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0月25日,卢叔数学L1结束,Sarah老师邀请我就陪伴外孙女佳佳学习卢叔数学的情况,在132班级群做总结分享,内容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佳佳姥姥,目前陪伴佳佳完成了L1所有学习任务,圆满完成了4册教材的课程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落下任何课程。上周六,Sarah老师邀请我就陪伴外孙女佳佳学习卢叔数学的情况,在咱们班级群做总结分享,说实在的,真的没有什么经验可谈,首先要感谢卢叔历尽艰辛地研发数学课程,感谢丁丁老师生动有趣地授课,感谢Sarah老师温暖耐心地带学,感谢群里家长们们互助友爱的陪伴。下面就把我和佳佳的做法梳理分享如下,与大家共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激发兴趣。</b><span style="font-size:20px;">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佳佳从小就对数字很感兴趣,我就因势利导,激发她的学习兴趣。一岁左右,随着电梯升降,她用小手指着数字专注地看着,我就教她随着电梯升降数数。一岁半左右在我家带她下楼上超市,问她按数字几,宝宝能准确说按“负2”;拿定的鲜牛奶问她去几楼,她立刻回应按数字“1”;回家去几楼,她说回家按“16”,上下楼都要自己按电梯。两岁时能完成1—50 的数数,交通路口等绿灯,她准确数到29,红灯变绿了,她立刻说:“绿灯能走,红灯不能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周岁时,佳佳基本上能从1数到100了,有时在数到79、89和99往后数80、90、100时有点含糊,要稍停一会才能数对。1-100的数字卡片,能比较熟练地认出,有时在顺序上有点迷惑,如79和97,她需要仔细辨认一下才能说对。50以内数量对应关系比较熟练,50-100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不是太熟。如我在纸杯外面写上50以内的任意数字,佳佳能数出对应数量的小木棒,或彩色扣子,或早教萌币等。有时我还变换教具和方法,激发她数数的兴趣,拿出宝宝、宝爸、宝妈、姥姥、爷爷的彩照放到纸碗内沿上,纸碗外面用彩笔写出各自的年龄数字(其实宝宝已经知道自己和家人的年龄,写上数字更便于宝宝数数),让宝宝往各自的纸碗里放对应数量的小木棒或萌币等,先数宝宝(3岁)、宝妈(30岁)、宝爸(33岁)的,熟练了再分别过渡到爷爷姥姥奶奶,根据宝宝的兴趣和专注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时调整,逐步训练,效果很好,只是数奶奶70岁的数量对应关系时,宝宝有点不耐烦,埋怨奶奶用的萌币太多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在图形认知方面也有很大进步,能熟练辨认直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弹簧线(也叫电话线)五种线线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心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平面图形。为激发宝宝的图形认知兴趣,我还用小蝌蚪找妈妈的彩色图片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强化记忆;用橡皮泥做丰田、奥迪、雷克萨斯车标,强化圆形和椭圆形图形特点等,宝宝学得轻松,玩得开心,乐于接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岁时能完成1000内的数数,最喜欢做找迷宫出口、顶视图连线、找相邻数等数学题。四岁半左右,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混合运算。五岁时,能口算100以内加减法。五岁两个月时,计算范围超出了100;五岁三个月时,能熟背诵乘法口诀了,为此我还给宝宝做了几个美篇视频记录成长瞬间。这些学习积累都为她后来学习卢叔数学奠定了基础。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卢叔数学L1的学习。在接触卢叔数学之前,她已经阅读了许多西游记绘本,看了L1试听课后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她很喜欢悟空、龙龙和猫头鹰爷爷探险的故事,很喜欢丁丁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因而也自然喜欢上卢叔数学课,从此跟着悟空、龙龙踏上了探险旅程,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不仅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还拓展了思维空间,开阔了眼界,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数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贵在坚持,重在落实。</b><span style="font-size:20px;">佳佳出生后不久,佳佳妈妈买了小步0-3岁早教课,没有坚持学下来;佳佳3岁左右,我又给佳佳购买了小步3-6岁儿童教育成长规划课,学了不到一半,我们同样都没有坚持下来。我们工作都很忙,确实无法兼顾好孩子的学习。这两次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能否坚持下来,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考验的是家长的毅力和耐心。不固定人,课程体系不了解,谁有空谁陪学,孩子不适应,学起来也不系统。 6岁前的孩子,学习全靠家长陪伴和督促,陪伴要深入,要有法,要激励。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他们完全自觉去学习不太可能。即使他们有兴趣 ,也要不断督促和激励,让他们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暑假期间(6月27日)我给佳佳购买的卢叔数学L1,我看了一下课程体系,当时佳佳还不到5岁,我还没退休,于是往后推迟到10月底佳佳满5岁2个月开课,11月初我也申请提前退休了(正常60岁才能退,为了陪佳佳学习和宝妈要二胎,我毅然决然提前退休),我可以全力以赴陪伴佳佳学习了。