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问茶

礼德大行

<p class="ql-block">这十月的尾巴,风里已然带了些许凉意,却吹不散我心里那团热烘烘的向往。来到龙井村,不只是为那一口茶香,倒像是来会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要将他眉目间的神采,他骨子里的风韵,看一个真切,品一个酣畅。</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气息总是那么鲜活。家家户户的门面,在各式招牌下争妍斗艳,将粉墙黛瓦衬得愈发俏丽。饭馆门口坐着的人,那一声吴侬软语的招呼,温温软软的,不像招呼客人,倒像是呼唤邻人回家吃饭。</p> <p class="ql-block">我先前惦念着那几株有名的老茶树,便径直去了。十八棵御树,还是那样沉沉稳稳地立着,不言不语,却自有一段百年的风云在脉络里流淌。</p> <p class="ql-block">旁边不远处毛主席尝过的那一棵,我特意凑近了去寻,果然在碧绿的叶子上找到了几个细小的虫眼。这小小的洞眼,像是一枚天然的印鉴,为茶农们“不打农药”的朴拙言语作了最有力的见证。正想着,一架无人机正“嗡嗡”地吊着一袋豆饼,悠悠然飞向山顶的梯田。这古园与现代机械的光景,竟一点也不突兀,反倒让人觉着,这龙井的生机,原就是这般,既守着千年的根本,又迎着日新的和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过茶,心便像被那山风牵引着,要去会一会乾隆皇帝钟爱的“龙井八景”了。这八处风致,仿佛八颗明珠,散落在龙井村的山谷间,等着有缘人去一一拾取。</p> <p class="ql-block">过溪亭 依旧是那般谦谦君子的模样,翼然于潺潺的溪水之上。站在那儿,便不由得想起北宋那位辩才法师与苏东坡的轶事,二人言谈投机,竟忘了“送客最远不过虎溪”的清规,一时传为佳话。这亭子,便是这段风流往事的见证者了。</p> <p class="ql-block">循着水声往上去,涤心沼 便藏在一片浓荫里。那水是碧沉沉的,清澈得能照见人心底的尘嚣。古人说“沧浪之水可以濯缨”,我虽无缨可濯,但在此静静站上一会儿,也觉得心肺都被这清波滤过一遍,透亮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一片云 石,还是那样遗世独立地站着。这块太湖石果真如一片自九天垂落的云朵,偶然驻足在此。辩才法师当年曾“谈罢吟风倚片云”,如今石上还留着乾隆的题刻,风骨犹存。</p> <p class="ql-block">而那 神运石 ,确如搜索结果所言,是乾隆皇帝御题的八景之一。它状若游龙,静默地立在龙泉旁。相传此石能呼风唤雨,明朝时从井中捞出,刻有“截臬神运石”等字。乾隆皇帝对它格外钟情,不仅将其纳入“龙井八景”,更在石上题诗,为这灵石更添了一段天家传奇。</p> <p class="ql-block">龙泓涧 是活泼的,作为西湖的四大母亲溪之一,它自龙井寺旁缘流而下,一路欢歌,最后投入西湖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方圆庵 的遗址,掩在蓑棕覆顶的庵堂之后,带着辩才法师“不执一也”的哲学思辨,圆盖方趾,默默诉说着天圆地方的古老智慧。</p> <p class="ql-block">登上 翠峰阁 ,眼界豁然开朗。这便是乾隆皇帝挥毫写下“湖山第一佳”的地方。凭栏远眺,那层层叠叠的茶园梯田,尽收眼底,宛如大地的五线谱,奏响一曲绿色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看罢了散落在山间的景致,我便去寻那集中珍藏八景风华的 龙井八景碑廊 。这百余米长的诗碑廊,果真是一处绝妙的所在。廊内并无传统石碑,而是别出心裁地以京砖为碑,将乾隆皇帝四游龙井所作的《龙井八咏》诗三十二首,或摹刻其上,或用古宣纸放大展示御笔手书。漫步廊下,看着那青灰色京砖上铁画银钩的刻字,仿佛能看见那位风雅的皇帝,在此流连忘返,一次次为龙井的山水倾泻诗情。这碑廊,正是八景之魂的一个精炼与凝聚。</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走向那座心心念念的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一进门,便被那巨大的屏风画攫住了目光。画上正是 “三贤品茶”图 ,苏轼、辩才和高丽国王子三人衣袂飘飘,端坐于松石之间,手中茶瓯尚温,神情诩诩如生,仿佛能听见他们高妙的清谈与朗朗的笑声。这一幅画,仿佛一个无声的序言,瞬间将人引入那浩瀚深邃的茶文化世界之中。馆中陈列,从茶之起源,到制茶工艺,再到古今茶俗,娓娓道来,真真是大开眼界,让我这不甚懂茶的人,也对这杯中天地,生出了无限的敬意与兴趣。</p> <p class="ql-block">在村里走着,总能遇见天南地北的游人。有金发碧眼的异国朋友,举着相机,对着梯田连连赞叹;也有那爽利的北京客,去年来了,今年又来,说是“心里惦记着,放不下”。我想,这龙井村勾住人心的,又何止是茶与景呢?更是这里的人。问路时,茶农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为你指点得清清楚楚;买茶时,他们会实诚地告诉你茶叶的品级,教你如何冲泡;就连饭馆里端上来的那盘炒青菜,都带着一股子自家园圃才有的鲜灵劲儿。这方山水,养出的不仅是好茶、好景,更是好人。</p> <p class="ql-block">日头渐渐西斜,我揣着几两新茶,踏上了归途。回望过去,整个龙井村都溶在一片温柔的金色里,那漫山的绿,也仿佛沉静下来,酝酿着一个关于明天清晨的、香醇的梦。这一日的盘桓,于我,不止是一场眼睛的旅行,更似一场心灵的沐浴。我带走的,不只是一包茶叶,更是一襟山色的青翠,一怀人情的温润,还有那八景的风雅与碑廊的诗意,沉沉地、暖暖地,落进了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