一个肉馅饼和可口可乐当点心(之前导游尤里介绍说格鲁吉亚水质很好,本地产的可口可乐很畅销),就在路边条凳坐下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锡安主教座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比利斯老城行道树以悬铃木为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午12时抵达自由广场,广场南侧为第比利斯的市政厅。据说广场中央的主雕塑之前为列宁雕像,现在换成金色的圣乔治。广场没有想像的大,西北侧另辟有一个小公园,有一座喷水池。但毕竟是市中心吧,平时有集会人应该比较多。但是今天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嘈杂的吆喝,除了观光客就是零星的摊贩(卖花与卖旧书)还有揽客的司机。周边大楼一层沿街有多个换汇点。之前领队与地接社一直忐忑10月4日第比利斯市长选举会有多日的集会活动,可实际上10月5日就结束了。地下通道与贵阳的某个街区一样,开辟有小商品摊位,倒也琳琅满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卖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街头弈棋(西洋双陆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售卖旧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自由广场逆时针转了一圈,想起了原先在大巴车上团友聊到的博物馆,就用APP搜索下,就在自由广场附近的鲁斯塔韦利大街(可能是老城区最宽的街道),步行3分钟左右。进门后跟着一群来参观的小学生走近一层展厅,却被管理员喊住了。原来游客需要购票:40拉里,然后寄存背包和饮水。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为苏联时期建筑,2005年关闭一段时期,现在恢复开放。一楼为早期人类进化史馆、动物标本馆;我一扫而过,快速上二楼“考古宝藏馆”,里头展出格鲁吉亚境内公元前到古典时代末期考古挖掘的的贵金属制品、首饰、古代兵器、起居用品和民族服饰等。三楼是“苏联时期博物馆”(1921~1991年),从一战、二战讲到格鲁吉亚独立以及南奥塞替分离,主要陈列苏联时期雾气装备、苏联地图和各加盟共和国旗帜、斯大林照片等;四楼则有国王画像和近现代格鲁吉亚军官和士兵武器、佩饰等。</span></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青铜时代晚期与铁器时代早期考古展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铜狮子与角斗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殿戒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近代军官武器、佩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个人对高加索地区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我参观了一个多小时才准备离开。沿着中央大楼梯一层一层往下走,走到一层时才发觉还有负一层,为黄金特展馆。此刻才想起博物馆大门外的特展招幌。难怪刚到一层动物标本馆并未看到那群小学生,而是到了二楼古典时期展厅后才陆陆续续跟进来小学生,他们参观顺序是优先到负一层特展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来博物馆参观的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列王画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斯大林的办公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格鲁吉亚现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黄金特展馆展品为格鲁吉亚境内发现的上古和古典时期金银制品。介绍认为格鲁吉亚黄金加工工艺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大墓葬文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2.“科尔基斯王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至3世纪);3.卡特利王国~色雷斯王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基本上都是希腊化时期以及此前文明蒙昧时期的。布展设计体现了格鲁吉亚人对自身历史悠久的自豪理念,而对后面的拜占庭、阿拉伯、鞑靼、突厥人占领时期则有意忽略。在幽暗灯光下,各类金银珠宝制品和挖掘出来的古代钱币仿佛在述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帧又一帧故事。比如科尔基斯金羊毛的故事。虽然出境多次,但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的博物馆参观最长时间的一次,恍惚中拿出背包出门,已经是下午14:10,整整呆了100分钟(之前也仅有陕博、川博、湘博超过此时长)。门口站立着一群等待另外一拨预约参观的中小学生的老师。返回自由广场,再兑换了100美元的格鲁吉亚币以备需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镇馆展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钱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着普希金街城墙往奥贝利阿尼广场(Orbeliani Square)行走,这一带历史上属于波斯人、阿拉伯、突厥人总督府所在地,是老城区的核心区域,有一些残破的城墙,还有一个红色的旅游咨询亭。美女看到东方面孔站立在窗前,就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问有没有第比利斯的旅游地图,美女说没有。确实现在都使用手机APP 。14:40右拐进入一条步行街,误打误撞来到了网红打卡点木偶人钟楼,大中午的,也不是木偶人演出的时间点。