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就想去潮汕了,与大哥、二哥二嫂一约,心动不如行动,携上先生,一起动车走起,自汕头起,经南澳岛,终抵潮州古城。一路山海相映,人文厚重,既有市井烟火,亦有古韵悠长。车轮滚滚,载着期待驶入这片岭南沃土,仿佛翻开一本泛黄的旧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p>  <p class="ql-block">抵达当日夜游汕头小公园,红灯笼高挂,骑楼林立,街巷间尽是潮汕小吃的香气。晚风拂面,老城区的灯火次第亮起,骑楼廊下人影穿梭,像极了老电影里的街景。我们穿行在放射状的街巷中,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这里没有匆忙,只有生活的节奏。糖葱薄饼、蚝烙、鱼丸汤的香味在空气中交织,哇,是地道的潮味哎,亦是久违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晚上打卡龙眼南路美食街,去潮汕,一定要奔赴美食。夜市如织,摊档林立,一盏盏红灯笼把整条街照得通明。我们挤在人群中,看老板熟练地翻炒锅铲,听油锅滋啦作响,闻着沙茶酱的浓香,心早就被勾走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粿条下肚,鲜香直抵肺腑,连先生这个平日挑剔的人都连声说好。原来所谓“食在潮汕”,不是虚名,是舌尖上实实在在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乘车前往南澳岛,途经南澳大桥,这座11公里长的“海上巨龙”横卧碧波之上,将孤岛与大陆紧紧相连。车行桥上,两侧是无垠海面,远处山影朦胧,云层低垂,仿佛驶向一座遗世独立的秘境。风从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咸涩的海味,也吹散了城市的喧嚣。那一刻,我们都不说话,只是静静望着窗外,任海天铺展成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南澳环海而行,跨海大桥如虹卧波,灯塔矗立海岸,红顶黄身,在碧海蓝天间格外醒目。抵达启航广场,那座新修的灯塔正对着南澳大桥,像一位守望者,见证着天堑变通途的奇迹。我们倚栏合影,海风撩起衣角,笑声被吹向远方。大哥说:“这照片得好好存着,以后翻出来,还能看见今天的风和光。”是啊,有些风景,不只是看的,更是用来记住的。</p>  <p class="ql-block">三兄妹站在海边栏杆前,身后是辽阔海面与远处的桥影。多年未曾同框出游,这次终于凑齐。二哥依旧话少,但笑得最真;二嫂温柔地挽着他手臂,像年轻时那样。我忽然觉得,这趟旅行不只是看山看海,更是把散落各地的亲情,一点点重新拾起。栏杆上“危险 禁止攀爬”的警示牌还在,可我们的心,早已翻过了那道界限,回到童年并肩奔跑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大哥独自站在灯塔旁,背影沉静。他总走在队伍最前,像小时候一样。我不知他在想什么,或许只是在看海,又或许在回忆什么。但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操心家事的大哥,只是一个面对大海的普通人,被风拂面,被光轻抚,被这片无言的辽阔治愈着。</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静静矗立在青澳湾,球形雕塑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泛着微光。我举起手中的小球,对准塔顶的圆环,仿佛完成一场与地球的对话。雨水刚停,地面湿漉漉的,游客三三两两走过草坪,有人拍照,有人默立。这里不仅是地理坐标,更像一个隐喻——我们正站在季节的交界处,也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中间。</p>  <p class="ql-block">石墙上“中国·南澳”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我和先生并肩站在前面,海风一阵阵吹来,吹乱了头发,也吹散了平日的焦虑。这一刻,不需要言语,只需并肩而立,感受同一阵风,望向同一片海。南澳的风,是自由的,也是温柔的。</p>  <p class="ql-block">贝沙湾的海豚雕塑前,我和二嫂又开始摆拍。阴云未散,但心情早已放晴。那海豚跃出水面的姿态,像极了我们此刻的心情——哪怕天气不佳,也要跳起来,拥抱生活。几辆巴士静静停在身后,像是随时准备带我们奔赴下一站,而我们知道,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走进“华兴饭店”,红灯笼映着笑脸,老板热情招呼我们入座。一桌丰盛的潮菜端上桌:红烧肉油亮诱人,虾仁浸在金黄汤汁里,蛤蜊伴着辣椒葱段咕嘟冒泡,韭菜炒蛋黄绿相间,连一盘青菜都清甜可口。我们举杯,不是为了庆祝什么大事,只是为了今晚的团聚,为了这一口口热乎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沙滩上的帐篷亮起点点灯火,摩天轮缓缓转动,光影流转,人群欢笑不断。