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练内功 ‍匠心教研促成长 ‍——管城区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硕果可期。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0月20日—30日,管城区实验小学开展语文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语文组共有三位老师参加此次成长课活动。王莹老师执教的的《ɑi ei ui》一课,以复习单韵母开篇唤醒学习记忆,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复韵母的构成特点,结合教师口型示范、创编趣味顺口溜、开火车读四声等多元活动,聚焦复韵母认读与标调规则巩固。课程全程注重习惯培养,在书写环节反复强调握笔姿势与坐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拼读难点,感受拼音学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刘佳昕老师执教《ao ou iu》一课,立足学生已有的单韵母和声母基础,以“帽子”“海鸥”“皮球”等生活化实物图片激趣导入。教学中融入教师示范发音、标调口诀教学、卡片游戏等多样化形式,突破复韵母发音难点,区分易混淆韵母,同时兼顾书写指导与生活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与观察中巩固知识,为后续识字阅读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  在《ie üe er》一课中,李姿颖老师以复习已学复韵母导入,通过情境图中的“椰树”等元素自然引出新授内容。教学中,注重发音细节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口型变化,创编顺口溜帮助识记,通过对比辨析ie与ei的构成差异强化记忆。在整体认读音节教学中,清晰讲解ie、üe与ye、yue的转化规则,书写环节采用“观察占位—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互评修改”的流程,确保书写规范,让抽象的拼音学习变得具象可感、趣味盎然。</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语文组共有2位老师参加此次成长课活动。荆莹老师的《坐井观天》一课,以课题解读与生字“观”的书写教学开篇,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圈画对话等环节梳理课文脉络。课程聚焦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借助插图直观呈现两者所处环境差异,通过“对比‘渴’与‘喝’”“看图理解‘无边无际’”等活动助力学生攻克字词难点。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语气,在梳理争论焦点的过程中自然渗透寓言寓意,兼顾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与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p> <p class="ql-block">  齐月琨老师执教的《葡萄沟》一课,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核心句层层展开,以地图导入明确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祖国边疆的向往。教学中,通过圈画关键词梳理文章脉络,借助实物图片理解“茂密”“凉棚”等新鲜词语,对比辨析“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用词妙处。创设“我为葡萄沟代言”的情境,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观点,同步攻克多音字、复杂字形教学难点。</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语文组马亚萍老师执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以牛的反刍示意图复习导入,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快速衔接新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精准圈画描写青头和红头对话的语句,通过分析提示语、标点、动作、语言等细节,梳理红头与青头的心情变化线索,再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化情感体验。课程以板书关键词为依托,搭建讲故事的表达支架,既让学生感受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又培养了语言表达与逻辑梳理能力,实现了文学熏陶与科学认知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每节课后,评课研讨环节成为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围绕课堂实效各抒己见,从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学情把握的精准度、教学方法的适切性等方面深入剖析,既肯定了青年教师的创新亮点与用心付出,也毫无保留地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分享、智慧的交融,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受启发、满载而归,真正实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研、以评促长”的活动初衷。</p><p class="ql-block">  此次语文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既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锤炼本领的成长舞台,也让教学实践有了明确的改进方向,让专业成长有了坚实的支撑力量。未来,管城区实验小学将继续以更多元的平台、更务实的举措,助力青年教师拔节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