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24日川西游(三)

郑文华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第一个景点是四川阿坝州卓克基吐司官寨,这是到达卓克基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对岸是民居。过去是为官寨服务的各类人员住宅。我们曾经走进,观察房子和道路。房子依山而建,坡道狭窄。</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吐司官寨</p><p class="ql-block">我第二次来到这里,主体建筑依然,里面的展览保留了中国共产党会议的陈设,增加了民族风俗内容,增加了土司抗日内容。</p> <p class="ql-block">官寨入口</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是由四组碉楼组合为封闭式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西索村,占地面积14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p><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是由四组碉楼组合为封闭式的四合院,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略呈正方形,中轴线对称布局。它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数千年积累的建筑技术之精华,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卓克基土司官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索观瀛 卓克基土司</p><p class="ql-block">索观瀛(1900年—1967年11月7日),号海寰,男,藏族,藏名索郎泽郎,汶川绵虒人,出生于汶川县瓦寺土司世家,承袭马尔康县卓克基第17代土司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索观瀛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p><p class="ql-block">索观赢执政期间,立志改革,引种高产玉米,增加粮食产量,倡导清洁卫生,改变风俗陋习。修建水利。对本地有一定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献金抗日</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卓克基土司索观瀛认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与值日的大头人商议后,及时派世居卓克基的生意人路焕章带队,组成卓克基部落抗日捐献队,驮上白银和鹿茸、贝母等名贵中药材,前往成都</p><p class="ql-block">向省政府捐献,表达土司部落为国家分忧、支持政府抗战的决心。抗战期间,时任民国政府中央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得知卓克基土司索观瀛为抗日捐款一事,亲笔题词“献金抗日”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卓克基土司官寨住宿一周,在官寨二楼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吐司官寨一侧外观</p> <p class="ql-block">与官寨一河之隔,过桥就是民居</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民居比以前好多了,道路宽阔,房屋高大,外观漂亮。有不少民宿,有不少美术生来到这里写生作画。</p> <p class="ql-block">画家们在这里美术创作</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在卓克基官寨附近,有座红军长征纪念馆,但我们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奶子沟风景区</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至马尔康的要道之间。</p><p class="ql-block">“奶子沟”在藏语中是美丽富饶、幸福安宁之意。这里彩林丰茂,阳光灿烂,氧气充足。</p> <p class="ql-block">雪山,森林。</p> <p class="ql-block">高山湖泊</p> <p class="ql-block">景区秋色</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来到羊茸哈德藏寨入口,这里被称为是最美的寨子。</p> <p class="ql-block">古老皮质转经轮</p><p class="ql-block">上面黒石板是藏经石刻</p> <p class="ql-block">转经纶上绘制的美丽图案,是古老文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民居,有豪华之感。</p> <p class="ql-block">村里人告诉我们,他们是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按照规划给每户划分了地基,政府给每人建房补助,自己投入大部分资金,盖起来房屋。他们说现在生活很好。</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白塔</p> <p class="ql-block">民居门口</p> <p class="ql-block">走进藏家,内部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有人开车给一户人家送菜,主人不在家,菜放在门外的架子上,是预订的。这里房屋门开着,可以随意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七彩甲足藏寨</p><p class="ql-block">另一个藏族寨子,特色是房屋外墙绘了彩画,仿佛进入了童话故事里。</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金色盖在屋顶。</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妇女,和她聊天。她很健谈,告诉我们,他们也是从高山迁移下来的,自己盖好房屋后,政府派人给每户外墙绘画,我们的村名因此改名叫七彩甲足村(以前叫甲足村)。疫情前这里民宿生意很好,有时客人来了都没有房间了。我们说以后还会好的。</p> <p class="ql-block">10月23日 游览达古冰川</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此行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最冷的地方。大家都穿上了冬装。</p><p class="ql-block">此时是阴天,不知会不会有晴天。如果到上面是阴雨天,那就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乘索道到达谷冰川山上。</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里拍到的山顶太阳。</p> <p class="ql-block">到达达谷冰川顶部,这里海拔4860米。</p><p class="ql-block">太阳高照,感觉温暖。寒冷的担心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古冰川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马桥,系现代山地冰川。</p><p class="ql-block">风景游览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面积632平方千米。景区内共有现代冰川13条,冰面积6.04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2年,日本科学家在卫星上发现了达古冰川。同年8月,科学家登上了达古冰川对其进行了一周的考察,并认为达古冰川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也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变化着的雪山云海。</p><p class="ql-block">有点乘飞机的感觉,我们在云彩之上。</p><p class="ql-block">也说明山下是阴雨天。</p> <p class="ql-block">达谷冰川梢低地方,有一个小冰川湖,称为眼泪湖。这是达谷冰川的地理标志。