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重阳,在这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日子里,由寻乌县县委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办公室主任、老年体协主席赵尚鸿同志,带领县委机关退休干部、职工二十多位老人前往福建长汀参观考察学习,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福建省长汀县。本次活动受到了县委办公室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确保出游安全,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在职干部和一名保健医生,全程跟随我们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在此表示万分感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们虽然已是两鬓斑白,但是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脚步稳健,首先来到杨成武将军铜像广场,请跟随我们一起来参观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成武将军铜像广场位于长汀风景如画的卧龙山罗汉岭山麓,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广场中央,一尊雄伟高矗的将军铜像巍然屹立,在蓝天下熠熠生辉,尽显将军的非凡气质与威武,铜像高5米,重达2吨,其底座选用珍贵的蒲田大洋红石,寓意着从红土地中走出的一代杰出将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此重阳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参观学习,追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觉得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馆内详细的介绍了杨将军的生平事迹,陈列着大量的生前遗物,还有大量的图文简介,让我们全方位的了解和走进杨将军的世界里,切身感受到杨将军的非凡功德,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成武(1914年至2004年),享年90岁,福建长汀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中率部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抗战时期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及大地提升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解放战争中,先后组织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和平津战役,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后被授予中将军衔,是我军著名的“三杨”将军之一,是杰出的军事战术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成武是个能文能武的将军,他的一生不但战功显赫,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优质诗词和书法作品,这是他在1985年为纪念“飞夺泸定桥”50周年而创作并书写的诗词《无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边风雨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堑大渡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火把照征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飞兵夺泸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短二十个字,字字白描写实,言辞浅显易懂,并无技巧铺排,却生动再现了那一场永载史册的战役,把我们带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使我们热血沸腾,充满激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目不睱接,认真参观学习,快把这些珍贵镜头拍下来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馆内讲解员也在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图文里的故事,让我们更准确的学习和了解图文里的内容,使我们更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隔壁瞿秋白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也是座落在罗汉岭山麓,占地面积17510平方米,它包括纪念碑、纪念馆、就义处。1951年,在瞿秋白就义地特建一座纪念碑,占地面积176平方米,高30.59米,碑身正面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题写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还有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记述了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1899年1月至1935年6月),出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瞿秋白亲自翻译的《国际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瞿秋白写的大量报刊、书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痛失母亲而写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痛失了一位忠诚的领袖,瞿秋白在临刑前,笑对敌人的枪口,从容就义,视死如归,表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瞿秋白牺牲90周年了,我们不会忘记你,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杨成武将军都高度赞扬了瞿秋白,并为他写下了诗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两个纪念馆的学习考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才能不断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将永远坚定信念,发挥余热,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了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长汀县博物馆。博物馆是汀州试院旧址,位于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41号。始建于宋代,占面积1万多平方米,由门楼、大堂、后厅等组成,其建筑古朴恢宏,庭前两株唐代古柏树龄已有1200年,为汀州古城历史见证,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县级博物馆。2024年8月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是长汀县唯一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汀州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国有机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汀县博物馆整个展馆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共分五个展示部分。1: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2: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3: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4:世界客属一家亲;5:崛起奋进的长汀。通过这些考察学习,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长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红色的文化资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些图文表格中,可追寻自己的祖先和姓氏来源,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阔了眼界,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屋岭位于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距县城约25公里,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处750米,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武夷山脉南麓。村落始建于南宋时期(约1218年),由丁氏六世祖开基,丁姓人自北方南迁至此繁衍至今,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屋岭拥有800多年的历史,以“无蚊传说”和原始客家山寨风貌闻名,现为国家3A级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行走在山村小道上,漫步在通幽小巷里,可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欣赏到优美的山寨自然风光,让心灵得以安静,回归自然,远离都市的喧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汀县古称汀州,地处福建西部,东界连城县,西界江西瑞金市,南界上杭县,北界宁化县,西北部与江西石城县交界,总面积3112.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9.2万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汀与湖南凤凰并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山城”。自唐至清代作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已逾千年,是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保护区,被公认为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有世界“客家首府”之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色小上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梭于大街小巷里,处处显示出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善良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汀夜景打卡墙来一张集体照,留下美好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夜幕降临,汀江两岸,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灯光璀璨,照耀着美丽山城,漫步在古老的城墙上,秋风拂面,惬意舒适,令人流连忘返,不思归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的旅程很快就要结束了,美景看不尽,学习无止境。谢谢有关领导对离退休老人的关心和爱护,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学习考察机会,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既开心又有教育意义的重阳节,我们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并祝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明年再见!</p> <p class="ql-block">摄影:涂冬香、范锦秀、刘翠华等</p><p class="ql-block">制作:涂冬香</p><p class="ql-block">审核:赵尚鸿</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0月30日</p>