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 幸福城

谱牒爱好者刘

<p class="ql-block">  今晚(10月30日)的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像被星光和灯火温柔地唤醒了。我早早地来了,坐在第四排的椅子上,看着舞台在夜色中一点点亮起来。灯光从树梢间洒下,像是把整片树林都点亮了,仿佛连风都带着家的温度。这场“好家风 幸福城”的晚会,不只是演出,更像是一场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家庭聚会。</p> <p class="ql-block">  六点半刚过,舞台上的序曲《家风和鸣》响起,琴声如溪流般缓缓流淌,穿行在树影与灯光之间。我身旁的一位老人轻轻跟着哼唱,怀里还抱着小孙子。孩子仰着头,眼睛亮亮的,像是第一次真正听懂了“家风”这两个字的分量。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传承,也许就是这样的时刻——不靠说教,而是靠一种无声的共鸣,在血脉里轻轻回响。</p> <p class="ql-block">2025年新都区群众原创家风作品文艺晚会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当“三等奖”三个字出现在屏幕上,得奖人员手捧奖状站在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等奖揭晓时,灯光更暖了。</p> <p class="ql-block">一等奖、特等奖揭晓时,全场一片鼓掌。</p> <p class="ql-block">晚会快结束时,舞台背景换成了一个温馨的画面:父亲抱着孩子,母亲站在一旁微笑,树影婆娑,灯光柔和。台下有人打开手机灯,点点微光像夏夜的萤火,慢慢连成一片。那一刻,没有舞台与观众的界限,只有无数个“家”在黑暗中彼此照亮。</p> <p class="ql-block">  散场时,我走过舞台前方。风吹过树梢,灯串轻轻摇晃,像是在挥手告别。我回头望了一眼空下来的舞台,它安静地卧在夜色里,却仿佛还回荡着那些笑声、掌声和低语。</p><p class="ql-block"> 好家风,从来不在远方。它就在这座城里,在每一盏为晚归人留的灯里,在每一句“记得吃饭”的唠叨里,在今晚这一场属于所有家庭的梦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