我在旁边瞄了一会就转入附近的安契斯哈蒂圣殿,圣殿外墙为砖建筑,看起来比距离不远的锡安主教座堂还要古老。这一带的往山麓走即是硫磺温泉浴室。但我准备离开老城,过库拉河回到里克公园准备乘坐缆车上格鲁吉亚之母雕塑所在山梁。现在参团游我一般懒得去做攻略,所以我并不清楚徒步登山要花多少时间,况且我还要游览库拉河边的梅特希教堂和右岸的部分城区。</span></p> <p class="ql-block">竞选并获连任的第比利斯市长卡哈·卡拉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木偶人钟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契斯哈蒂圣殿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比利斯之父”瓦赫唐一世骑马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约15:25我漫步到梅特希教堂,教堂最早建于5世纪,后经几次重建。19世纪沙俄时期教堂曾经作为监狱使用,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被关押在此。教堂下平台有一座“第比利斯之父”瓦赫唐一世的骑马雕像,面向库拉河。教堂内部较小,5分钟后我就出门了。正好看到平台有一对新人以及一群伴郎伴娘在拍婚纱照,我不了解他们是已经在教堂内举行过仪式还是婚礼仪式前的等待时光。于是在旁蹭拍了几张,与北欧人不同,新郎新娘他们还是很愿意分享快乐的。考虑到乘坐缆车还可能要排队,我与他们挥手作别,下到里克公园缆车站下站。缆车费用5拉里,办卡2拉里,缆车内部可以乘坐6~8人,从右岸飞越库拉河到山上的纳里卡拉城堡。这是我事后才了解到的。那时我抵达上站后,快速穿过沿途的商贩摊位,双目盯着塑像方向往山梁西面走,也就没有注意到南侧的断崖与古堡,也许是被商铺的遮阳伞挡住了视线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格鲁吉亚之母雕像建于建于1958年,象征了格鲁吉亚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尊铝制雕像高20米,面向第比利斯城区,她左手托葡萄酒碗,右手执剑,象征了格鲁吉亚人对待敌人和朋友的态度,与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表达的情绪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格鲁吉亚之母雕像所在的山脊线较窄,约十多米,加上树木的遮蔽,所以东西两侧的构图都不好。塑像下有一个男子在弹唱。山脊北侧为山地公园,但土质较为疏松。有长短不一的简易徒步道,适合市民休闲。雕像右侧下有一个约4平米的小平台,摆着一个可旋转的手机自拍杆,号称可以360度俯瞰第比利斯,如姆斯明达山、第比利斯饭店大厦、老城区自由广场、库拉河、里克公园、远处的新城。我刚到时,空无一人,后来来了一个小伙子守着,我才明白是一个收费摊位。但是不影响他人在这位置与格鲁吉亚之母雕像合影,不像我们的虎跳峡高路有些人站着某打卡点收费。我在山脊上来回溜达,等待日落时光。17时后看到领队啊犇带着四位美女从老城区徒步上来。他散团后将行李放在老城区客栈。格鲁吉亚之母所在的山脊也是拍照日落后圣三一教堂的机位,但是由于海拔低(约500米)且与大教堂不是平行线,效果会逊于姆塔斯明达山。电视塔与圣三一大教堂的连线相当于第比利斯城市的中轴线。</span></p> <p class="ql-block">俯瞰库拉河、和平桥、里克公园内音乐厅以及第比利斯锡安主教坐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纳里卡拉古堡下的咖啡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远眺自由广场与第比利斯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团友LEO今日身体不适,一整天呆在酒店未出门。17:34发微信语音询问我何时返回酒店,昨晚我们约好一起打车去机场。返程航班是夜间22:40起飞。那天日落时间约为17:49,我回复约19时返回酒店。约17:30,里克公园的热气球开始上升、缓缓靠近圣三一教堂,并在教堂的包着纯金的穹顶西南侧停留,我想这项收费项目是让游客体验“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的,可惜这两天第比利斯城市上空太干净了,且库拉河北岸山坡海拔也不够。我不能等待到圣三一教堂亮灯时刻,18:20开始从北侧登山小道下山,越到山下,岩石越是破碎,半山腰教堂靠山一侧还拉起了金属防护网。过了教堂,便是石子铺设的马路。18:43灯光下来到硫磺谷的一条悬铃木干道,打开“ andex Go”约车,之后显示要等待15分钟。APP显示车辆根本挪不动。6分钟后我无奈取消,然后穿过锡安主教座堂来到欧洲大街(其实也就四车道且中间没有隔离带)重新订车。这时双向的车流量非常多,我站在街道的北侧,LEO语音显示去机场前还有一个小任务,我站在街道南侧,焦急看着APP上网约车缓慢挪动。17:50左右网约车终于来了,却在街道的北侧。司机从窗户伸出头来向我又喊又摆手。很佩服司机的敏锐,他是怎么知道北侧路旁一众等车人群中的我!上车后我抓紧时间与LEO联系,告知由于堵车没有时间去超市买吃的,只能到机场候机厅吃快餐了。这个时间点道路相当拥挤,我猜想有相当一部分是和我们一样打车回新城区酒店或直接去机场侯机的同胞们。司机在进入新城区的时候避开大路拐进小巷,45度的爬坡路,但还是在19:45抵达希尔顿花园酒店。LEO应该等急了,我取了寄存行李又花了40多分钟到达第比利斯国际机场。补充一点,第比利斯网约车费用相对友好,从酒店至机场45分钟车程费用仅34拉里,到机场后司机认为替我们搬动行李增加了6拉里的小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旅游包车揽客司机</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热气球飞临圣三一大教堂金色穹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比利斯城市漫步从圣三一教堂开始,至锡安主教座堂南侧的老街结束,全程13.1公里,耗时8小时,其中移动历时4小时12分钟,说明在博物馆参观以及格鲁吉亚之母雕像所在山脊闲逛时间近半。期待今后有机会在罗马或者巴黎也能有充裕的时间随心漫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