有固定专人陪伴,佳佳也比较自律好学,求知欲强,专注力好,所以一路学来,还算得心应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佳佳每次听课,我都亲自陪伴,听到关键处或难点处,如丁丁老师总结方法技巧和解题思路时,或佳佳感到迷惑处,我总是暂停播放,和佳佳一起回顾、总结,或解答佳佳的疑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扫除障碍,让孩子思路顺畅不卡顿,再继续听下去。听完课,老师总结的方法技巧和解题思路,我都让佳佳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或能熟练复述,这样夯实基础,做作业题时就能熟练运用,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数学能力会自然提升,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20以内的加法运算用到的“凑十法”口诀,20以内的减法运算用到的“破十法”“平十法”口诀,还有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巧算方法等,佳佳基本上都能脱口而出,熟练灵活地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做作业时我也由一开始的帮着读题目要求、引导着做、引导着检查,到佳佳自读要求(不会的字问我)、自己做、自己检查;由不限时间完成到限时完成,逐渐放手,L1-4最后几周的书面作业,都是佳佳独立完成,最后找我解答疑难问题,然后自己检查完拍照上传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检查习惯、独立意识等优秀的学习品质也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事的效率也逐渐提高,心智也在成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单周单元计算闯关题,也是全程陪伴,我操作鼠标(孩子太小,鼠标操作太慢,影响计算速度),她只管口算结果。前47周的计算题,每周闯关题10套,每套题量都不少,最少25道题,最多45道题,30道和35道题的居多,佳佳的计算时间基本上在3-7分钟之间,从没超过10分钟,正答率绝大部分是100%,偶尔也有错1道题的时候,但极少。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她能将卢叔数学课上学到的巧算法灵活地运用到口算题中,如75-(65-29),她会用去括号法(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内减号变加号;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内符号不变)、同尾相减法凑整(75-65=10),最后10+29=39。像减法计算的“同时长大法、同尾相减法”,加法计算的“括号凑整法、带符号搬家”,添括号、去括号的方法等,她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计算速度很快,正答率很高。有时和爷爷比赛口算,爷爷竟输给了她,爷爷不会用巧算方法。像47+45-27、83+(75-63)、92+19-61这样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题,我们作为家长口算起来也不轻松,佳佳会分别用带符号搬家后再同尾相减(47-27+45)、去括号后带符号搬家再同尾相减(83-63+75)、带符号搬家后再加法凑整(92-61+19)等巧算方法迅速口算出来,毫不费力。用以上这些巧算方法,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变成简单的同尾相减凑整或加法凑整,既提高了计算速度,又提高了正答率。单周单元计算闯关题,我尽量让孩子在周六前完成,不占用她周末外出游玩或户外活动的时间,一般每天完成两套题。为了不让孩子厌倦,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两套闯关题之间一定穿插游戏或户外活动或水果加餐等,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表扬鼓励。学习卢叔数学这一年,佳佳的计算能力较以前有了很明显的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周的费曼作业,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是个难点,但也最能提升孩子的多种能力,我总是反复琢磨,设计力求精当简洁,既要抓住问题核心,还要兼顾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语言表达,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事先让孩子理解弄懂,先排练一下,让孩子熟悉要讲的内容,理清思路,再录视频。每次录完一个佳佳认为比较满意的视频,她就特有成就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因而学习热情和兴趣大大提高,这就形成了正反馈和良性循环,就能保持住她持续的动力和热情。统观卢叔数学L1这20多次她做的费曼作业,确实发现孩子有很大、很明显的进步,一次比一次讲得好。这一年来的费曼作业练习,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升,我感到很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外,每周的复习课视频,佳佳完成作业后一定要看丁丁老师的总结和习题讲评,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课程的方法,有时我忘了,佳佳都会提醒我。佳佳确实有很多好习惯,学习不拖拉,很自律,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学完了上周的内容,她会主动看下周解锁什么课程,学哪两节课,解锁什么奇物等。空闲的时候,她会主动翻出卢叔数学前几册书复习,或翻阅以后要学的内容。L2教材刚到,她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还指出与L1课程内容的有哪些衔接以及不同之处,还说没有勋章贴纸和奇物贴纸了。