我们走在细沙上,远处海浪轻拍,近处音乐悠扬,像一场不期而遇的海滨嘉年华。孩子们追逐灯光,情侣依偎低语,看着他们坐在帐篷边,喝着冰饮,我们也聊着往事,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那一晚还有个插曲:我们在沙滩上偷偷放了八支烟火,刚点燃就被保安发现,拔腿就跑,笑得前仰后合。大哥边跑边说:“这辈子第一次逃保安!”我笑得直不起腰。归途中,我们都还在偷偷回味那份刺激。原来旅行中最难忘的,不一定是名胜古迹,而是这些荒唐又真实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次日登金银岛,巨岩上“金银岛”三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传说郑成功曾在此藏宝,二哥摸着石头笑着说:“说不定真能挖出点什么。”我们都笑他财迷心窍,可谁心里没有一点对奇迹的幻想呢?岛上怪石嶙峋,石洞幽深,海风穿行其间,凉意沁人。站在礁石上远眺,海天一色,仿佛置身世外。</p>  <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大型民俗实景演出《英歌情》,九维全息巨幕将千年人文画卷徐徐展开。从古潮之火到决战潮汕,从安居乐业到普天同庆,每一个篇章都让人热血沸腾。英歌舞的鼓点敲在心上,舞者的呐喊穿透时空。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非遗,不只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那种团结、抗争、守护家园的力量,至今仍在潮汕人的血脉里流淌。</p>  <p class="ql-block">次日参观泰佛殿,殿里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郁的东南亚风情。殿外的绿植环绕,与华丽的建筑相得益彰。无论是白天阳光洒下的璀璨,还是傍晚余晖映照的温柔,泰佛殿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漫步其中,感受着宁静与庄严,心灵也仿佛得到了洗礼。</p>  <p class="ql-block">随后参观韩文公祠,静立山麓,肃穆庄严。祠前碑刻斑驳,记载着韩愈治潮七个月的功绩:驱鳄、兴学、释奴。一个被贬至此的文人,却用仁政赢得千年敬仰。我站在牌匾前默读,忽然理解了为何潮州人如此重文崇礼——这里不是简单地纪念一位古人,而是在守护一种精神的根脉。</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潮汕沙爹牛肉火锅。牛肉现切现涮,不同部位涮的时间各不相同,师傅在旁耐心讲解。一筷子送入口中,鲜嫩弹牙,沙茶酱香浓回甘,连涮了十几盘都不腻。先生边吃边感叹:“难怪有人说,来潮汕不吃牛肉火锅,等于白来。”</p>  <p class="ql-block">午后漫步牌坊街,39座明清石牌坊依次排开,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每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人物、一段故事。我们走过“状元坊”“恩荣坊”“圣朝使相坊”,脚步越来越慢。这些石头不会说话,却比任何文字都更长久地记住了荣耀与风骨。</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屋檐上的龙形雕塑栩栩如生,彩绘壁画斑斓绚丽。嵌瓷飞檐在阳光下闪耀,千佛塔静默矗立,香炉青烟袅袅。我坐在廊下歇脚,听钟声悠悠荡开,看信徒虔诚叩拜,忽然觉得,所谓“粤东第一古刹”,不只是建筑的辉煌,更是心灵的归处。</p>  <p class="ql-block">最后登上广济桥,十八梭船连缀成桥,二十四座亭台错落有致。白天看它如长龙卧波,夜晚灯光映水,紫蓝绿彩交辉,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大哥为我们拍照阻挡一下,那姿势,太可笑了</p>  <p class="ql-block">人家抖音上在炫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晚上领略的,确实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潮汕之行是一场集自然奇观、历史人文、非遗艺术与特色美食于一体的深度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这次短暂的旅行,我们看过的山海是风景,尝过的美食是滋味,但最珍贵的,是兄妹、哥嫂同游,家人在侧的温暖。潮汕的烟火气留在了记忆里,而这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更是此行最宝贵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