</p> <p class="ql-block">拥抱冰川湖</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排队在打卡</p> <p class="ql-block">站在冰川顶上,四周冰雪洁白,伸手直指蓝天,多么豪迈,多么神气。</p> <p class="ql-block">冰斗</p> <p class="ql-block">像天外来物吗?</p> <p class="ql-block">云海</p> <p class="ql-block">冰川顶上的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从休息厅看外面冰雪奇缘</p> <p class="ql-block">这里依然红旗飘飘</p> <p class="ql-block">道路上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达谷冰川山下的达谷湖</p> <p class="ql-block">高山湖泊,静谧豁达</p> <p class="ql-block">湖边秋色斑斓</p> <p class="ql-block">松树翠绿挺拔,护卫雪山和湖泊。</p> <p class="ql-block">藏莤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它们的家</p> <p class="ql-block">红军桥</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7日,红军在此地与当地反动势力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夺桥战斗,消灭了反动势力,最终翻越达古雪山(海拔4752米)。在达古雪山下的毛儿盖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当地藏族群众为纪念红军,称此桥为“红军桥。</p> <p class="ql-block">红军桥梁上面,两侧都是红军长征在这里发生的故事绘画。</p> <p class="ql-block">芦花会议</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芦花召开常委会议,讨论组织问题。</p><p class="ql-block">会议决定,张国焘任红军总政治委员,增补陈昌浩为中革军委委员,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翻越达古雪山</p><p class="ql-block">芦花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离开芦花,先后翻越海拔4283米的昌德雪山和海拔4752米的达古雪山。</p> <p class="ql-block">芦花会议</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p><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21-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芦花召开扩大会议,集中讨论红四方面军的工作。会议肯定了红四方面军的成绩,指出了张国焘的某些错误。</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黑水县</p> <p class="ql-block">10月24日,游览黑水县的桃坪羌寨</p><p class="ql-block">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距理县城区40公里,汶川城区16公里,成都约180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24年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存115处千年古建筑,462名羌族原住居民在此生活,保留着羌族萨朗、释比绝技、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桃坪羌寨外景观</p> <p class="ql-block">地下迷宫入口</p><p class="ql-block">该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以高碉楼为中心形成放射状8个出入口,通过13条甬道构成迷宫式路网,地下暗渠系统具有调节温度、消防及战时逃生功能,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p> <p class="ql-block">迷宫入口处的守门神</p> <p class="ql-block">进入称为迷宫的地道里,两侧有住户。</p> <p class="ql-block">有字上下对应,当地人解释说,这个字表达你有我有大家有。读音“有”。</p> <p class="ql-block">地下通道用横梁支撑,横梁上面可以搭建房子。</p> <p class="ql-block">上楼参观</p> <p class="ql-block">展览 旧物陈设</p> <p class="ql-block">羌秀的鞋</p> <p class="ql-block">花床。雕饰各类人物和花鸟。</p> <p class="ql-block">床上雕饰</p> <p class="ql-block">羌笛</p><p class="ql-block">熟悉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p><p class="ql-block">羌笛原来是这样的,导游说在这里可以听到羌笛演奏,但是我们没有听到。</p><p class="ql-block">也表明羌族过去生活在西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羌族的起源和迁徙</p><p class="ql-block">羌族源于古羌人,是中国西部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可追溯至商代甲骨文记载时期,其起源与炎帝部落密切相关,经历了从西北游牧到西南定居的迁徙过程,最终在宋代后形成现代羌族。</p><p class="ql-block">现代的羌族主要是古羌人的一支后裔,最终定居在了今天的四川、甘肃和青海等地区。</p> <p class="ql-block">有字解释</p> <p class="ql-block">虎</p><p class="ql-block">虎,中国上古瑞兽之一,其形象类似于</p><p class="ql-block">老虎,但头部长有一角。这种兽在古代文</p><p class="ql-block">献中被描述为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武,勇</p><p class="ql-block">敢的形象,羌族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双耳羊头灰陶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径22cm、高14cm</p><p class="ql-block">商代追溯到夏朝,公元前2070年,陶罐分别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为主,占历史比例不大却十分珍贵。图案绚丽多姿,实用与审美高度统一,是人类新石器时期具有代表性。</p><p class="ql-block">注:此物制作年代不详,羌王寨主家</p> <p class="ql-block">俯瞰羌族寨子</p> <p class="ql-block">从碉楼的瞭望孔看寨子</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雕 泰山石敢当</p> <p class="ql-block">此行此景,流连忘返。天公美意,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和和美美,开开心心。</p> <p class="ql-block">达谷冰川,是我们此行攀登的最高处。</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程,天公作美,气温舒适,重要景点都展现了最美的容貌,没有遗憾。</p><p class="ql-block">这一路程,经过了几处红军长征艰难行进的地方,那时,他们不仅衣食无着,而且穿越冰山雪地,及其寒冷。情景交融,非常感谢革命前辈的舍命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纪念他们,以今天的成就告慰英灵。</p><p class="ql-block">川西风景醉人酣,</p><p class="ql-block">康藏民生蜜样甜。</p><p class="ql-block">山雪低头迎远客,</p><p class="ql-block">艳阳欢笑慰英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