卢叔数学学习期间,退休的好姐妹约我外出旅行,爸妈陪学,她很排斥,爸妈说:“我们态度很好啊,和姥姥一样耐心,你为什么不乐意?”她却反驳说:“不是态度问题,是人的问题。”嫌爸妈不会教,非得等我回来给她补课。我旅行回来,她又抱怨说我耽误了她的课。总之,我与佳佳配合十分默契。由此看来,家长陪学需要固定专人,也是孩子的需要,否则孩子也不适应。</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给佳佳出的巩固强化计算题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偶尔也有畏难情绪,如课程开始第二和第四周费曼作业,她不愿出镜,感觉太难,不习惯,不愿做(第一周就没交)。我降低难度,能讲出来就鼓励,不在乎讲的质量。之后,她逐渐对当小老师感兴趣,越讲越好,还有了一定深度,既抓住了内容重点,条理清楚,又表达清晰流畅,很有成就感,还找到了规律,每到双周就提醒我别忘了当小老师的作业。又如第50周《青要山凯旋》的费曼作业是让孩子给家长讲除法计算方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来说,确实难度很大。听完丁丁老师《青要山凯旋》的新授课后,她很快很轻松地独立完成了书上的作业,而且书写认真,算式和结果都正确,我表扬了她,她很开心。可是排练我给她设计的费曼作业时,她皱着眉头,说做题容易讲课难,不好理解,我只得重新设计方案,把原来设计的三个问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简化成两个,除法的意义我替她讲了,设计的问题改用书上她做过的习题,下面的流程就顺利了。事实上,孩子能做出一道题和能讲出其中的算理,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层次。再如第47周和第49周计算课每周都是20套闯关题,题量太大,佳佳感觉太多,每天至少要挑战3-4套,孩子有疲惫感但又不放弃,我劝她课程结束以后再做,她很自律,不愿意拖拉作业,仍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只得调整她的情绪,调整她的生活作息,用各种她喜欢的游戏或活动在每次挑战后陪她玩,如在室内家人陪她一块玩丢手绢,下五子棋,打扑克,读绘本,做她爱吃的水果拼盘,烤蛋挞等;或带她到户外捉蜗牛回家喂她养的小龟,小区外河边投食喂鱼,拍球,跳绳,超市购物,骑电车兜风等,活动丰富多彩,就冲淡了的她的疲惫感、乏味感和畏难情绪,孩子就感到学习不枯燥,生活多姿多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适时激励。</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学习卢叔数学的过程中,Sarah老师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各种奖章、奖杯对孩子进行精神鼓励,佳佳几乎包揽了Sarah老师颁发的所有奖章、奖状、奖杯,每次获奖后都备受鼓舞,十分振奋。我们家长也应配合学习进行鼓励,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一定要及时鼓励和表扬,除了语言鼓励,还可以有适当的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如卢叔数学课上用到的学具,只要孩子喜欢,我都及时购买,算是奖品,如计数器、天平、克莱因瓶、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等,还可以买她喜欢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绘本,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等各种拼图等,我都在家人面前郑重其事的发给她,特别有仪式感,佳佳拿到奖品,十分激动,特别开心。佳佳喜欢旅游,我们在阶段性的学习结束后,我们全家带她去她喜欢的地方旅行,周末两天时间短,就到周边附近的地方游玩,如台儿庄古城、枣庄演艺城、微山岛、南阳古镇、运河古镇和微山湖博物馆、湿地公园等;五一、十一小长假可以到较远的地方游玩,如北京动物园、济南动物园、日照万平口、连云港花果山等;暑假时间长,带她到海边小住观海等。现在L1学习结束,我让她选喜欢的地方带她去旅行,算是一种奖励,她说要跟着古诗去旅行,探寻《泊秦淮》和《乌衣巷》两首诗中写到的南京秦淮河和乌衣巷,于是我们决定明年春暖花开时节去南京。佳佳受到激励,备受鼓舞,动力十足,热情高涨,要求按时开启L2的学习,还要学习L3L4。平时我们问佳佳最喜欢做的事情什么,她总是说是读书;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她总是说是数学。事实也是这样,佳佳一有空就看书,周末收到L2教材,她天天钻在书房里预习L2的四册教材,吃饭、午觉都喊不动。佳佳似乎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愿孩子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自由遨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就是我陪伴外孙女佳佳学习数学时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和家长们指正。我在陪伴佳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孩子学的投入,玩得开心;我也累并快乐着,见证孩子的成长,尽享天伦之乐,和孩子一起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文 健康至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学具奖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枣庄铁道游击队演艺城观飞天表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佳佳和演员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日照万平口观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秋游花果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